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彼得
他成了“一块磐石”
耶稣第一次遇见西门的时候就对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你要叫做矶法。”“矶法”翻译成希腊语就是“彼得”,意思是“一块磐石”。耶稣为什么要给他取这个名字呢?磐石坚固耐用,是很好的建筑材料。耶稣的意思是,彼得会像磐石一样勇敢坚定、积极地鼓励弟兄姐妹。
彼得真的人如其名吗?我们在第45章看到,他也有动摇的时候,有时缺乏信心,有时因为害怕人而犯错。但耶稣还是十分信任他,相信这个好朋友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勇敢。
耶稣有没有看错人呢?当然没有。他复活后把传好消息的工作交给使徒们。彼得不负所托,五旬节那天,他在成千上万的犹太人面前发表演讲,直言不讳地说民众要为弥赛亚的死负责。许多人听到后都“心如刀割”,很想悔改,结果当天有大约3000人受浸,成为了耶稣的门徒。
彼得是怎么在历练中成长起来,变得越来越坚定的呢?
之后,传道工作一直是彼得的生活重心。耶稣曾经把“王国的钥匙”交给他,让他为三群人打开进入天上王国的大门、跟耶稣一起统治——首先是犹太人,然后是撒马利亚人,最后是外族人。无论是对哪群人,彼得都一视同仁、勇敢地向他们传道。他去了很多地方,有时也带着妻子一起。他一边传道、一边鼓励弟兄姐妹,甚至去过遥远的巴比伦。
彼得在传道时也经历了很多困难和迫害。他和使徒们不止一次被关进监狱。犹太宗教领袖不许他们传道,彼得却勇敢地说:“我们必须服从上帝的统治,而不是服从人。”之后他们被拷打了一顿,虽然如此,他们还是坚持不懈地向人宣扬上帝的王国和君王耶稣基督。
后来,迫害变得越来越猛烈。司提反因为主的缘故被人杀害,大约10年后,彼得的朋友使徒雅各也被邪恶的希律王处决了。希律看到这件事让犹太人很高兴,就下令把彼得也抓起来。彼得在牢房里被两条锁链锁着,还有两个士兵看守他。此情此景也许让他想到:耶稣说过我会被逮捕、杀害,现在就是那个时候了吗?
当天晚上,一个天使突然出现在牢房里,叫醒彼得、松开他的锁链、带他走出牢房,他们经过哨所和大铁门,走到外面的大街上。彼得接下来会怎么做呢?他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而是直接去了弟兄姐妹一起聚会、祷告的地方。想想看,弟兄姐妹见到他一定非常开心,也很受鼓励!
“要帮助你的弟兄坚强起来”,“要喂养我的小绵羊”——主耶稣的吩咐一直回荡在彼得耳边,不论走到哪里,他都勇敢地传道、鼓励弟兄姐妹。(路加福音22:32;约翰福音21:17)当然,他并不完美。有一次他迫于别人的压力,不敢跟外族弟兄姐妹一起吃饭,结果被另一位使徒当众批评。彼得谦卑地承认错误,吸取了教训,他写的两封信还被收录到圣经里。后来,他又一次被捕,最后像耶稣预告的那样被处决了。彼得从未失去信心和勇气,他真的像磐石一样,坚定不移、忠贞到底!
读读相关经文:
想一想:
为什么说耶稣复活后,彼得比以前更勇敢了?
一起挖宝藏
1.耶稣给了彼得“天上王国的钥匙”,彼得是怎么使用的?(马太福音16:18,19;《圣经问答》124篇1-5段)图A
图A:彼得在耶路撒冷向犹太人传道,在撒马利亚向撒马利亚人传道,在凯撒里亚向外族人传道
2.为什么说彼得见到哥尼流之前,已经有不偏心这种美德了?(使徒行传10:5-7,23;《作见证》69页1段脚注)图B
图B:这里曾是古代的约帕
3.我们怎么知道彼得接受了保罗的劝告?(《守》2017.04刊26-27页15-17段)
4.彼得为什么要搬去巴比伦?(《洞悉》俘虏:24段)
学以致用
彼得在耶路撒冷发表演讲时充满勇气,也很尊重听众。我们在哪些情况下特别需要向他学习呢?
彼得虽然是使徒,还是虚心接受劝告。我们可以怎么向他学习呢?图C
图C
你还可以在哪些方面效法彼得的勇气?
放眼全局
关于耶和华,我从彼得的经历学到什么?
这段记载跟上帝对地球和人类的旨意有什么关系?
看完这一章,你觉得耶和华选择彼得跟耶稣一起统治,对我们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