塔拉韦拉——新西兰的火山灾难
《儆醒!》杂志驻新西兰通讯员报道
你能够想象在清晨时分,被山崩地裂的声音惊醒的情景会是怎样的吗?你若望出窗外,看见30公里外烈焰冲天,炽热的石头滚滚向外飞射如雨,你又会有什么感觉呢?接着床下的大地开始震动,那又如何?你说吓煞人了?你说得不错,这正是1886年6月10日凌晨2时新西兰北岛中部塔拉韦拉火山爆发时,罗托鲁阿市所发生的事。蒂怀罗阿这条村落变成了新西兰的庞贝城,被境内有如维苏威的火山淹没。
对于区内的生还者来说,这真是一场可怕的经历。一位亲眼目睹事情经过的人说:“我们看见了一幕令人毕生难忘的景象。……从三个火山口喷出来的火焰足足有300米高。”另一位跑出户外观看奇景的人说:“风愈来愈大,我们还没有返到家里,大雨便洒下来了。然而,当窗户被打得粉碎,我们才晓得这些以为是雨的东西原来是火山灰和石块。……我们被地震和火焰两面夹攻,可说是九死一生。”
这个火山山脉长达19公里,它的爆发形成了一连串九个深陷的火山口。蒸气混杂着火山灰如雨般降下来,将绕着湖边的整条村落,连同村里为数约155位毛利族和其他居民,都活埋在地下。许多死者都被埋在几米深的泥沼下!
大约有1万6000平方公里的丛林和农地被泥浆淹没,火山喷出来的碎屑甚至落在离岸边160公里远的船只的甲板上。世上难得一见的奇观之一,由粉红和白色的“闪烁硅石构成的天然台地”,竟与葬在那里的毛利族先人骸骨一同遭殃。(《新西兰的原野》,读者文摘编)对于这个宁谧的南太平洋岛屿而言,这真是一场文化遗物的浩劫。
毛利族的乡村生活
火山爆发之前,在距塔拉韦拉火山14公里远的蒂怀罗阿古村里,村民过着太平富庶的生活。蒂怀罗阿位于寒冷的塔拉韦拉湖边的丛林地带,因此缺少了像靠近罗托鲁阿各乡村所有的地热活动。甚至在寒冬,奥希穆图村的草地还是绿草如茵,暖意洋洋。然而,蒂怀罗阿在昔日也有它的独特之处。它的街道规划整齐,村民可以自行拥有用篱笆围着的房子和半亩土地,而不是一同居住在共有的部落土地上。
离开塔拉韦拉湖边不远的蒂怀罗阿设有两家旅馆,为1880年代疲乏的欧洲旅客提供方便。经过策马御车,路途颠簸,他们可以在那里歇息。翌日,他们便会循例穿上最漂亮的衣裳,启程前往当日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一的粉红和白色台地。据说,台地好像“许多尺码不同的大白盆子……大小顺序向山顶展延,它们盛满了极晶莹可爱、蔚蓝色的湖水,外面围着一道闪亮夺目的圆形白墙……粉红台地一片粉红艳丽,在大而浅的盆子里同样盛满了可爱宜人、蔚蓝色的湖水”。年轻的毛利族儿童在这些拾级而上的温泉中嬉戏,成年人则在池中畅浴,消除身体的疲劳。
台地之下,罗托马哈纳湖的浑浊湖水中不乏灼热的温泉。有些从水面升起,像喷泉一样。它们是那么炽热,以致当地的毛利族厨师可以煮熟古马勒士(当地的马铃薯)或古勒(淡水的小龙虾)。游客喜欢与毛利族的向导,比如吉蒂和索菲娅,在湖边野餐时一起享用这些美食。这些向导用挖空树木造成的船接载游人往返台地。
灾难的先兆
塔拉韦拉火山三个山峰的爆发完全出人意料之外。它们的毛利名字,瓦汉加、鲁阿瓦海亚和塔拉韦拉都含有火的意思;可是既然山上并没有火山口,因此看来也不会有任何危险。事实上,多个世纪以来,塔拉韦拉的圆顶地(整个山的统称)被毛利族视为圣地,是埋葬先祖遗体的安全地方。因此这些山峰的命名很可能是与泥土的深红颜色有关。火山爆发前只有零星不寻常的征兆出现,例如十天前索菲娅顺步前往摆放了几艘小船的小溪时,发觉河床干涸,船儿都搁浅了。后来一股河水忽然像海浪般涌上来,把船只浮起,再重重的抛回河床之上。回想起来,惟一真正的警告乃是过分频密的地震,以及罗托马哈纳湖区的地热活动激增。虽然当时这些事令人有点担心,人们对即时接踵而来的灾难却懵然不知。
令人感慨良多的探访
百年后的今天,游客前来探访这个现今称为“埋没了的村落”,即蒂怀罗阿发掘出来的遗址时,他们起初对当年晚上发生的恐怖事件,是不会有太大感触的。
我们沿着那些在1930年代开始出土的毛利族小屋遗迹,漫步于当中的羊肠小径之际,没有想到以往的惨剧是怎么回事。扇尾雀在我们的头上盘旋,原来我们的脚步惊动了它们爱吃的昆虫。此情此景,委实教人难以相信昔日的居民曾经遭遇从天而降、猛烈可怖的大祸。
我们在一间灯光微弱的毛利族小屋门外停下来,拾级而下,踏足在昔日的地面上。我们不禁想起刚才看到的陈列遗物,那些满布泥浆的婴儿鞋子和那属于19世纪生锈的婴儿床。这些物品是属于以往住在这间小屋里的孩子的吗?她可曾在我们站着的泥地上玩耍吗?
在别的陈列品中,我们的目光被一瓶1949年发掘出来的酒和三罐1963年出土的腌制合桃所吸引,它们的封条全都完好无缺。不知这些百年陈酒和合桃会是什么味道?不过,我们可没有胃口尝试。读到陈列的旧报章上有关生还者的报道,我们不禁黯然神伤。拯救人员将一位有四个儿女的哈萨德太太从泥泞里救出时,发现挨在她两旁的两个孩子和手抱的小儿,都被降下来的火山灰和泥浆覆盖以致窒息而死。她自己也被沉重的泥浆和房屋的椽子压着动弹不得,气若游丝,根本无力对孩子施以援手。
劫后余殃
今日,罗托鲁阿有5万名居民,他们对于生活在这个猛烈的活火山的阴影之下不显得怎么忧虑。每年有80多万游客前来参观这个温泉区各种独特景色,以及参与其中各项活动,他们看来也不曾担心自己的安全。有些新西兰人甚至铺设地下喉管,引导蒸气和矿泉水替自己室内、室外的水池加热。可是在脑海中,他们深知那些从地面裂缝冒升出来、从沸腾的泥浆中收聚的高热水源,正是百多年前曾经使塔拉韦拉火山爆发,将蒂怀罗阿全村葬埋的隐蔽能量的铁证。
[第24,25页 的图片]
塔拉韦拉火山和它那6公里长的峡谷,及远处的塔拉韦拉湖
[第26页的图片]
一间曾被火山灰掩盖的典型毛利族小屋
一间发掘出来的毛利族小屋的内部陈设,展示其中的火炉和器皿
于1886年被摧毁的面包烘炉的残余部分
[鸣谢]
以上图片:蒙The Buried Village允准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