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是个忌讳的话题吗?
“有两个话题我从来不跟人讨论,一是宗教,二是政治!”每逢耶和华见证人向别人谈及圣经,对方常有这样的反应。他们持有这个看法是可以理解的。
辩论政治可以使人情绪激动,甚至演变成争吵。许多人都看穿政治家那些言而无信的诺言,也看出他们一心想得到的只是权势、声望和财富。令人遗憾的是,政见不同有时导致暴力的事件。
可是你也许认为,谈论宗教岂不是跟谈论政治差不多吗?现代许多冲突岂不是由宗教狂热所引起的吗?例如在北爱尔兰,很久以来罗马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徒一直互相对抗。在巴尔干半岛,东正教徒、罗马天主教徒和信奉其他宗教的人彼此争夺领土。这带来了什么结果呢?丑恶的暴行和无休止的仇恨。
在面对死亡威胁的时候,许多人设法隐瞒自己和家人的信仰。在非洲,多个世纪以来基督教国人士和信奉当地以及其他外来宗教的人一直彼此敌对,有些父母不得不为儿女起两个能带来若干保护的名字。因此,一个男孩只需使用其中一个名字而不用另外一个,就可以随时自认为教堂的教友或信奉其他宗教的人。如果宗教信仰可能使人丧生,人犹豫不愿公开谈论宗教就不足为怪了。
即使宗教不致令人有丧命之虞,有些人还是将宗教视为忌讳的话题。他们担心跟不同信仰的人谈论自己的信仰会导致毫无意义的辩论。还有些人则认为所有宗教都是好的。他们觉得,人只要对自己的宗教感到满意,谈论宗教上的差异仅是徒费口舌而已。
甚至认真研究宗教的人,他们的意见也并不一致。《新大英百科全书》在一篇名为“宗教研究与分类”的文章中承认:“关于宗教的本质,……学者们的意见很少一致。……由于这缘故,自有宗教历史以来,这个题目一直含有触发争论的各种因素。”
一部辞典把“宗教”界定为,“人对于被视为宇宙创造者和支配者的超人力量所表现的信仰和崇敬。”若是这样,宗教在生活上便担任一个重大角色了。的确,在模铸人类历史方面,宗教是个普遍的因素。《牛津民族及文化图解百科全书》指出,“每个社会都设法通过某种形式的宗教使人的一生有秩序和有意义。”宗教若涉及生活“秩序”和“意义”等基本问题,它的功用就决不会仅限于供人争议和辩论而已。相反,它值得我们与别人一起讨论而加以彻底查考。但跟谁一起查考呢?这样行到底有什么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