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94 12/15 26-29页
  • 卢旺达的悲剧——谁之过?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卢旺达的悲剧——谁之过?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4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胡图族与图西族
  • 谁之过?
  • 宗教所担任的角色
  • 真正基督徒却截然不同
  • 你所属的宗教团体怎样看待战争?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3年
  • 照料卢旺达惨剧中的受害者
    警醒!1994年
  • 爱邻人的心为什么冷却了?
    警醒!1998年
  • 与人分享耶和华所赐的安慰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6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4年
《守》94 12/15 26-29页

卢旺达的悲剧——谁之过?

“23岁技工希蒂伊塞的头颅给劈开前一刻,一名袭击者对他说:‘你要死,因为你是图西族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这样说。

今年四五月间,上述情景在中非小国卢旺达触目皆是!当时,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和邻近一带,耶和华见证人共有15群会众。市务监督恩塔班那·欧仁是图西族人。种族清洗的暴行爆发时,他和妻子、儿子,以及九岁的女儿莎美成了第一批遇害者。

周复一周地,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卢旺达居民被杀。上述的新闻杂志在五月中旬报道:“过去六星期,有数目多达25万人死于种族灭绝和报复行动的大屠杀。这场大屠杀跟1970年代中期柬埔寨经历红高棉的血腥清洗不遑多让。”

《时代》杂志说:“有一个场面叫人想起纳粹德国统治下的情景:在一群为数500人的民众当中,一些儿童给挑了出来,因为他们看来像图西族人……。南部布塔雷市市长娶了个图西族人做妻子;胡图族农民给了他一个[痛苦的]选择:他可以保全妻儿的性命,但要把妻子的娘家——包括她的父母和妹妹——交出来处死。他迫于无奈,只好这样做。”

耶和华见证人在基加利设立了一个翻译部,那里有六位工作人员,四个属于胡图族,两个属于图西族。属于图西族的分别是阿纳尼·姆班达和穆卡吉撒加拉·丹妮丝。国民军连同抢掠的人来到房子,看见胡图族人与图西族人竟住在一起,就勃然大怒,想把姆班达和丹妮丝杀死。

胡图族弟兄伊曼纽尔·恩吉伦特说:“他们拔掉手榴弹上的保险锁,威胁着要杀死我们,因为我们与仇敌一起。……他们想得到巨款。我们把手头上一切现款都给了他们,但他们依然意犹未足。他们决定取去一切可用的物品作为抵偿,包括一部翻译用的膝上电脑、影印机、收音机、鞋子等。他们忽然要离去,一点也没有伤害我们。不过,他们声言会再来。”

随后数天,抢掠的人一再回来,而每次胡图族见证人都要为他们的图西族同工求饶。最后,情势已变得十分危险,姆班达和丹妮丝实在无法再留下来,于是弟兄安排他们跟其他图西族难民一起,到邻近一所学校去。学校后来受到袭击,姆班达和丹妮丝却侥幸逃了出来。他们成功地越过数个关卡,可惜最后到了一个关卡,所有图西族人给带到一旁,姆班达和丹妮丝就这样遭杀害了。

国民军再来到见证人的翻译部,发现图西族见证人已跑掉,于是把胡图族见证人毒打了一顿泄愤。后来,翻译部一带受到迫击炮袭击,幸而各弟兄及时逃了出来,得保性命。

随着杀戮事件蔓延全国,死亡人数渐渐达到五十万人。结果,卢旺达的八百万居民当中,有二百到三百万,甚至更多的居民被迫逃离家园。他们很多逃到邻近的扎伊尔和坦桑尼亚避难。有数百个耶和华见证人遇害,其他很多见证人随着族人逃到国外的难民营去。

究竟什么引发这次史无前例的大屠杀和逃难潮呢?这样的事本来可以避免吗?暴行爆发之前,国内的局势到底怎样?

胡图族与图西族

在卢旺达和毗邻的布隆迪,居民主要是胡图族人和图西族人。胡图族人一般身材短、肤色黑,也称为班图人。图西族人一般身材长、肤色浅,也称为沃图西人。在这两国,胡图族人占人口百分之85,图西族人占人口百分之14。这两族人的恩怨冲突可追溯到15世纪。不过,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是和平共处的。

鲁甘达村位于扎伊尔以东数英里。论到住在这条村的3000名胡图族和图西族居民,一位29岁妇人说:“我们一向都相处得很好。”可是,本年四月,一党胡图族人突然发难,把差不多全村的图西族居民杀尽。《纽约时报》解释说:

“这条村子的情况可说是全个卢旺达的缩影:胡图族人和图西族人一向相安无事、相互通婚,不分你我是胡图族人还是图西族人。

“后来,情势突然改变。本年四月,全国的胡图族暴民起而发难,一见图西族人就杀。杀戮事件一爆发,图西族人就跑到教堂避难。暴民却尾随不舍,把圣地变成坟地,只留下斑斑血渍。”

究竟什么是这次大屠杀的导火线呢?4月6日基加利发生坠机事件,当时卢旺达和布隆迪两国总统同机罹难,他们两人都是胡图族人,于是一场大屠杀就这样爆发起来。不仅图西族人遭殃,甚至有同情图西族人之嫌的胡图族人也不能幸免。

这其间,由图西族控制的叛军(卢旺达爱国阵线)和由胡图族控制的政府军互相对峙,战况加剧。到了七月,卢旺达爱国阵线击溃了政府军,占领了基加利和卢旺达大部分地区。七月初,胡图族人由于害怕卢旺达爱国阵线报复,就成千上万地逃往邻国去。

谁之过?

有人问一名图西族农民四月暴行爆发的原因,农民解释说:“是因为领导人不好。”

不错,多个世纪以来,政治领袖一直刻意毁谤各自的仇敌。在“这世界的王”魔鬼撒但指挥下,世上的政客怂恿人民跟别的种族、部落、国家的人作战,把对方置诸死地。(约翰福音12:31;哥林多后书4:4;约翰一书5:19)卢旺达的情形也无二致。《纽约时报》说:“政客们一再企图煽动人对自己种族的忠贞感,同时助长对其他种族的恐惧感——在胡图族人来说,要继续掌握政权;在图西族人来说,要全力支持叛军阵线。”

由于卢旺达居民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人万万想不到他们竟会互相仇杀。记者雷蒙德·邦纳写道:“胡图族人和图西族人说的语言一样,传统习惯一般也相同。而且,经过历代相互通婚,两族外表上的差异——图西族人高大瘦削,胡图族人矮小肥硕——已极其拉近,现在很多时连卢旺达居民本身也难以肯定,究竟对方是胡图族人还是图西族人。”

可是,最近一连串的宣传攻势产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后果。非洲右翼分子指挥亚历克斯·德瓦尔就这事举例说明:“据报住在卢旺达爱国阵线占领区的农民大感意外:图西族士兵竟然头上没有长着尖角,身后没有拖着尾巴,双眼在黑夜也不会发光——这些都是他们从无线电广播收听到的描述。”

但不仅是政治领袖才这样模铸人的思想,宗教领袖也一样。卢旺达有些什么主要宗教?这些宗教也要为卢旺达的悲剧负上罪责吗?

宗教所担任的角色

《世界书籍百科全书》(1994)论及卢旺达说:“大多数居民是罗马天主教徒。……绝大部分的中小学都是由罗马天主教会和其他基督新教会管理的。”事实上,《全国天主教报道》把卢旺达称为一个“七成天主教的国家”。

论到卢旺达的宗教形势,英国《观察家报》提供了一些背景资料。这份报章解释说:“1930年代期间,各教会争相控制当地的教育制度,当时天主教徒支持图西族的特权阶级,基督新教徒就与人数占优势而受压迫的胡图族人站在同一阵线。1959年,胡图族人夺得政权,而且很快就得到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徒双方的支持。基督新教徒对人口占多数的胡图族人予以全力支持,直到今天。”

比方说,基督新教会的领袖有没有谴责这次大屠杀呢?《观察家报》回答:“有人问两位[圣公会]教士,既然那些杀人凶手使卢旺达的教堂通道布满给人斩首而死的孩童尸体,他们有没有提出谴责。

“他们先是避而不答,接着把问题岔开,可是一急躁起来,嗓子就越发变得尖锐,于是卢旺达根深柢固的难题就显露无遗了——圣公会的最高阶层做了政治主人的信使,向人民鼓吹杀戮,结果国土血流成河。”

不错,基督教国在卢旺达的教会跟其他地方的教会如出一辙。举个例说,这些教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力支持各国的政治领袖。论到他们的做法,英国准将弗兰克·P·克罗泽说:“基督教的各教会是我们手上最嗜血的刽子手,我们也尽量加以利用。”

老实说,对于所发生的悲剧,各宗教领袖大体上难辞其咎!1994年6月3日,《全国天主教报道》报告:“教宗说,这个非洲国家的内乱牵涉到‘真正的种族灭绝,不幸的是,甚至天主教徒也对此负有罪责’。”

显然,各教会并没有把真正的基督教原则教导人,例如以赛亚书2:4和马太福音26:52。据法国报章《世界报》报道,一位牧师悲叹说:“他们彼此厮杀,简直完全忘了大家是弟兄。”另一位卢旺达牧师承认:“讲道讲了整整一个世纪,所讲的爱与恕,到头来竟然是基督徒把基督徒杀死。我们真的彻底失败了。”《世界报》问道:“在布隆迪和卢旺达互相仇杀的图西族人和胡图族人,他们不都受到同一的基督教传教士薰陶吗?不都上同一所教堂礼拜吗?诸如此类的问题,人怎能不去想?”

真正基督徒却截然不同

耶稣基督的真正门徒会谨守“彼此相爱”的命令。(约翰福音13:34)你能想象耶稣或他的使徒拿着大砍刀把人劈死吗?这样不法的杀戮只标明人是“魔鬼的儿女”。——约翰一书3:10-12。

耶和华见证人绝不参与世上政客们所挑起的战争、革命、冲突事件,因为这些政治领袖都在魔鬼撒但的控制之下。(约翰福音17:14,16;18:36;启示录12:9)相反,耶和华见证人彼此切实相爱。由于这个缘故,大屠杀期间,胡图族的见证人甘冒生命危险,尽力保护图西族的弟兄。

无论怎样,我们并不对这样的悲剧感到意外。论到“事物制度的末期”,耶稣预言说:‘那时,人……要杀死你们。’(马太福音24:3,9,《新世》)值得庆幸的是,耶稣应许说,死人复活的时候,他会记念那些忠心的人。——约翰福音5:28,29。

现在,卢旺达和其他地区的耶和华见证人都下定决心,继续彼此相爱,从而证明自己是基督的真正门徒。(约翰福音13:35)正如附框“难民营内的见证人”这项报告透露,即使在目前种种艰难的情况下,见证人所表现的爱心仍作了美好的见证。我们大家都要紧记,耶稣在预言里宣告:“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马太福音24:13。

[第29页的附栏]

难民营内的见证人

今年七月,有约莫4700名耶和华见证人和他们的同伴住在难民营。在扎伊尔,戈马的难民营有2376个见证人,布卡武有454人,乌维拉有1592人。在坦桑尼亚,贝纳科的难民营有大约230个见证人。

仅是到这些难民营中心去也不容易。一群会众尝试步过鲁苏莫桥,这条桥是通往坦桑尼亚难民营的主要途径。由于无法获准过桥,一行60个见证人被迫在河岸流连了整整一星期。后来,他们决定乘独木舟过河,结果他们成功了。数天后,他们安全抵达坦桑尼亚的难民营。

其他国家的耶和华见证人设法安排大规模的救援工作。法国见证人收集了逾一百吨衣服、九吨鞋子,连同营养补给品和药物,一并用船载到有需要的地区。难民营内的弟兄首先索取的,却常常是圣经、《守望台》或《儆醒!》杂志。

扎伊尔和坦桑尼亚见证人所表现的爱心,使很多旁观者大受感动。这些见证人前往探视和帮助他们流落异乡的弟兄。有些难民说:“你们教会的人前来探视你们,我们教会的牧师却一个也没有来。”

见证人在营内声名大噪,主要是因为他们精诚团结、有条不紊、切实相爱。(约翰福音13:35)值得注意的是,坦桑尼亚贝纳科的难民营住了25万左右的难民,但见证人只花了15分钟,就能在众多的难民当中找出自己的见证人同工。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