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了的人能够“看见”吗?
伯纳度·迪·山坦拿君自述
“太不幸了,伯纳度,”哲米路说。“你一直与我们一起工作,当初你视力正常,但如今……事情已无法改变了。上帝定意如此,岂不是吗?”
“不错,哲米路,”我回答说。“这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实在无能为力。”
我的确相信上帝注定我要失明,但我内心却满腹疑团。当时我仅32岁,独身,虔信天主教,经济不稳。我问自己:‘上帝何以“定意”要我双目失明?我怎能再奉养双亲?’起初当我发觉视力衰退时,我在医院里向“圣人”露西亚(Santa Luzia)的偶像跪拜,祷告恳求她助我恢复视力。‘她为何令我失望?’我不禁纳罕。
有一段时间,我在巴西萨耳瓦多市七门区的市场以卖菜为生。虽然收入微薄,但尚算稳定。我十岁起便在塞兹贝州的农场工作。因此当我迁往萨耳瓦多市时,便顺理成章地贩卖蔬菜。
有一天,我发觉视力逐渐衰退。一位专科医生诊断我患上白内障,但他希望借着手术使我恢复视力。1960年,我的右眼施了手术,情况略有改善,但四年后左眼所施的手术却失败了。自那时起,我的视力继续衰退,直至双目完全失明。虽然多年来我已经知道会视力全失,可是一旦要在黑暗中度日时,那种痛苦是难以言喻的。
我继续在市场贩卖,但要作出若干调整。当我离家出外贩卖前,家人先将不同面额的钞票分别放进不同的钱袋里。这方便我为顾客找赎。但我却要特别留神以免出错。我的同事对我同情谅解,他们仁慈的劝慰使我不致过度灰心。然而,有时他们所说的话却好像本文起头哲米路所说的话一般令我满腹疑团。
开始“重见光明”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位名叫科维斯的朋友,他是个耶和华见证人,向我谈及圣经的应许。他告诉我上帝预备了一个新规制,届时盲者会复明,聋者会复聪。(以赛亚书35:5)他的话打动了我的心。我渴望对这件事有更多认识,于是提出许多问题。他留意到我表现兴趣,于是问我:“伯纳度,我改天下午到你家里与你作进一步的圣经讨论,好吗?”我欣然同意。这样我遂开始了每周的圣经讨论。
虽然我身体伤残,我的求知欲却十分强烈。借着科维斯耐心的帮助,我不但获悉上帝的名字——耶和华——更获知他在古时的作为。这些事有力地提出保证他必定会使地球恢复成为一个公义的乐园。届时,甚至像我一样的身体伤残也不会再有。我不久便开始与人分享我新近获致的希望,甚至从事逐户传道。后来,我在1973年11月18日受浸。特别自那时起,我的一生具有真正的目的,这使我较容易应付自己的伤残。
我从研读圣经得知上帝并没有定意使我失明。反之,正如圣经在传道书9:11指出:“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像全人类一样,我那不完美的父母把我生下来,他们也从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承受到遗传的罪。(罗马书5:12)上帝非但没有定意使我失明,反之我知道他的旨意其实是要我“重见光明”。在上帝爱子的王国治下,凭着他所献的赎价祭物,在不久的将来敬虔人类的一切不完美和缺陷都会彻底消除。我现在开始“看见”许多在我视力良好时所看不见的东西。
我现在直接向耶和华祷告而非向圣露西亚或其他“圣人”求助。我现在诚恳地祈求‘他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而非祈求现在便立即获得神奇的医治。我的祷告也包括恳求上帝助我在将来能够觅得一位“助手”和“伴侣”,一位跟我甘苦与共的妻子。
有一天,当我在萨耳瓦多市的商业区向人介绍圣经书刊时,我听见一个女子的声音说,“我也是个耶和华见证人。”我停下来与她攀谈。她是一个路边小摊档的东主。我问她:“你丈夫也是耶和华见证人吗?”她回答说:“我没有丈夫,我仍然独身。”这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跟她产生友谊,然后共坠爱河,最后在1975年6月14日,我与恩布路仙娜结为夫妇。直至今日,她一直是我的贤内助和良伴。——创世记2:18。
克服伤残
自从受浸以来,我一直渴望与人分享圣经的真理。我十分快乐,因为我身体的伤残并没有阻止我如此行。令我惊喜的是,我发觉自己的听觉和触觉补足了所失去的视力。当我首次单独从事逐户传道时,我获得多大的成就感!我纳罕究竟自己能否运用更多时间从事这项工作。耶和华见证人的一位周游监督所作的演讲帮助我解答了这个问题。他引用几个身体有缺陷的人的例证,有些情况较我更为严重,他们均能够实际成为称为先驱的全时好消息宣扬者。我深受感动,遂毅然填交了辅助先驱的申请表。
由于双目失明,我在先驱工作上遇到若干困难,但借着小组里满有爱心的弟兄的帮助,终于一一获得解决。例如,在下雨天我需要额外的帮助。我一手拿着传道袋,另一手持着拐杖,但雨伞又如何呢?我多么体会陪伴我一同传道的基督徒弟兄给我“第三只手”的帮助!当我在一些不熟悉的地区内工作时,难题时常出现,但同样借着弟兄的体贴帮忙,也都一一迎刃而解。
我怎样在传道地区辨别方向?这倒不成问题,因为我参加了一项协助失明人士辨别街道的特别课程。我学到以最佳的方式运用拐杖,训练自己的听觉和触觉,上落公共汽车及楼梯等。课程帮助我学会许多以前被我视为理所当然的小事。我牢记街道的名称,然后数算须要行经几条街道才抵达目的地。我也学会在脑中记下街上每间房屋的特色,此举使我能够回去探访那些有兴趣研究圣经的人士。此外,虽然我家距离王国聚会所约2.5千米(1.5哩)之遥,我却能够独自前往。
关于这方面,有一次别人听见一位周游监督评论说:“我探访小组与伯纳度一起传道时真使我感动。他熟悉街道,甚至连房屋也能辨认。他上落楼梯、上山下坡也应付裕余。他辨别圣经研究所住的房子的能力令我大感惊讶。我们曾前往一座大厦与一个住在四楼的人主持圣经研究,他轻而易举便将我带到目的地。”
付出努力,获得成果
为了从事逐户传道,我要作出特别的准备。我需要预先记忆打算运用的经文及经文所在的页数。在户主的门口,我告诉他经文的页数,请他将经文读出;屋主若不愿读出,我便把经文背诵出来。
当我主持研究时,我鼓励学生预先作充分准备。接着,我请他为了我的方便先将问题读出,然后读出课文,最后再读出问题。这有助于我决定他的答案是否正确。借着这样行,我帮助了两个人进至献身受浸的地步。此外,我也与另外三个家庭主持圣经研究。
我参加小组的神治传道训练班已有多年。当准备时,我请别人替我将资料朗声读出,同时加以录音。我会重听录音带,并在脑中拟出演讲大纲,记忆所引用的经文。之后,我便能够作出演讲了。最低限度我从未在过于倚赖讲稿这方面需要接受劝告!借着同一的方法,我能够在小组的《守望台》研究班里经常发表评论。
1977年是我基督徒生活上的一个里程碑。我被委任为经常先驱、助理仆人和小组研经班主持人;我至今仍享有这些权利。我主持小组研经班的方式与主持圣经研究时大致相同。
总括来说:瞎了的人能够“看见”吗?我可以看见许多圣经预言在我们的日子获得应验,因此我意识到我必须协助他人认识导至永生的真理。(约翰福音17:3)在属灵的意义上,我体验到以赛亚书35:5的应验:“那时瞎子的眼必睁开。”我坚信在耶和华所定的时间,这个预言必定会在数以千计像我一样失去视力的人身上获得实际的应验。同时,我渴望继续竭尽所能遵行他的旨意,以求有资格在他那公义的新规制里生活。
[第27页的精选语句]
“他告诉我上帝会设立一个新规制,其中盲者会复明,聋者会复聪。”
[第29页的图片]
在从事逐户传道时,我牢记打算运用的经文及经文的页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