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
第6章注释
家乡 见太13:54的注释。
木匠 耶稣既被称为“木匠”也被称为“木匠的儿子”,这让我们大概了解到,耶稣从12岁(圣经记载了他那一年去圣殿时发生的事)到开始传道职务之间的生活是怎样的。(另见太13:55的注释)马太和马可的记载是互相补充、和谐一致的。
马利亚的儿子 这是圣经唯一一次这样称呼耶稣。当时没有人提到约瑟,这表明约瑟可能已经去世了。还有一件事也支持这个推论,就是耶稣请约翰在他死后照顾他的母亲马利亚。(约19:26,27)
雅各 见太13:55的注释。
犹大 见太13:55的注释。
哥哥 直译“兄弟”。在圣经里,希腊语词a·del·phosʹ可以指有相同信仰的人,但在这里指耶稣跟同母异父的弟弟之间的关系,他的这些弟弟是约瑟和马利亚后来生的。有些人相信马利亚在生下耶稣之后继续保持处女之身,他们声称a·del·phosʹ在这里指的是表兄弟或堂兄弟。可是,《希腊语经卷》提到表兄弟或堂兄弟时,使用的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词(希腊语词a·ne·psi·osʹ,出现在歌罗西书4:10)。此外,路加福音21:16用了两个不同的希腊语词a·del·phosʹ和syg·ge·nesʹ分别去指“兄弟”和“亲戚”。这些例子说明,在《希腊语经卷》里,表示亲属关系的词的用法并不是宽泛笼统的。
就没有在那里施行什么奇迹了 “没有”,直译“不能”。耶稣没有施行很多奇迹,不是因为缺乏力量,而是因为情况不合适。拿撒勒的人缺乏信心,所以耶稣没有在那里施行很多奇迹。(太13:58)来自上帝的力量绝不该浪费在这种持怀疑态度、不肯接受真理的人身上。(参看太10:14;路16:29-31)
他们不信,这使耶稣很惊讶 耶稣看到他“本乡”的人不接纳他时非常惊讶。在福音书的执笔者中,只有马可提到他的这种感觉。(太13:57,58;另见“马可福音简介”)这里译作“很惊讶”的希腊语词thau·ma′zo,常常用来描述人们对耶稣的奇迹和教导的反应。(可5:20;15:5)不过,这个词有两次描述的是耶稣的反应:一次是形容他看到一个军官显出极大的信心时感到惊讶(太8:10;路7:9),另一次是在这里,形容耶稣看到拿撒勒人缺乏信心时既惊讶又失望的感觉。
周游各村,到处教导人 耶稣开始了在加利利的第三次传道旅程。(太9:35;路9:1)这里译作“周游”的希腊语词,字面意思是“一个圆圈”。这可能暗示耶稣走遍了整个地区,而且根据一些学者的看法,他最终回到了开始的地方。耶稣传道职务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施行教导。(另见太4:23的注释)
要住在那里,直到离开那个地方 耶稣在这里告诉使徒,他们到了一个城镇后,哪一家愿意款待他们,他们就该住在哪一家。后来,耶稣给了70个门徒同样的指示,吩咐他们“不要从一家到另一家搬来搬去”。(路10:1-7)如果他们不追求更舒适的环境或更多的物质享受,不因此而搬来搬去,就能表明跟他们的传道使命相比,这些东西都是次要的。
抖落脚上的泥土 门徒做出这个举动是要表示,当那个地方受上帝惩罚时,他们不承担任何责任。马太福音10:14和路加福音9:5也有类似的说法。马可和路加还补充了一句话,即“表明他们已经受到警告”(又译“指证他们的不是”)。保罗和巴拿巴在皮西迪亚的安提阿就按照这个指示做了。(徒13:51)保罗在哥林多也做出类似的举动,他“抖抖衣服”,接着解释说:“你们如果灭亡,就要自己承担血债,我是清白的。”(徒18:6)这些举动对门徒来说可能并不陌生。那时候,恪守宗教信仰的犹太人觉得外族人地区的尘土都是不洁的,所以当他们从这些地区回到犹太人的地区前,会先抖落脚上的尘土。不过,耶稣给门徒这些指示时,想要表达的显然是不同的意思。
用油抹了许多病人 这个动作有象征意义。一般认为,油具有治疗的功效。(参看路10:34)尽管如此,这些病人之所以能被“治好”,并不是因为油本身的功效,而是因为上帝的神圣力量发挥了神奇的作用。(路9:1,6)
希律王 指大希律王的儿子希律·安提帕。(另见词语解释“希律”)他管治的地区包括加利利和比利阿。马太和路加使用了他的罗马官方头衔“分封侯”。(另见太14:1;路3:1的注释)不过,一般人都称希律·安提帕为“王”。马太用过这个头衔一次,马可则只用这个头衔来称呼他。(太14:9;可6:22,25-27)
有人说 直译“他们说”。有些抄本写的是“他说”。
施浸者 见可1:4的注释。
希律娶了哥哥腓力的妻子希罗底 见太14:3的注释。
逮捕约翰,捆绑后关在监牢里 见太14:3的注释。
知道约翰是正义圣洁的人 希律·安提帕喜欢听约翰讲话,也一直保护他,因为知道他是个既正义又圣洁的人。尽管希律“惧怕他”,但由于害怕在宾客面前丢脸,也由于缺乏信心,希律还是在别人的摆布下杀死了约翰。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斯说,施浸者约翰是“一个好人”。
希律生日 这个生日宴会举行的地点,很可能是希律·安提帕位于加利利海西岸的提比里亚的住所。这样推测的一个理由是,马可说参加宴会的宾客包括“加利利的显要人物”。(另见太14:3,6的注释)圣经只有两次提到有人庆祝生日。一次就是这里记载的希律·安提帕的生日,宴会期间约翰被斩首。另一次是一个埃及法老的生日,那时法老的御膳总管被处决。(创40:18-22)这两段记载的共同点是:两次都大摆宴席,两次都有人被处决。
将军 希腊语是khi·liʹar·khos(千夫长),字面意思是“统管一千个士兵的人”,指的是罗马军队里的保民官。罗马军队的每个军团有六个保民官。不过,每个军团并不会划分为六个支队,而是整个军团每两个月由其中两个保民官轮流统领。这些军官拥有很大的权力,包括提名和任命百夫长。同一个希腊语词也可以泛指级别较高的军官。由于这些高官在场,希律觉得不得不履行誓言,最终下令砍了施浸者约翰的头。
希罗底的女儿 圣经没有提到她的名字,但约瑟夫斯的著作说她叫撒罗米(莎乐美)。她是希律·腓力的女儿,也是希罗底唯一的孩子。后来,希律·安提帕娶了同父异母的兄弟希律·腓力的妻子希罗底,这样的结合相当于通奸。
施浸者 见可1:4的注释。
发了誓 这里的希腊语原文显示,希律发了不止一个誓。这个细节表明,希律可能为了强调自己会信守承诺而对希罗底的女儿发了好几个誓。(可6:23;另见太14:9的注释)
侍卫 希腊语是spe·kou·laʹtor,源自一个拉丁语词(speculator)。这个词可以指侍卫、信使,有时也可以指行刑者。《希腊语经卷》中有大约30个源自拉丁语的希腊语词,大多出现在马可福音和马太福音里,这些词跟军事、司法、钱币、日常生活有关。一般认为,马可福音的写作地点是罗马,写作对象主要是非犹太人,特别是罗马人。马可使用这些外来词的次数超过其他任何圣经执笔者,这进一步支持了这个说法。(另见约19:20的注释)
墓穴 又译“纪念墓”。(另见词语解释“纪念墓”)
怜悯 又译“同情”。(另见太9:36的注释)
你们拿点东西给他们吃吧 在耶稣施行的奇迹中,只有这一个是四本福音书都有记载的。(太14:15-21;可6:35-44;路9:10-17;约6:1-13)
鱼 见太14:17的注释。
把饼掰开 圣经时代的饼通常会做成扁平的形状,烘烤后有点硬。因此,把饼掰开来吃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太14:19;15:36;26:26;可8:6;路9:16)
篮子 这里指的可能是一种小型编织篮,有一条绳子做提手,方便人外出时携带。这种篮子的容量约为7.5升。(另见可8:19,20的注释)
男人有5000 在耶稣施行的奇迹中,唯独这一个是四本福音书都有记载的(太14:15-21;可6:35-44;路9:10-17;约6:1-13),但只有马太提到在场的还有妇女和小孩。当时因耶稣施行奇迹而得到食物的人数,可能超过1万5000。
天快亮 直译“第四更”,也就是大约凌晨3点到6点接近日出的时候。(另见太14:25的注释)
看起来却好像要 又译“想要”。这里的意思显然是,从门徒的角度来看,耶稣当时似乎要从他们旁边经过。
他们还没有明白分饼奇迹的意义 差不多几个小时前,门徒刚刚看到了耶稣施行的分饼奇迹。那件事清楚表明,耶稣靠着神圣力量有了多么大的能力。但门徒并没有明白分饼奇迹的意义。结果,当他们看到耶稣走在水面上并平息风暴时,都感到非常惊讶。他们一开始甚至以为,耶稣在海上行走只是一个“幻象”,并不是真实发生的事。(可6:49)
革尼撒勒 见太14:34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