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瓦希里——非洲的国际语言
《儆醒!》杂志驻萨尔通讯员报导
你懂得多少施瓦希里语吗?也许你曾听过“沙花利”这个字。你知道这个施瓦希里字是“旅行”的意思吗?
许多非洲人喜用施瓦希里语,因为它并不是某个部落的语言。非洲没有施瓦希里部落,因此这种语言有点中立性质。在非洲,部落主义是造成分裂的重大因素,施瓦希里语却可以使人团结。
不少非洲人除了本族语言之外还懂得施瓦希里语。同时,许多欧洲人、亚洲人和其他地方的人也为了这种语言被人广泛运用而学习它。甚至欧、美许多大学也开始教授这种语言。这种语言通行于中非和东非,那里的居民有五千万左右。
从萨迁西南部开始直至安哥拉边境,用施瓦希里语可以和罗安达族人通话。再向东行,可以和非洲另一大族巴鲁巴人交谈。继续东进,懂得施瓦希里语的人会发现他能与许多族人通话,如卢安达的华滋西族、坦桑尼亚的马西尔族和肯雅、乌干达、布伦第各族等。甚至远在北非的索马利亚,以及离此千哩以外的非洲南部桑比亚、马拉维和莫三鼻给,也可以遇见说施瓦希里语的人。
在坦桑尼亚和肯雅,懂得这种语言被认为是文职人员、移民、海外传教士和商人所不可或缺的。事实上,施瓦希里是坦桑尼亚的法定语言,而且可能不久在肯雅也会享有这种优越地位。
在萨迁南部,来自各个部落的非洲人多数从事矿场工作,他们聚居在大城市如卢彭巴布等。施瓦希里在当地成为共同语言,对团结很有帮助。现时他们的大多数儿女都将施瓦希里当作本族语言来学习。
施瓦希里在商业上特别担任重要角色,使往来各地的人可以彼此进行贸易。例如,不懂当地法定语言的希腊和亚洲商人——东非多国以英文,中非大多数国家以法文为法定语言——往往依靠施瓦希里语从事业务。
施瓦希里语起初是由移居非洲东岸的亚拉伯人发展而成的。最早的移民据说是公元689年。亚拉伯人与非洲女子通婚,其中以班杜族妇女为多。因此施瓦希里语是以班杜语为根据,但渗入了许多亚拉伯语和印度语。施瓦希里一词来自亚拉伯字“施瓦希”,意思是“海岸”;这足以表明这种语言发源于何处。
可是,由于各部落运用的结果,词汇遂有各种不同的来源。英国人听到一些字如“布兰吉蒂”是毛毯,“卡巴蒂”是柜橱和“巴鲁士”是刷子时便觉得好像是自己的语言。葡萄牙人一听见“米沙”(桌子)和“文特卡”(奶油)便明白是什么。法文和德文的字词也有渗入。
施瓦希里语有一套合理而发展完备的文法以及5,000字以上的字汇。许多字词表明意义的强弱,例如有不同的字表示“忍耐”、“容忍”、“坚忍”等。单字也能表达深长的意义。例如“哈雅华巴”翻译出来便是“他还未将之给予他们”。
但施瓦希里语并不难学。字词的发音和拼音都很容易。有许多简明的相关字例如“果的水”代表“果汁”,“鸟的船”代表“飞机”等。懂得200个字已能应付日常谈话。
由于通行的范围广大和多人讲说,施瓦希里语遂无法划一。但其中也有个标准。
有些好书,特别是圣经,已有施瓦希里文译本。可是,耶和华见证人有许多刊物,包括圣经辅助书籍《导致永生的真理》,均译成施瓦希里文。因此现时施瓦希里文在非洲多个部落传扬王国好消息的工作上已受到广泛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