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美“族人——古今如常吗?
《儆醒!》杂志驻瑞典通讯员报导
你若察看一下地图上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便会留意到它粗看起来像只跳跃的雄狮。“狮”头是挪威的南部。“狮”的后半部,包括狮尾,则是高高在上的北极圈。从北极圈之北及沿着瑞典-挪威边界两旁的山区舌形地带伸展到北极圈之南300哩(480公里)左右,便是拉布兰人的领域。
拉布兰人自称为‘常美’族。拉布兰和常美这两个名字在瑞典同样普遍。
在来自南方的游客眼中,这片峰峦起伏、气候严寒的拉布兰地域看来是无法安居的地方。可是远在西历纪元之前,有一个民族前来这里,勇敢地与饥饿及寒冷抗争而挣扎图存——并且成功了!
今日这里住着35,000个拉布兰人,他们甚至乐于在此久居。有几千人仍然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赶着大群驯鹿从森林中的冬天牧地迁移至山区和狭湾附近风景优美的夏天草场。
有史以来一切如“常”
常美族的一项特出事实便是生活方式自从有史以来没有多大改变。罗马历史家泰西特斯早在公元98年所描述的常美族人特色至今仍然可见。
泰西特斯描述这族人没有财产、穿着兽皮、睡在以树枝作成的茅屋中,以狩猎为生。
后来在第六世纪,另一位作家更详细地描述这族人与动物一起,过着与动物无异的生活,而且也不饮酒。两世纪后另一位历史家写及他们善于在雪封的荒野中驾着“曲板”往来奔走。他并且说他们与像鹿般的动物保持密切关系,穿着及膝的兽皮紧身上衣,住在冬夏皆雪的奇境中。大约在公元1200年,一位年代志的编者叙述常美族人带着屋子到处流浪,并且精于巫术。
长久以来,诸如此类的报导使人对拉布兰人大感兴趣。古代所描述的许多细节今日仍存于常美族人的生活和习俗中。让我们就近察看一下这个民族吧。
“常美”族的住所
现代的拉布兰人很可能在称为喀他的传统屋子中出生;这是一种与账蓬相似的奇异茅屋。正如历史指出,拉布兰人一向都采用这种活动房屋。‘喀他’可以在任何适合的土地上支搭起来,只要‘常美’家庭喜欢和驯鹿群在那里暂作居停便行。‘喀他’的材料通常用雪橇携带。茅屋不须一小时便技巧地支搭起来了。茅屋用木棒为骨干而作圆锥形,内面的地板是圆的,屋顶有孔可作烟囟和透气。然后在屋的骨干铺上泥煤或自制的帆布。
你若从那又低又狭的门口进去参观一下,你会看到什么呢?地面铺着桦树小枝作为双重地板的垫子,其上铺着多块驯鹿皮作地毯,日间可以坐,晚上则作睡床。中央有一个石子砌的火炉。内部陈设简单,可是炊烟混和着干鹿肉、咖啡和桦树枝的气味,使人油然发生温暖和舒适之感。
在你坐下之前,你当知道‘常美’家庭各分子都在火炉旁有其固定的座位。主妇通常坐在‘喀他’的最后边,丈夫坐在她身旁,孩子们坐近门口的一方。‘喀他’的其他一方则留给长成的儿女、仆人和宾客。你可能被邀坐在这一边。
“常美”族的起源
你若向那短小精悍、饱历风霜的主人问及他的祖先来自何方,他可能摇头耸肩,告诉你这是个奥秘。可是许多人相信他们来自东方,跋涉幅员广大的亚洲,经过俄国,最后到达北欧的北极圈荒地。他们的言语,拉布兰语,和芬兰语相近。有人认为他们是源于芬兰的居民。
与古代历史家所说的一致,你的主人会告诉你他的祖先以渔猎为生。此地有的是驯鹿、熊、狐狸、狼獾和野鸟。湖泊河流充斥着鳟鱼和鲑鱼。驯鹿本来是野兽,但后来拉布兰人知道它们性喜群居,于是将其聚集成群来驯养。
“常美”族的生计——驯鹿
借着豢养驯鹿,拉布兰人的肉食、乳类和衣裳供应均不虞匿乏。驯鹿本是一项天然资产,后来却成为‘常美’族人最有价值的财产和资本,甚至在今日亦然。他们的财产不是以金钱,而是以拥有的驯鹿数目计算。富裕的拉布兰人通常拥有千头驯鹿或以上。由于在生活上的需求不多,因此他们时常可以借着贩卖鹿肉和鹿皮或以角和骨所制的工具弋利而扩大鹿群。驯鹿的每一部分都有点用途。
因此拉布兰人对驯鹿依畀甚殷。他们甚至不得不追随鹿群迁役,因为鹿群一走动便很难挥之回头。这便是‘常美’族人仍然过着古老生活方式的原因——随着那不变的天然韵律,鹿群每年春天和夏天便走上山区产子,在深秋和冬天则返回森林和沿岸的牧地。
驯鹿以在雪地奔走迅速著名。它们更擅于游泳。当前往海岸的大迁徙发生时,你可以看到数以千计的驯鹿游过湖泊和狭湾。
为了追随鹿群横过旷野,拉布兰人利用一种较为快速的运输工具以捕他们那典型的短腿和小脚的不足。从古以来,他们一向使用年代志编者所谓的‘曲板’其实便是雪屐。有些权威甚至声称雪屐是“常美”族人所发明的。
另一种典型的运输工具是,‘培格’,即独木舟型的小雪橇,只供一人乘坐,用驯鹿拖着。驯鹿是很好的拖车动物,能在雪盖的山间上奔走长途。
“常美”族的衣服
现在让我们看看‘常美’族的典型服装。北极地带的衣服必须温暖和实用。由于对驯鹿的依畀,拉布兰人的衣服以驯鹿皮为主,夏天穿去毛的硝皮,冬天穿特别温暖的毛皮。驯鹿皮的毛皮层充满空气,是世上最温暖的衣服之一,拉布兰人世代相沿都穿此种服装。
定居下来的拉布兰人虽已相当普遍地采用现代的制成服装,但你仍然会发现游牧的拉布兰人穿着传统的华服,那深红、浅黄、草绿和彩蓝的颜色与纯白的雪色互相辉映、悦目非常。在拉布兰全境,男女的传统服装的样式大致相同。
你喜欢试穿一下‘常美’族的服装吗?若然你便要穿上硝皮裤子,驯鹿毛皮的绑腿直拉到双膝以上,足趾翘起的毛靴用深红色的踝绳绑着,上身穿蓝布紧身或里衣,衣上有红、黄色的绣花,装饰华丽的蓝布帽子——女人戴的是红色小软帽——再加上腰带便穿着整齐了。若有特别场合,则系上精制的皮腰带,其上镶着许多小银块。腰带上系着一把可以作多种用途的长刀,包括铲去雪撬底下的雪、宰鹿和吃东西在内。
“常美”族的食物
虽然驯鹿是草食动物,冬天只吃青苔、夏天则吃绿茎和青草,游牧的‘常美’族人却是肉食者。由于在冰冻的地面无法耕作以种植谷物和果菜,他们遂以鱼、肉为生。那里的冬季长达九个月,因此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冷藏难题;再者,他们也懂得以风干或盐腌法来保存鱼、肉。
他们若邀请你用膳,你会发现他们先奉上一两杯极浓的咖啡。你会留意到‘常美’族妇人煮咖啡的方法是将雪块放入壶里,在火上烧溶。在沸水里加点盐,然后放入手磨的咖啡。
咖啡喝完后,你会享受到一杯滚热的肉汤;肉汤是将生鹿肉和骨放入雪水里,在以炼子从屋顶吊到火上的铁锅里煮的。喝完肉汤之后,女主人可能请你用手指从锅里取点肉块,就此拿着来吃。
用膳完毕,随着的节目可能是静静地谈话,在言谈之间往往有长久的静默。‘常美’族人不爱高谈阔论,反之他们喜欢静听。他们不是交际能手。没有人玩乐器。拉布兰人若是心情开朗,便会引吭而歌;他们将唱歌称为‘唷卡’。曲调很别致,是拉布兰人特有的歌曲,虽然全曲仅由四或五个单音构成,但有很好的旋律。歌词大多数是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可以表达唱曲者的深挚感情。
“常美”族的宗教
拉布兰人宗教观念甚深,在信仰方面会几经改变。他们一向相信一种称为黄教的巫术。巫医或黄教僧以击鼓来预言将来。魔术鼓的用法是以一个环附着一个角尖或其他东西的“指针”,看它停在鼓皮上所画的那一个象征上。这其实是“灵应盘”的一种。
他们对异教神祇如此坚信,以致虽然久已在名义上成为基督徒,却仍然敬奉着异教的神祇。十七世纪末叶,一位名叫史格法拉斯的学者报导拉布兰人“将他们自己的假神与上帝及基督同列,作同等的尊敬和崇拜,好像上帝与魔鬼同意分享敬拜似的。”
他们过了很久才完全停止献祭与木石偶像所代表的异教神祇。仅在近年来他们才不在祭坛上烧火,但今日我们还可以看到‘常美’族人当中的迷信残迹。
过去数十年来,耶和华见证人将上帝王国的真理传至拉布兰人当中,但直至现在仅有极少的人信奉真理。
虽然‘常美’族人在今日与南方的现代工业社会发生密切接触而采用若干现代科技的发明品,他们仍保存自己的特色、言语、思想和行动。不但如此,他们喜欢保存这些古风。他们喜欢别具一格,在基本上毫不改变;不错,‘常美’据的确古今如常。
[第24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大西洋
北极圈
挪威
瑞典
芬兰
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