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精读本》
  • 马太福音第18章注释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马太福音第18章注释
  •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 相似资料
  • 马太福音第16章注释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 马太福音第24章注释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 马太福音第28章注释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 马可福音第1章注释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查看更多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马太福音第18章注释

马太福音

第18章注释

18:3

实在 见太5:18的注释。

18:6

跌倒 见词语解释。

一块大磨石 又译“一块驴拉的磨石”。这样的一块磨石,直径可能有1.2-1.5米,由于非常重,必须由一头驴来拉。

18:7

绊脚石 关于译作“绊脚石”的希腊语词skanʹda·lon,有些学者认为这个词原本是指陷阱,有些则认为是指陷阱里绑着诱饵的一根棍子。后来,这个词泛指任何导致人绊倒或跌倒的障碍物。用作比喻时,这个词指导致人犯罪、踏上歧途或在道德上失足的某种行为或情况。相关的希腊语动词skan·da·liʹzo在马太福音18:8,9里译作“使……失足”,这个动词还可以译作“成为……陷阱”或“导致……犯罪”。

18:8

砍下来 耶稣在这里用了夸张的说法。他的意思是,一些事物如果会使人失足犯罪、对上帝不忠,即使它们像手脚和眼睛那么宝贵,人也应该心甘情愿地舍弃。(太18:9)耶稣显然不是在怂恿人自残,也不是在暗示一个人会被自己的肢体或眼睛控制。他强调的是,人不应该用自己的肢体去做得罪上帝的事,而应该“处死”自己的肢体,也就是把肢体当作已经从身上砍掉了一样。(参看西3:5)人绝不该让任何事物妨碍自己得到生命。

18:9

欣嫩谷 见太5:22的注释以及词语解释。

18:10

他们的天使 《希伯来语经卷》和《希腊语经卷》都让上帝的子民确信,耶和华手下隐形的天使大军会随时随地保护上帝的仆人。(王下6:15-17;诗34:7;91:11;徒5:19;来1:14)在圣经里,译作“天使”的原文的基本意思都是“使者”。(另见约1:51的注释)在本节经文中,耶稣谈到“这些卑微的人”(即他的门徒)和“他们的天使”,他的话并不意味着每个虔诚的基督徒都有一个专门的守护天使。尽管如此,天使会守护整个真基督徒团体,留意他们的需要,并且时刻关心基督的每一个门徒。(另见徒12:15的注释)

见我天父的面 又译“可以到我父亲面前”。因为灵体可以直接到上帝面前去,所以只有他们能见到上帝的面。(出33:20)

18:11

有些古抄本在这里有以下的话:“人子来,是要拯救迷失的人。”不过,最早期、最可靠的古抄本并没有这句话。路加在上帝的指引下写过一句类似的话。(路19:10)有些学者认为,一个早期的抄经士把路加福音的那句话抄在了这里。(另见附录A3)

18:14

我的 有些古抄本在这里写的是“你们的”。

18:15

弟兄 见太5:23的注释。

18:17

会众 摩西法典规定,审判官和其他官员要代表以色列会众审判人民。(申16:18)到了耶稣的时代,犯罪的人要到地方法庭受审,而这些法庭是由犹太人当中的长老组成的。(太5:22)后来,在每群基督徒会众里,上帝通过神圣力量委任负有职责的弟兄做审判的工作。(徒20:28;林前5:1-5,12,13;关于“会众”一词的意思,另见太16:18的注释以及词语解释)

外族人和收税人 除非必要,犹太人不会跟这些人来往。(参看徒10:28)

18:18

凡是你们……捆绑……解开 在这里,“捆绑”看来指“判定有罪”,“解开”看来指“判定无罪”。经文里用的代词是“你们”,这表明除了彼得以外,还会有其他人参与作出这类决定。(参看太16:19的注释)

已经捆绑……已经解开 在这里,这两个希腊语动词的形态非常特别,表明门徒作出每一个决定之前(“凡是你们……捆绑的”“凡是你们……解开的”),天上都已经作出了相关的决定。门徒的任何决定其实都是跟从天上的决定,而不是先于天上,而且根据的都是天上已经定下的原则。所以经文不是在说,地上作出决定之后,就会得到天上的支持或认可。经文的意思其实是,门徒会获得来自天上的指引。这一点也强调,为了确保地上的决定跟天上已经作出的决定一致,门徒必须得到这样的指引。(参看太16:19的注释)

18:22

77次 希腊语原文可以理解为“70加7”(77次),也可以理解为“70乘7”(490次)。在《七十子译本》中,同一个词组用来翻译创世记4:24里的希伯来语词组“77倍”,这表明“77次”这个理解是有根据的。无论哪一种理解是正确的,7这个数字重复以后,意思都相当于“无数次”。耶稣把彼得提出的7次改为77次,其实是在告诉门徒,不要任意为宽恕人定下一个限度。与此相反的是,《巴比伦塔木德》说:“如果有人犯了过错,第一、第二、第三次都可以宽恕,第四次就不可以宽恕了。”

18:24

6000万银元 直译“1万塔兰特”。重1万塔兰特的银子,价值相当于6000万个第纳流斯银币。1银元是一个普通工人1天的工资,因此6000万银元是一笔巨债,一个人要工作大约20万年才能还清。耶稣在这里显然用了夸张的说法,表明这笔债是不可能还清的。(另见太18:28的注释、词语解释“塔兰特”以及附录B14)

18:26

下拜 又译“表示敬意”。希腊语动词pro·sky·neʹo如果用来指崇拜某个神明,就译作“崇拜”。在这里,这个词指的是奴隶向有权管辖自己的人表示尊重和服从。(另见太2:2;8:2的注释)

18:27

把他的债取消了 取消,又译“宽恕”。“债”可以用来比喻“罪”。(另见太6:12的注释)

18:28

100银元 直译“100第纳流斯”。虽然100银元跟6000万银元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其实也不是个小数目,因为这是一个工人100天的工资。(另见附录B14)

18:32

把你所有的债都取消了 取消,又译“宽恕”。(另见太6:12的注释)

18:34

狱吏 译作“狱吏”的希腊语词ba·sa·ni·stesʹ的基本意思是“施刑的人”,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常常用酷刑折磨囚犯。后来这个词泛指所有在监狱里看管囚犯的人,原因看来是监禁本身就被视为一种折磨,无论是否涉及酷刑。(另见太8:29的注释)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