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95 10/15 14-17页
  • 在现今的雅典接触各种各样的人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在现今的雅典接触各种各样的人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5年
  • 小标题
  • 种族混杂的地区
  • 万国的珍宝纷至沓来
  • 获得良好成果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5年
《守》95 10/15 14-17页

在现今的雅典接触各种各样的人

公元50年,使徒保罗来到雅典。当时雅典虽然已不复昔日璀璨的光景,但还是个重要的商业中心。一份历史文献说:“[雅典]依然是希腊精神上和艺术上的大都会,也是当代学者和权贵喜欢访游的地方。”

保罗逗留雅典期间曾向犹太人、信奉异教的雅典人及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传道。保罗为人机警,善于教导。有一回,他在演讲中指出,上帝不但把“生命、气息……赐给所有人”,还“以一个人造出所有国族的人”。此外,上帝也将要审判“世人所住之地”,所以“各处的人都要悔改”。——使徒行传17:25-31。

种族混杂的地区

近数十年来,雅典再度成为世界各地的人所向往的都市。外交和军事人员奉派驻守当地。许多青年从非洲和中东来到雅典攻读大学。来自非洲、亚洲和东欧的移民也大批涌入雅典谋生,还有很多菲律宾人及东南亚人前来求职当家仆。另外,邻近国家和环球各地动荡地区的难民也纷纷拥至。

这种情形为当地王国好消息的宣扬者带来了挑战。这些短暂居留的人士以说英语为主,有些却仅懂得自己的母语。这些人文化有别,宗教各异。当中有自称为基督徒的,也有回教徒、印度教徒、佛教徒、泛灵论者、不可知论者及无神论者。当地的耶和华见证人必须学会使用适当的传道话题去切合这些不同背景的人的需要。

这些新移民有很多曾吃尽苦头,所以往往质疑人生有什么意义,以及未来有什么希望。他们当中有些对圣经十分尊重而乐于接受。在这个多元种族聚居的地区,大部分人都谦恭自抑,渴慕真理。由于远离家人,身居异乡,他们有较大的自由可以寻找真理。

1986年,见证人在当地成立了第一群英语会众,以照料当地说英语的地区。这群会众增长奇速,在过去五年,大约有80个新人受浸。随后有一群阿拉伯语会众、一群波兰语会众,以及(有一段时间)一个法语小组,相继在雅典成立。有些人更从说英语的会众搬往北面的塞萨洛尼基、克里特的伊拉克利翁及港口城市比雷埃夫斯,以求协助当地的会众和小组。你会喜欢认识一些在雅典认识真理的外来居民吗?

万国的珍宝纷至沓来

托马斯生于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省的阿斯马拉,他长大后成了虔诚的天主教徒。15岁那年,他进了修道院。有一天,他问院长说:“一位天主怎可能包含三位呢?”院长答道:“这是因为我们相信教宗所倡导的主张。最要紧的是,这是个奥秘。你年纪太轻,所以是不会明白的。”五年后,他因为对教会的行径和教训大感失望,于是离开了修道院。但他并没有放弃寻找真实的上帝。

托马斯迁往雅典之后不久,一天他在门前看见一本《守望台》,封面印有“你能够享有健康和快乐”等字样。他把杂志读了几遍。他从杂志获知我们应当先寻求上帝的王国和正义。(马太福音6:33)托马斯于是跪下来向上帝祷告,祈求上帝指示他怎样做。他许下诺言说:“如果你指示我怎样寻求你的王国,我会花六个月时间去学习事奉你。”在此之后第四个星期,两位见证人上门探访他。托马斯立即接受了圣经研究的安排,十个月后就受了浸。他说:“耶和华确实垂听了我的祷告,使我有机会成为他的见证人。现在他的爱推使我在生活上首先寻求他的王国和正义。”

另外两位见证人逐户向人传道时,看见一个门口的门铃旁附有个外籍姓氏。

“你们来干什么?”通话机响起了一名女士的声音。

见证人回答说,他们想找一些操英语而对圣经感兴趣的人士。

“你们属于什么宗教?”该名女士问道。

“我们是耶和华见证人。”

“啊,好极了!请上到顶楼来。”

于是她们便乘升降机上楼,门一开,眼前便出现一个高大魁梧、看来态度并不友善的男子。但该名女士在屋里高声喊道:

“请她们进来,我想跟她们谈谈。”

原来这名女士正伴随丈夫和丈夫的球队到世界各地参赛。就在前一天,她向上帝祷告,求上帝帮她找着耶和华见证人。她于是立即开始跟见证人研读圣经。鉴于她和丈夫留在希腊的日子不多,见证人跟她一星期研读三次;结果她只花了十周的时间就读完了《永远生活》书。

在下一个赛季,这对夫妇重返希腊。妻子再度研读圣经,并有极好的进步。数月后,她成为未受浸的传道员,开始跟见证人一起出去传道。很快她就建立了她的第一个圣经研究。跟谁呢?跟她的丈夫。由于见到见证人的良好品行和妻子的改变,这个妇人的丈夫深受感动。

艾伦在南非长大,父亲是个基督新教牧师。他自幼就深信圣经是上帝所感示的。由于对自己的宗教感到不满,他转而钻研哲学和政治,但这反使他更感空虚。他迁到雅典之后,空虚之感愈加强烈。他感觉自己一生毫无目的,有如走在一条不知去向的路上一般。

一天夜里发生了一些事。“我跪下来向上帝诉说我内心的感觉,”艾伦回忆说,“我对自己的一生流泪痛悔,并且恳求上帝指引我找着他的真正跟从者。我答应上帝,我必定会照着他的指引而行。”就在那个星期,他在一家杂货店里跟女店主交谈,而这个女店主是个耶和华见证人。那次交谈成了艾伦一生的真正转捩点。“在接着的日子,我扬弃了一些以往珍视的信仰:三位一体、地狱永火、灵魂不死——显然都不是圣经的教训。”在王国聚会所,一对见证人夫妇提议跟他研读圣经。他欣然接受,并且进步得很快。“真理叫我开心得流下泪来,”艾伦回忆说,“这为我带来了自由。”一年后他受了浸。目前他是个服事仆人,喜乐地在当地会众里服务。

伊丽莎白来自尼日利亚。为了寻求上帝,她曾经参加过多个不同的教会,但仍然无法感觉满足。最令她不寒而栗的是人会在烈火熊熊的地狱里永远受苦这个主张。后来,她跟家人一起来到雅典。两位见证人上门探访她,跟她开始了一个圣经研究。她很高兴获悉,上帝绝没有用地狱来折磨人,刚相反,他向人提出在地上乐园里享永生的希望。当时她正身怀第四胎,并且打算把孩子打掉。但她从圣经获知耶和华将生命视为神圣之后,就改变了初衷。结果今天她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儿。伊丽莎白进步得很快,不久便受了浸。虽然她有四个孩子,而且要全时从事世俗工作,她却几乎每个月都做辅助先驱。凭着上帝的祝福,她的丈夫也开始研读圣经。她说:“感谢耶和华和他那仁爱的组织,我终于找着真实的上帝和纯真的宗教了。”

在这个种族混杂的地区,很多人都是通过街头见证而接触到见证人的。可是,要继续培养他们的兴趣,就得坚忍不拔才行。一位名叫萨莉的少妇的情形便是这样。萨莉从塞拉利昂来到雅典后,见证人遇到她,给她一份单张,取得她的地址,然后回去探访她。萨莉表示有兴趣,而且开始跟见证人研究圣经。可是,由于工作压力大,加上有其他难题,她未能经常研读。后来她忽然迁往别处,却没有留下新地址。虽然这样,跟她研读圣经的见证人却不厌其烦地再三回到她以往的寓所打听。后来萨莉终于通知见证人她的新居地址,并且请见证人去探访她。

虽然当时萨莉已行将分娩,她却比以往更经常研读圣经。孩子出生后,萨莉进而成为未受浸的传道员。虽然这样做看来容易,其实却不然。早上6时30分,萨莉便得携着婴孩,熬半个钟头公共汽车前往幼儿园。随后她再乘公共汽车上班,车程需时一个钟头。做完清洁工作之后,她又得从原来路线回家。在举行聚会的晚上,或在从事外勤服务的时候,她要花两个钟头乘坐公共汽车往来;另外,她还要忍受丈夫的反对。可是,她却对丈夫表现爱心和忍耐。不久之后,她进至献身受浸的地步。今天她的丈夫怎样?他参加过耶稣受难纪念的聚会,并且同意跟见证人研究圣经。

获得良好成果

这些人大部分都只在雅典逗留一段时期。他们有不少人后来返回祖国,跟亲友分享王国的好消息。有些则迁往其他西方国家,在当地继续事奉耶和华。那些留在希腊的跟来到那里的同胞作见证,并且获得良好的成果。还有一些则在迁往另一个国家之后,跟当地的见证人取得联络,然后真理的种子才结出果实来。

这一切足以证明耶和华是不偏不倚的。人不论属于什么国籍,只要敬畏上帝,喜爱正义,就会蒙他悦纳。(使徒行传10:34,35)这些绵羊般的人原本为了物质利益而移民他国,后来却获得了远超过他们所预期的福乐——认识真实的上帝耶和华及他的应许,获知人可以有希望永远生活在一个正义的新世界里。不错,耶和华的确大大祝福见证人在现代的雅典向外语人士推行的见证工作!

[第16页的图片]

在雅典,来自许多不同国家的人正听见王国的好消息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