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5 9/8 17-19页
  • 登月飞行怎么了?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登月飞行怎么了?
  • 警醒!1975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失望的原因
  • 不受欢迎
  • 较为现实
  • 有人太空飞行何所适从?
    警醒!1973
  • 月球——有什么发现?
    警醒!1974
  • 月亮
    洞悉圣经(下册)
  • 为什么要作太空探险?
    警醒!1974
查看更多
警醒!1975
《警》75 9/8 17-19页

登月飞行怎么了?

在1969年七月二十日,普世亿万的人均紧紧注视着电视机。他们从电视观看一项惊人的伟举发生——第一个人踏足在月球上。

当美国太空人在月球表面着陆之际,他声称“人类”己“踏进了一大步”。各处人士的兴奋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有人认为此举已打开了进入太空之路。他们谈及飞往其他行星,甚至从事“星际的”有人飞行。

可是美国的六次登月飞行已在三年后的1972年结束;从此便声沉影寂。现时并没有其他登月计划。有的仅是1975年美-苏联合环绕地球轨道飞行,美国太空人在“太空交通车”完成之前并不打算再进入太空,而“太空交通车”计划却要在1980年才完成。

月球登陆虽曾一度激发人们的幻想,但情形己今非昔比。大多数人已不再起劲地谈论月球殖民地,月球旅程所发现的重要事物或带回更多的“月球岩石”。反之,大多数人对月球探险的兴趣看来已消失无遗了。

事情究竟怎样了?何以美国不再计划登陆月球?何以大众对这件事如此不感兴趣?

失望的原因

诚然,登月飞行的确是惊人的成就。能够登陆月球是人类历史上的伟举。再者,这使人能够从月球和太阳系的其他部分获得更多知识。有些知识是可以用在工业上的。

但许多人认为花费亿万美元送几个人去月球是一件本大利少的事。他们认为对太阳系获得的额外知识和造益工业的知识可以从花钱较少的无人太空探测获取。有人甚至感到将金钱、脑力和劳力用于地球的其他科学或工业计划上会好得多。

仅是太阳神的登月旅程便耗去200亿美元以上。其他“太空”探险的费用更大。既然人类当中存有这么多的贫穷、饥饿、短缺和其他难题,政府却花费这么巨量的金钱去从事他们认为很少实际利益的事业,人们的失望是可想而知的。大多数人觉得政府若悭吝这笔钱而将税款退还一部分给民众,他们无疑会快乐得多!

这种失望已受到普遍承认。当“太空实验室第三号”在1973年末载着三个人环绕地球飞行八十四天之际,《纽约时报》评论说:

“经过16年的太空飞行之后,一连多周有人每93分钟环绕地球一次这件事实很少为人注意……

“自阿姆斯壮在‘月球踏进一小步,人类踏进一大步’之后不过四年半,已经甚少人为了不再有人登月而抱怨。”

《时报》论及“每艘新太空船升空,人们的反应均十分冷淡。”专栏作家柏加评论说:

“在甘乃迪角观看那些无休止的倒数看来已变成毫无意义。

“且以前往月球为例。我们所有人都知道科学家们对于从月球拿回的岩石、尘土和什么东西都大感兴奋,但我们却不应掩饰我们这些不是科学家的人的反应。

“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登月飞行,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有一种不愉快的冲动去想道,‘于我何干?’

“有几个人已经顺利地去过月球,他们抵达之后除了步行十四哩路之外无事可做。这件事在怀俄明州也可以同样行,不但费用较廉,而且风景较佳。

“这件事固然是奇妙的,但它其实并没有为我们大多数人打开任何机会,而且我们也看不出这会对人类的命运有什么改善之处。”

同时,更加明显的是,既然将几个人送离地球也需要这么大的努力,普通人在一生中自然没有希望去太空旅行。离开地球前往月球或任何其他地方是没有廉价机票的。事实上,现时在地球上旅行也很难买到廉价机票!

更加令人失望的是登陆月球所得的结果。例如,科学家们希望从六次登陆月球所带回来的逾800磅月石会在决定月球的起源方面有所贡献。但《纽约时报》报导说:

“首次登陆月球之前多年,科学家们对[月球起源]的种种学说发生了猛烈的争论,但这场论战并无任何结果。——

“人人都期望登陆月球可以立刻解决这场争论:我们显然以为一经发现月球是由什么物质所组成,便能够决定它来自什么地方。……

“这些希望并没有实现。月球岩石的分析显示月球的化学成分与地球不同,因此证明月球并非来自地球。但它也没有提示任何其他理论。

“月球的起头依然和太阳神计划之前一般是个奥秘。”

使科学家们失望的另一点是,月球证明并没有任何生物。它也没有暗示以前曾有生物存在。有些科学家以为月球会有助于支持关于生物起源的进化理论,但他们的希望已告幻灭了。

不受欢迎

何以有这么多人失去兴趣的另一理由是他们现时意识到太空飞行的不适已成为飞行者的一项重担。它并不是使人希望将其代替家庭舒适的东西。它的危险不但来自可能发生的意外、宇宙射线和陨星的撞击,同时也来自受困的状态和身、心、情绪所受的压力,这些都被认为不受欢迎的因素。

例如,离开地球重力场的长期失重状态对身心均是一项挑战。它使太空人的循环系统、肌肉、体液和身体机能发生不利的变化,同时使骨中的钙质枯竭。

在1964年,两名美国太空人环绕地球飞行四天之后,开始出现另一项不利的后果。医生们为重返地球的太空人被查身体时发现他们在环绕轨道时失血。另一次飞行之后所作的实验证实了这件事。在双子星5号的八日飞行中,两名太空人失去了百分之8的红血球——大约相当于半品脱的血液。随后的十四天飞行使两名太空人失去差不多一品脱的血!

同一现象也出现于较新近的太空实验室使命中,‘太空实验室’由几组太空人作了三次的环绕地球飞行。第一次飞行的队员失去了百分之15的红血球;第二队失去百分之12。第一队人大约失去百分之10的血浆;第二队人失去百份13。第三队人也患失血。

论到这点,阿特兰大的《宪法报》说:“不论原因何在,红血球、血浆和体液细胞的丧失乃是太空医学的一个严重奥秘。若说将来的有人太空飞行有赖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虽然有点夸张,但真理离此必不太远。”由于这件事,一位太空人说:“我不愿根据目前的知识作明日的火星旅行。”

太空飞行不但使人失血,返回地球的太空人要经过多周的时间才能恢复在飞行中所失的血。有一次,一位太空人经过四星期之后,身体才开始制造新的红血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也提出使大多数人对太空飞行不感兴趣的另一个难题:

“[太空实验室3号]的队员所遭遇的最令人困惑的难题之一是由饮料水中的气泡,无重状态和太空食物所共同促成的。

“当有人问到他们所面临最大卫生难题时,太空人波克尔解释说:‘我们要排泄许多气体。我不愿将这件事一笑置之,因为我认为一天排泄500次气体并不是好事。……唯一可以告慰的是每个人的排泄次数都不相上下。’”

较长的飞行,例如人们时常谈论的火星飞行,要需时两年,这自然会产生更严重的难题。因此《星期六评论/世界报》说:“美国太空航空总署的医生们警告,即使太空人在火星上或者做得不错,但在返回地球[重力场]时务要留心他的脚步。他若在着陆之后急于运用他那缺磷和缺氮的肌肉,即使跌了一交也会有使他那缺钙的骨骼折断的危险。”

较为现实

为了以上和其他种种原因,近来对于载人飞往月球或太空任何地方一事已出现较为现实的评估。目前有关方面已了解到人在太空所作的“进步”是极为有限的。不少科学家甚至认为登月飞行仅是‘虱子跳跃’而不是进入外太空的旅行。

目前人们也更加体会到在这个时候派人“前往遥远的恒星”是荒谬的。太阳系以外最近的恒星也是这么遥远,以致人花一生的时候也不能到达。即使能够,像太阳这么充满火焰气体的星球也会烧毁任何太空船。

倘若载人飞往月球或以外真的十分有用的话,各政府便会争先恐后去攫取利益了。可是这种情形却没有发生。冒险的热心无疑已经消退了。因此登月飞行虽然哄动一时,所耗费金钱之巨和所得实际利益之少已使政府和平民对此兴趣冷却了。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