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何以发生电力危机?
一切动力都有一个来源。例如,马的力来自贮于它所食的植物中的化学能。植物是肌肉力的来源,无论是人或动物的肌肉力。
在本世纪之前,人类在完成工作方面对肌肉力倚靠极殷,不论是人本身或动物的肌肉。同时,人类也燃烧植物——木材——以放出其中的能来用。近至1870年,人所需的动力,如开动初期的蒸汽机、汽船和铁路机器等,仍大部分由木所放出的能量所供应。
化石燃料的使用
可是,随着工业进步,人需要更多的动力以开动新发明的机器。久已在地里埋藏的燃料遂开始被人运用。煤的采掘和运用大量增加。到1910年,人类需用的动力有四份之三以煤为能量来源。
在1859年左右,人开始大量运用另一种化石燃料,开采石油就在那年宣告成功。今日石油的主要用途是供应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的动力。现时仅在美国一地,平均每日便要用六亿四千六百万加仑石油(煤油)!
在较近时候,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地下埋藏的天然瓦斯已被采用。美国敷设了800,000哩(128万公里)的地下瓦斯管道网,长度达油管网的四倍。家庭主妇所用的煮食煤气可能是从数百哩外的瓦斯埋藏地源而来的。
今日美国需用的动力有百分之95以上是化石燃料所供给的。在1970年,该国所需的全部动力有百分之43来自石油,百分之33来自天然瓦斯,煤占了百分之20左右。其余的动力由水力发电设备供应。对化石燃料的倚赖遂成了电力危机的根源。
危机
1972年三月十九日的《纽约时报》解释说:“危机已隐约可见,因为我们的能量来源——煤、石油和天然瓦斯——已开始日趋枯竭,而世界各地对这些资源的需求的急剧增加比美国更甚。”
倘若这些能量资源突然枯竭,那会有什么事发生呢?人类现时的工业化生活方式便无法继续下去了!汽车、公共汽车、火车和飞机都停了下来。大多数的电灯、电视、冰箱及其他电器用具都停止开动。这便是危机的所在。
可是化石燃料真的“开始枯竭”了吗?有人认为它们是用之不竭的——最低限度还有数千年可用。真相究竟如何呢?
迅速减少
人对动力的需求增加得比预期的更为迅速。化石燃料正以惊人的速度被人消耗。世界平均每日从地下探出大约二十亿加仑的石油!1970年的采油量比上一年增加了百分之9.5。倘若增长率继续下去,十年后石油的运用便要多一倍以上。西欧的石油消耗在过去十年内实际增加了两倍。关于化石燃料的急切需求,前年十二月的《科学文摘》说:
“据1968年的估计,人类有史以来所用的石油量有一半是在这年以前的十二年内采出的,由此可见这些重要原料的世界贮藏量消耗得多么快。事实上,世界所消耗的化石燃料大部分均发生于过去二十五年间。”
这种消耗率像滚雪球般以出人意外的速度增加。例如,美国电力消耗量每十年增加一倍。这意味到,正如1971年九月的《美国科学》杂志评论说:“今后十年美国的电力生产量将等于电气时代开始至今的总产量。”每十年消耗量增加一倍的确可以导致惊人的后果。
虽然没有人知道还有多少煤、石油和瓦斯埋在地下,为了作一个比喻说明,我们试假定至今为止,人类用了全部埋藏量的百分之5。倘若以每十年增加一倍的比率消耗下去,则地球所有的化石燃料在四十年后便用完了!
“开始枯竭”
地球的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比率使许多人大吃一惊。有些专家声称燃料的枯竭仅是‘稍超过一个世代之后’的事。美国科学院在向美总统所作的1969年报告中预言:“还有五十年左右我们便会用完世界所蕴藏的煤油和天然瓦斯的大部分。”
可是,四年前所作的这项预言很可能过于乐观。天然瓦斯的供应已经逐渐枯竭了。联邦电力委员会在昨年二月的职员报告书中指出前年“已是燃料不足的显著转捩点——天然瓦斯工业成长的时代将因供应问题而告终。”报告的结论说:“弥补不足的担子会落在其他燃料之上。”
美国的石油供应也日趋短缺。该国有四份之一以上的石油是输入的——平均每日的一亿六千四百万加仑。但根据美国内政部报告,到1980年输入量便需增加一倍。
依靠外国石油
虽然在阿拉斯加已发现石油,但地球上已知的石油资源大多数在外国,特别是中东。因此美国内政部副部长杜尔说,“为了弥补石油的不足,这个国家不得不随着石油走——不论非洲或中东。”
但各国愈来愈倚靠中东石油只会使动力危机日益恶化而己,正如《纽约时报》在1971年十二月七日指出:
“美国公共事业委员会声称,‘目前的政治现实’,包括‘持续不息的以-阿纷争’,己使美国电力设备愈来愈受石油供应所威胁。石油供应差不多完全是输入的。”
迈阿密的《先驱报》报导说:“中东的石油是如此重要,以致美国甘愿冒核子战争之险来加以保护。”不错,今日各国宁愿冒战争危险以取得石油,以求使工业能继续下去,及使汽车行走,电视机开动和电灯放光。
可是为什么不以煤来代替石油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呢?据报美国还有大量的煤。
可用的煤很丰富吗?
难题却是,大部分的煤都含有适量的硫磺,以致不符合现行的环境标准。现在有愈来愈多城市立法禁止燃烧硫磺含量超过百分之一的煤。因此以较少染污的燃料,如石油和天然瓦斯,来代替煤作为发电厂燃料的社区日益增多。事实与许多人的想法正相反,人不能仅凭知识便从煤或石油中除去硫磺染污物质。美国总统尼克森在1971年六月四日的能量咨文中解释说:
“我们的清洁能量计划的主要障碍是事实上我们现在燃烧煤或石油时无法避免将硫磺排进空气中。我们需要新的技术,在硫磺喷入空气之前先将其除去。”
诚然,有些煤的硫磺含量较少。但这些煤很可能接近地面而仅能用露天采掘方法开采。而露天采掘对土地的损坏已使许多地方立法严禁。
在另一方面,深藏地中的煤开采起来既困难又昂贵,而且硫磺含量颇高。例如大西洋李察斐特公司总裁伯烈素评论说:“其实煤——最低限度在目前——有供不应求之势,尽管我们操有大量资源。”
左右为难
人类正面临一种真正为难的情势。今日的工业化社会需要大量动力去经营。可是燃料供应却日渐枯竭,特别以较少染污物质的燃料为然。倘若使用就地取材的燃料,人便会逐渐受染污所毒害。若不加以使用,则现代的工业化社会将会因缺乏动力而逐渐死去。
人类显然不惜冒险以求维持目前那种消耗巨量动力的工业化生活方式。例如美总统尼克森的前任能量顾问斐理文一方面承认化石燃料短缺的严重性,但却同时评论说:
“能量资源枯竭本身并不是难题的症结所在。……在今后二十年间所喷出的一氧化碳、微粒物质和其他潜在染污物的数量会庞大到使我们的环境有发生基本变化的可能。”
环境显然需要改变,并且这项改变必须很快来临。现行的发电工具需要变更。这是一般人所公认的。事实上,有关当局显然已决定用什么去代替——便是核子动力。美国已差不多作了最后决定要如此行。
可是核子动力安全吗?这种选择是否明智呢?核子能如何发电呢?这些问题将留待下期讨论。
[第17页的图片]
我们的主要动力枯竭了!
真是一筹莫展!
现在的危机会发展到这种程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