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13 7/15 27-31页
  • 无论在哪里,都乐于事奉耶和华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无论在哪里,都乐于事奉耶和华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3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从农村到城市
  • 夫妻并肩事奉上帝
  • 挑战与福分
  • 感谢上帝赐给我们各种服务机会
  • 耶和华深知我们的需要
  • “你的慈爱比生命更好”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8年
  • 正确的抉择使我一生蒙福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7年
  • 耶和华教导我遵行他的旨意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2年
  • ‘要先求王国’
    耶和华见证人——上帝王国的宣扬者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3年
《守》13 7/15 27-31页

人物生平

无论在哪里,都乐于事奉耶和华

马库斯·哈特利夫和妻子雅妮自述

我从没有一个人传过道。其实,每次传道我都十分紧张,两腿发抖。更糟的是,地区里的人对圣经信息毫无兴趣,有些人还凶巴巴的,说要打我。我做先驱的头一个月,只分发了一本小册子!——马库斯

那是1949年的事,距今已经60多年了。关于我的故事,还是让我从头讲起吧。我爸爸亨德里克是个鞋匠也是园丁,住在荷兰德伦特省北部的栋德伦村。1927年,我在这里出生,全家七个孩子中排行第四。我们的房子挨着一条土路,左邻右舍大多是农民,我很喜欢农村的生活。1947年我19岁,从邻居特尼斯·贝恩那里听到圣经真理。记得第一次见到特尼斯时,我对他没什么好感。二战后不久,他成为耶和华见证人。我看出他比以前友善多了,这让我很好奇,于是很想听听他讲的信息。特尼斯说上帝应许地球会变成乐园。我很快就接受真理,并和特尼斯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a

1948年5月我开始传道,6月20日在乌得勒支的大会受了浸。1949年1月1日,我成为先驱,奉派到荷兰东部的博尔屈洛服务,那里有一群人数不多的会众。博尔屈洛离我家大约130公里(80英里),我决定骑自行车去,估计要花6个钟头。但由于下大雨又逆风,尽管我在最后的90公里(55英里)坐火车,还是花了12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深夜时分,我终于见到一个耶和华见证人家庭。在博尔屈洛做先驱期间,我一直跟这家人住在一起。

战后那些年,一般人都很穷。我只有一件外套和一条裤子,可惜外套太肥,裤子太短!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我在博尔屈洛传道的头一个月遇到不少困难,但耶和华赐福给我,让我建立了几个圣经研究。九个月后,我被派到阿姆斯特丹服务。

从农村到城市

我在农村长大,现在却在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服务。这里的人乐于听王国信息,我头一个月分发的书刊比之前九个月还多。不久,我就建立了很多圣经研究,每月至少有八个学生。我被任命做会众仆人(长老团统筹者)后,收到通知要发表公众演讲。这是头一次,我心里害怕得很。但在演讲前没多久,我就被派到另一群会众去了,这让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当时我根本没想到,在往后的岁月里,我发表的演讲总共有五千多个!

1950年,马库斯(最右)在街上向人作见证,摄于阿姆斯特丹附近

1950年5月,我被派到哈勒姆,之后还被委任为分区仆人(分区监督)。为此,我失眠了三天。我告诉分部办事处的罗伯特·温克勒弟兄,我觉得自己不能胜任,但他说:“只管填好表格,你可以慢慢学。”我受训一个月后,就正式上任。我探访一群会众时,认识了年轻的先驱姊妹雅妮·塔蒂根。雅妮性格开朗,深爱耶和华,又有牺牲精神。1955年,我们结了婚。在我讲下去之前,雅妮会说说她为什么做先驱。

夫妻并肩事奉上帝

雅妮:我妈妈在1945年成为耶和华见证人,当时我11岁。妈妈马上就看出教三个孩子学习圣经十分重要,但爸爸反对真理,所以她趁爸爸不在家时才教导我们。

我的第一次聚会,就是1950年在海牙举行的大会。一个星期后,我到德伦特省阿森市的王国聚会所参加聚会。爸爸知道后很生气,把我赶出家门。妈妈说:“你知道哪里会有人收留你。”我明白妈妈指的是弟兄姊妹。我暂住在附近一个基督徒的家里,但爸爸继续找我的麻烦,于是我搬到95公里(60英里)外的上艾瑟尔省,参加代芬特尔会众的聚会。由于我是未成年人,政府介入了这件事,结果爸爸准许我回家。虽然爸爸始终没有接受真理,但最后还是容许我参加所有聚会和传道。

1952年,雅妮(最右)做假期先驱

我回家后不久,妈妈得了重病,我要做所有家务。尽管如此,我继续在属灵方面进步,并在1951年受了浸,那时我17岁。1952年妈妈康复后,我跟三个先驱姊妹做了两个月假期先驱(辅助先驱)。我们住在一艘船上,向德伦特省两个镇的居民传道。1953年,我成为正规先驱。一年后,一个年轻的分区监督探访我们会众,他就是马库斯。1955年5月,我们结了婚。我们都觉得两个人一起可以为耶和华做更多事。(传道书4:9-12)

1955年,我们结婚那天

马库斯:婚后我和雅妮被派到格罗宁根省的芬丹镇做先驱。我们住的房间很小,只有3米(10英尺)长,2米(7英尺)宽。不过,雅妮把房间布置得漂漂亮亮,挺舒服的。每天晚上,我们都得搬开桌子和两张小椅子,好把靠在墙上的床放下来。

六个月后,上帝的组织委派我们到比利时探访会众。1955年,比利时只有大约4000个传道员。现在传道员的数目已经是当年的六倍了。在比利时北部的佛兰德,人们也是说荷兰语的,但口音很重,所以起初我们也要克服语言障碍。

雅妮:探访会众真的需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我们骑自行车探访一群又一群会众,也要住在弟兄姊妹家里。我们没有自己的住房,所以探访完一群会众后,会住到星期二早上才起程到下一群会众去。但在我们看来,能够探访分区是耶和华给我们的福分。

马库斯:最初,会众里的弟兄姊妹,我们一个也不认识,但他们很仁慈、很好客。(希伯来书13:2)我们探访过比利时所有说荷兰语的会众很多次,得到很多福分。例如,区域里所有说荷兰语的弟兄姊妹,我们差不多都认识,也很爱他们。我们看见许多年轻人长大成人,在属灵方面长进,献身事奉耶和华,并以上帝的王国为先。他们当中不少人多年来全时为耶和华服务,令我们乐在心头。(约翰三书4)这种互相鼓励的经历,有助于我们继续全心全意地留在岗位上。(罗马书1:12)

挑战与福分

马库斯:自结婚以来,我们的志愿就是上基列学校。我们每天至少用一个小时学习英语。但看书自学英语不容易,所以我们决定放假期间到英国传道,练习英语。1963年,布鲁克林世界总部寄来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两封信,一封给我,一封给雅妮。我获邀到基列学校接受为期十个月的特别培训,课程内容主要是培训弟兄,并给他们组织方面的指引。在100个学员当中,有82个是弟兄。

雅妮:在信里,上帝的组织请我慎重考虑,马库斯在基列学校受训期间,我是否愿意留在比利时。坦白说,起初我很失望,因为尽管我很努力,但看来得不到耶和华赐福。不过我提醒自己,基列学校设立的目的是要帮助学员把上帝王国的好消息传遍天下,为了支持马库斯,我愿意留下来。上帝的组织委派我做特别先驱,在比利时的根特市跟两位经验丰富的特别先驱安娜·科尔帕特和她的妹妹玛丽亚一起工作。

马库斯:我获邀在开学前五个月到美国布鲁克林,好提高英语水平。我在世界总部的装运部和传道部工作,协助把圣经书刊运到亚洲、欧洲和南美洲,这让我更感受到我们是个国际弟兄团体。我尤其记得麦克米伦弟兄,他曾在罗素弟兄的日子做过朝圣者(分区监督)。当时麦克米伦弟兄已经很年迈,听力很差,但仍然坚持参加所有聚会。他的榜样令我很感动,也提醒我永不要轻看基督徒聚会。(希伯来书10:24,25)

雅妮:我和马库斯一星期通信几次,彼此牵肠挂肚。当然,马库斯很喜欢从基列学校学到的知识,我也从传道工作得到很大喜乐。马库斯从美国回来的时候,我有了17个圣经研究。但我们相隔两地15个月,真的难受死了!不过,耶和华因我们所作的牺牲而赐福给我们。马库斯返回比利时那天,飞机晚点了好几个小时。我们终于见面了,两个人相拥而泣,从此以后总是形影不离。

感谢上帝赐给我们各种服务机会

马库斯:1964年12月我从基列学校回比利时后,奉派在伯特利工作。当时我们还不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安排。三个月后,上帝的组织委派我在佛兰德做区域监督。后来,阿尔泽恩·维格斯马和妻子埃尔丝被派到比利时做特派传道员,接手探访区域的工作,我们就调回伯特利,我在传道部服务。从1968年到1980年,我们的工作岗位多次改变,有时在伯特利服务,有时探访会众。1980年到2005年,我再次做区域监督。

虽然工作岗位多次改变,我们却从没有忘记,自己已经献了身给耶和华,要全心全意事奉他。我们在每个岗位上都很快乐,深信每次改变都是为了宣扬上帝的王国。

雅妮:后来马库斯成为分部委员会成员,1977年到布鲁克林参加训练班,1997年到帕特森受训。两次我都有荣幸跟他一起去,特别高兴。

耶和华深知我们的需要

马库斯:1982年,雅妮做了手术,不过康复得很好。三年后,卢万市的会众仁慈地让我们住在王国聚会所楼上的一套房子里。三十年来,我们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小天地。星期二我们收拾行李出发探访会众,我得提着行李上上下下54级台阶。2002年,感谢上帝组织的安排,我们能够住在一楼。后来,我跟雅妮在洛克伦镇做特别先驱,当时我满78岁了。我们很高兴能做特别先驱,每天还可以出去传道。

“我们深信:在哪里服务,有什么岗位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为耶和华服务”

雅妮:我和马库斯全职为耶和华服务,加起来超过120年了!耶和华说他决不离弃他的仆人,我们亲身体验到这点。只要我们忠于上帝,就会一无所缺。(希伯来书13:5;申命记2:7)

马库斯:我们年轻时就献身事奉耶和华,从没有为自己图谋大事。无论上帝委派了什么工作,我们都愿意接受,因为我们深信:在哪里服务,有什么岗位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为耶和华服务。

a 后来,我的爸爸、妈妈、姐姐和两个弟弟都相继成为耶和华见证人。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