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77 5/1 280-281页
  • 这句箴言是什么意思?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这句箴言是什么意思?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7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暴殄天物
  • 唯独借上帝的恩典义人才得存活
  • 虐畜是不对的吗?
    警醒!1998年
  • 上帝爱护动物吗?
    警醒!2011年
  • 你怎样运用你的生命?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4年
  • 给现代的智慧之言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59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7年
《守》77 5/1 280-281页

这句箴言是什么意思?

箴言说:“义人顾惜他牲畜的命。恶人的怜悯,也是残忍。”——箴言12:10。

义人对上帝所创造的一切生物怀具尊重。他也知道动物是为了人类服务及予人乐趣而被造的,因此应受到像人类朋友般的对待。人类的罪性,残忍以及人所造成的环境不平衡,使一小部份动物变成有害,像有些被冠以害虫毒兽之名的动物。但义人会试图获知动物的感觉和需要,特别是自己的家畜,视之为贵重产业而顾惜其生命。这并非说他相信牲畜具有与人类相若的思想和感情,但他们却应该受到仁慈的对待。

在摩西律法之下,动物受到保护以免被人残酷对待,甚至安息的律法也顾及到动物的福利,在安息年中准许他们到农人田里吃自出的土产。(利未记25:6,7)律法规定不可笼住牛的口,以致它在消耗体力踹谷时吃不到其中的一些谷。(申命记25:4)人若寻得鸟窝,可以取去其中的蛋或雏鸟,却不能连母鸟也取去,致令那个鸟类家庭全都灭绝。(申命记22:6,7)另一件表明耶和华并不忘记动物的事就是在尼尼微城面临毁灭的危险时,他特别对约拿提到牲畜。他对约拿说:“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约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约拿书4:11。

《七十人译本》将这句箴言的后半部译作:“不敬虔的人心肠是冷酷无情的。”“心肠”代表最深切的同情心和怜悯,而恶人的心是无情、残酷的。他所表现的同情可说是“麻木的同情”,像在世人中不时可见,在表情与谈话方面缺乏真正感情和实意的情形一般。恶人的同情或怜悯其实是一种基于自私动机或原则的残酷。举例来说,我们都见过残暴的独裁者不惜消灭密友与拥护者,牺牲他们以求巩固或加增自己的权势。或者他们会以保护人民或国家为借口而借故攻击国内最奉公守法的人(国内过着中立与和平的生活的真正基督徒),目的仅是想找“代罪羔羊”或讨好某些有势力的宗教或政治分子,或甚至只是出于自大。他们明知这些基督徒并没有威胁国家的和平与安全,但他们却不顾这事实而加以虐待。这正是法利赛人对待耶稣及一般平民的态度。——约翰福音11:47-50;12:9,10;7:49。

暴殄天物

“愚昧人既无聪明[心,《新世》],为何手拿价银买智慧呢?”——箴言17:16。

这里所指的“愚昧人”并非仅是个没有受教育或无知的人,却是个不感觉自己有灵性需要的人。一个动机正当,热爱真智慧,寻求正确了解的“心”乃是获得智慧所必需的。在某种意义上,所有人均拥有获得智慧的“价银”,因上帝慷慨地赐与各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马太福音5:45)这“价银”并非金钱,却是上帝赋予各人或向其提出的东西——借之思想的头脑,吸取资料的感官和获得真智慧的权利。基本上,人可以观察上帝所造的万物。这些受造物可以使人知晓上帝各种不能见的品质。(罗马书1:18-20)再者,一个人也许有好的父母,益友良朋,或其他使其留心来自上帝的智慧的人。

但愚昧的人却无心寻求了解。他一心想着自己的事务以及一些并无真正价值的东西。含有类似意思的箴言17:24说:“明哲人眼前有智慧。愚昧人眼望地极”。愚昧人的思想杂乱无章,使他感兴趣的乃是无关重要的事。于是“价银”——他所拥有的天份、才干和机会,在这方面他也许有时比较那些‘有心’的人更多,都被浪费了。

唯独借上帝的恩典义人才得存活

箴言11:31说:“看哪!义人在世尚且受报,何况恶人和罪人呢!”

“看哪”这个字眼吁请人留心一项必须顾虑的重要真理。正如所罗门在传道书7:20说:“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世上实在没有”。没有人本身配得上帝的眷顾,但上帝却乐于对诚心事奉他的人。表现不配得的恩慈。(彼得前书3:12)因此,义人努力做对的事,但有时也会行差踏错,于是“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这条原则便对之适用了。(加拉太书6:7)义人会受到管教作为他的过失该受的“报应”,这有助他改过自新而继续行走生命之道。既然义人也会因无心之失而受到“报应”,那末故意选择行恶,而又不肯悔改或不努力归向义路的恶人当然更应得到严厉的惩罚,他们必会因自己的败行而受‘报应’。《七十人译本》将这句箴言译作如下:“倘若义人也仅仅得救,那不敬虔的人又有何容身之处呢?”在彼得前书4:17,18彼得显然引用《七十人译本》。彼得指出上帝的审判会始自上帝的家,然后说:“若是先从我们起首,那不信从上帝福音的人。将有何等结局呢?‘若是义人仅仅得救,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将有何地可站呢?’”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