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2 1/8 12-14页
  • 海底世界的奇观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海底世界的奇观
  • 警醒!1972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珊瑚礁
  • 珊瑚的种类
  • 珊瑚礁之主
  • 大堡礁之游
    警醒!1992年
  • 海中的建筑材料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4年
  • 濒于灭绝的珊瑚
    警醒!1996年
  • 世界自然遗产——伯利兹堡礁
    警醒!200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2
《警》72 1/8 12-14页

海底世界的奇观

《儆醒!》杂志驻利华德群岛通讯员报导

背着氧气筒或仅是戴着面罩和鳍靴,世界各地的人正在海底世界寻幽探胜。让别人去月球或计划进一步的太空探测好了;受海底魅力所吸引的人却宁愿探测我们这颗行星上那极少为人所知的地带。海底的生物及其活动自有其独特的迷人之处。那沉默的世界与地面上熙攘喧嚣的生活形成一个令人舒畅的对照。

海底探险无需牵涉到残杀海中的生物。这样行也具有良好而切合实际的目的。海洋学家留意到海底耕种具有极大的可能性,并提议以之作为解决世界粮食难题的一部分方法。植物学和生物学的研究者也对海底的动植物深感兴趣。其他的人则被海中充满的美丽、色彩和千百万种形态美妙的生物所吸引。

海底探险的地点以热带海为最佳,因为那里的水温不太冷而宜于作较长时间的潜水。珊瑚海水的清澈明净也使探险家认为是最佳地点。

珊瑚礁

何以珊瑚海特别引人入胜呢?珊瑚最宜于在流动的水中繁殖,因为水流的不息可以供应大量微小的浮游生物供珊瑚作食物,而环绕着珊瑚则有最多种类的海中生物栖息。小动物应在珊瑚礁的无数孔穴里寻求庇护,而较大的动物又不断地在邻近游弋,希望拦截到一些粗心大意、游得太远的小动物。

珊瑚礁是什么呢?它看来好像多孔的岩石。可是它的组成却与岩石绝不相同。事实上,珊瑚的组成是无数微小海中生物历代建造的成果。这些动物与人所熟知的水母和海白头翁同类;它们称为水螅,形状颇像水母,身体柔软作圆筒形。它们的一端系在珊瑚殖民地上(即上一代所留下的家),另一端便是动物的口。口在夜晚张开,伸出微小的触须攫取浮上水面的浮游生物为食。每个水螅在身体四周建有一个保护层,好像个人的寓所一般,由本身外皮所分泌的碳酸钙组成。这些水螅、日间躲在自己的家中休息。

由于无数的细小建筑家并肩工作向着太阳建筑,年复一年,世纪复世纪,礁遂成为今日的形状。海底植物在此生根,海草在此停泊,海绵和藻类——均一同分担凝固支架的工作。结果便形成了珊瑚礁,时常被人称为“海底的楼宇”。

珊瑚礁通常位于沿岸有阳光温暖深深穿透的浅水处。原因之一看来是在每个水螅体内存有一种微小的植物大大有助于它的消化作用,它们也像其他植物一样要倚靠光合作用。没有阳光则这些植物便会死去,水螅也随之而死。

珊瑚礁虽然建筑得坚固耐久,也有种种力量可以将其破坏,例如暴风便时常冲倒数以吨计的礁岩,使之像火柴木一般在礁顶飘来飘去。

珊瑚的种类

有些珊瑚虽然也聚居一起,却没有筑成礁石。例如鹿角礁长得像巨型树技,有些长至十五至二十尺长,底部粗达二尺。脑珊瑚长成各种大小的岩石形状,花纹很像脑的折皱。它们在接近珊瑚礁的潮湖中生长。

还有一种刺珊瑚则是潜水人的大敌,、因为它会刺伤任何行得太近的动物而使其十分痛苦。另一种珊瑚的形状看来极似生菜。柔软珊瑚则与造礁珊瑚大不相同,其中包括颜色鲜艳的星珊瑚,有些仅是松软的团状物,伸出像海绵般的柔软指枝,还有些看上去像个大碟子,直径大至六至八尺,其中的水螅排成同心圆状。

珊瑚礁之主

虽然珊瑚水螅是杰出的建筑家,你却必须承认鱼才真正是礁石的主人。它们在其中觅食嬉游及躲避海中更大的掠夺者。礁中居民有各种形状、大小、颜色和特异标志。看见它们遨游于五颜六色的珊瑚之间,这令人不禁联想到颜色美丽的热带雀鸟和蝴蝶穿插于一个花园中。它们有红、绿、黄、蓝及各种深浅相间的颜色,在巉岩般的珊瑚中鱼要游得急和停得快。机警和迅速的行动是必需的。为了这缘故,礁中居民多数体格细小。

在近礁的沙床处,细小的黄头牙床鱼也许正在用牙床掘着洞。所掘的洞仅有几寸深。可以作为隐身之所。一有危险,它们就躲进洞里,这种洞通常铺着小心选择的鹅卵石。一群群颜色美丽的天使鱼和热带鱼游来游去。在礁面,蓝色的鹦鹉鱼用鸟喙一般的嘴啄开一块块珊瑚以享受其中美味的水螅。

礁下深处的角落和裂缝里或往昔沉没的破船中堆着的压舱石间也许正躲藏者礁中最可畏的居民——六尺长的鲸海鳗和它的近亲,三尺长的斑点海鳗。两者都有锐利的牙齿,人若不慎将手指或足趾乱放便可能被它们咬去。在礁外深水之处潜藏着更巨大的掠夺者正虎视耽耽地伺机攫取美食。这些掠夺者包括双髻鲨、白嘴鲨、黄鲨和长达六尺的大梭鱼等。

梭鱼力大而迅速,对食物选择甚苛。由于很少向人袭击,它们有时被人认为驯良。它们通常仅杀自己想吃的动物,看来既不浪费也不故意残杀。

礁外的大鱼固然为海底世界的游客带来若干难题。近处的危险也不可忽视。例如,普通的海胆是一种掘洞藏身的蓟形动物,具有锐利的脆脊;人若难过,它的脊骨便会穿破泳者的皮肤而刺入肉中。它们极难取出,而且伤口会迅速受病菌传染。

另一种危险生物是刺人的水母。它们有深蓝色、棕色和黄色的,样子看起来不足畏惧。可是有许多却能刺痛人。最毒的一种称为葡萄牙战舰。它浮在水面上,悬摆着长长的有毒触须,一经触着便会被刺得极其痛苦,有少数例证甚至使人死亡。

我们可以顺带提及水螅,珊瑚礁的细小建筑家,所面对的一种危险。多刺的星鱼通常尽量搜寻和吞吃水螅。太平洋区的星鱼看来正在经历一场“人口爆炸”,因此一礁复一礁里的水螅都被搜挖一空,以致沦为长满海藻的海底坟墓和死寂的废墟。

海底世界有其多姿多彩、危险与独特的魅力,正如陆上世界一样。珊瑚礁探访者在这寂静的世界中所见的一切,使他无法不对万物创造者肃然起敬;他在起初下令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创世记1:20。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