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7 2/8 8-12页
  • 服药安全吗?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服药安全吗?
  • 警醒!1977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令人三思的因素
  • 益处多过害处吗?
  • 需要小心
  • 牵涉到相当的危险
  • 病人时常难辞其咎
  • 行事要有常识
  • 药物宣传——你是牺牲者之一吗?
    警醒!1981年
  • 明辨吃药之道
    警醒!1996年
  • 靠药丸为生
    警醒!1971
  • 抗生素——一把两刃的剑
    警醒!1977
查看更多
警醒!1977
《警》77 2/8 8-12页

服药安全吗?

如果你看看一个典型富有家庭的药柜里面,你会见到什么呢?很多时它塞满了各种药品,以致连放牙刷的地方也没有。想服药看来好像是人类的一个弱点。事实上已故的著名加拿大内科医生区士力爵士有一次评论说:“也许人与兽之间最大的不同特色就是要服药的愿望。”

美国人每年花在医治各种疾病的药物的钱约达一百亿美元。美国的医生每年开出的药方大约达24亿张,而且,有人预言单是医生处方的药物,其消耗量每年会继续增加百分之九点五。为什么呢?

一个理由就是不断有更有效的药品发明以对抗许多疾病。但是具有更大的影响力是制药商的广告力量。他们每年用在广告上的金钱大约达八亿美元之巨。据美国食物与药品管理局的估计,市上大约有超过十万种不同的药品发售。无需医生开方可以买到的药品以阿斯匹灵为最大宗。单是美国人每年的消耗量便达一万五千吨!

可是,这么随便服药合理吗?随便使用药物有危险吗?

令人三思的因素

大家都知道,有许多染上严重传染病的人因为受到现代新药,如盘尼西林,的医治而挽救了生命。但是对某些人来说,这些药品是一把两刃的剑,因为它亦会造成有害的效果,甚至死亡。医学的出版物已经不断将它们所牵涉的危险透露出来,有时更用十分有力的方式将其中的危险绘述出来。

例如,生活科学丛书有一本由纽约市考尼尔医科学院药物学教授,莫德尔编著,题名为《药物》的书就是属于这一类。无疑,为了强调药物的两可性质,这本书的第一册第一章题目称为“挽救生命的毒药”。在这一章的前半部我们读到:

“所有药物都是毒药,目睹所有毒药都是药物。毒药(poison)与毒物(potion)两字出自一个相同的字根,正如我们所用的制药学(pharmacy)与药物学(pharmacology)同是出自一个希腊字pharmakon,原意同时具有医治与致命的意思。这一点并不是偶然的。

“最广义地说来,药物(Drug)——或毒药(Poison)——乃是一种能够影响人体中活的组织的机能或构造而使之发生变化的任何化学物品。……当然,正如大家所通用一般,“药物”一词是指含有治疗性能的化学物品。那便是说,在分量上经过小心配制而使其在人体上产生良好变化以消除疾病或减轻痛苦的物质。”

对于这些经过小心配制而能挽救人命的现代药物,世人常常誉之为“奇迹药”。毫无疑问,在现今仍然活着的人当中,有不少人是拜这种“奇迹药”之赐而得以仍然活着。但是莫德尔教授对此却作出平衡的评论说:

“甚至最有益的药物亦含有不利的后果。有些专家估计,在美国。每20个入院留医的病人里便有一个是因服药产生不良反应而需要留医的。所以,我们对于任何药物至多只能够说,它的效力对大多数人和在大部分时间是有利多于有害。”

益处多过害处吗?

大体来说,医生们会说,有治疗性能的药物是利多于害的。他们可能会向你讲述他个人的临床经验和他自己的观察说,有数以百计的病入怎样借着这种药物得到医治,而受到不利效果的病人只是占少数而已。可是若干医学权威现在已开始对这个结论发生疑问了。

例如,请考虑一下抗生素的使用。第一种抗生素盘尼西林G于1943年在美国市上出现。自从那个时候起,抗生素已成为医生在处方上所最常用的药品。1972年美国食物与药品管理局至少批准了80亿剂这种药品。由这个庞大数字来看,显然有些医生滥用或误用这种抗生素。关于这点,一份称为《美国医学协会会刊》的杂志在1974年三月四日刊出一篇题名为“这是医学进步吗?”的文章,在结论中说了如下几句话:

“我们相信,提出以下两个问题是正当的;即使我们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料去解答它们。(1)我们大量使用抗生素是否已达到利害相等的程度?(2)产生害的危险是不是已开始多过利?”

以上就是某些医学界人士因见到抗生素所产生的害处愈来愈多,以致焦虑不安而提出的重大问题。

需要小心

例如,医生们已观察到抗生素的滥用已成为使细菌形成抵抗力的一个因素。根据上述医学协会杂志的文章指出,这些具有抗力的细菌已繁殖到足以使美国医院每年死亡十万人的地步!

有两位医生在医学协会杂志发表证据,指出:可乐林分尼高(chloramphenicol)是一种特别危险的抗生素,理由是它能产生贫血症的严重反应。他们解释说:“这种贫血症是有充分证据的。它的致命反应大约在每六万至八万剂中发生一次。”据报美国每年大约有四百万人接受可乐林分尼高的治疗,所以,每年大约会有数十人因服用这种药品而死亡。

关于这些死亡,医学协会杂志惋惜地说:“接受可乐林分尼高治疗以致产生致命反应的大多数病人通常是一些染上不重要传染病的病人。对于这些病人,医生本来是可以选用其他同样有效而更安全的抗生素的。”

不错,使用可乐林分尼高这种药物是需要小心的。大多数内科医生均知道这种药物的危险性,所以,他们只在某些危在旦夕的病人身上才使用此药。但是,显然亦有些医生不知道它的危险性或在处方的判断上不够高明。

不过,可乐林分尼高仍然常被使用可能另有更重要的原因。据美国食物与药品管理局前局长说:“可乐林分尼高的制药商已成功地不顾医学界的最佳劝告,使可乐罗米仙(可乐林分尼高的商品名)这种抗生素成为畅销药。”

但是,药物在广告上自称能医治许多种疾病是一件常见的事。有一个政府机构曾发现,在他们化验过的16,000种药品中有百分之60由于过分夸张药力的功效而被判违法。美国科学会亦曾就自称能医1,600种不同疾病的4,349种经过医生处方及未经医生处方的药品加以检查。他们发现在1,610种药品中只有百分之19证实可靠。另一项考察亦表明,在1,859种药品中只有301种,或少过百分之17,被证实能医治广告宣称它们能医治的各种疾病。

不错,试图阻止市上能害人多于助人的药品是一件艰巨的工作。例如,大约15年前曾有一种含有杜列特迈而有“十全十美的安眠丸”之称的药品在各地颇为畅销。但是它的批准证却被美国雇用的一位药物学者所搁置,理由是这位药物学者对此种药丸发现有若干疑点尚待澄清。此举是明智的,因为不久便发现有数以千计服了这种药丸的孕妇生出可怕的畸形婴孩。

这件事进一步表明服食药物需要小心。因为即使服后不致立即或甚至在数日或数周之后有副作用发生,但仍然有可能会在数月或甚至数年后发生。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放射学教授辛格博士说:“今日在医药上我们正使用许多较强力的药物和各种秘传的化学药品及机械”。他的结论是“所以,必然会有若干长期性的后果产生。”

事实上,若干这种长期性的后果最近已开始被人发现了。

牵涉到相当的危险

例如,在1945至1971年间有一种通称为DES(diethylstilbestrol)的药品在市上出现。它是用来安胎防止孕妇小产的。虽然若干小产大概被防止了,但是长期的后果又如何呢?有很多服过DES的母亲所生的女儿到十几岁时就患上了子宫癌。因此美国加州洛杉矶有一位妇科肿瘤专家提出劝告“凡曾服食DES的母亲须留意自己的女儿在满了十三岁后就要经常受到检查。”

同样地,1974年3月7日伦敦《每日邮报》亦报导说:“在市上销路颇广的一种止痛药品现被禁止发售,理由是有证据表明该止痛药可以使肾脏受到损坏。……在英国,据估计每年约有五百人因为过分依赖称为芬那西丁(phenacetin)的解热止痛药,以致损坏肾脏而死亡。”

此外,对一般糖尿病人口服药物所作的研究亦指出每年大约有一万至一万五千人因心脏病而死亡。据1975年2月10日医学协会杂志的报导,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因服食此种口服药以致引起心脏病和其他有关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率比接受胰岛素注射及在饮食上戒口疗法的病人的死亡率高出两倍。

这是不是说我们应该完全避免使用药物呢?绝不然。药物曾为千千万万的人解除疾病的痛苦,也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人的生命。这些病人对它们多么感激!一般来说,服食药物所冒的危险时常证明是值得的。无疑,有数以千计的心脏病人会在数星期内死亡;如果他们不服食洋地黄的强心剂的话。事实上,病人甚至若不遵照医生小心开出的药方和份量服药亦会有危险。不错,洋地黄强心剂是一种“毒药”,但是若使用得当及在专家指导下去使用,它已被证实是一种真正能够救命的药品。

一个糖尿病患者亦大概会宁愿冒引发心脏病致死的危险,而不肯坐以待毙拒绝服药。同样地,一个人亦会宁愿冒服食阿斯匹林的危险而不愿挨受头痛的苦楚。不过,要牢记的要点是,服药是一种计算过的危险——它是一把两刃的剑。

那么,你怎么知道是否要服药呢?就这点来说,你多半要依赖医生的劝告。为保护你起见,政府规定购买强力药品必须有医生通知和处方。既然医生的诊断会影响到你的健康和甚至你的生命,所以,你要尊重医生的指示。这样做是对你有益的。但是为了同样理由,小心探知医生的资格也是明智之举。他是否正直忠实及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呢?他对你的福利是不是认真关怀呢?在若干情形下你可能想请教另一位内科医生以看看服食某种药物是否适当。

病人时常难辞其咎

可是,病人对于滥用或误用药物时常难辞其咎。有许多病人甚至觉得如果医生不替他们开药或注射,就觉得受了骗。龚宁医生在医学协会杂志上写道:“对开业医生来说,使他们过度开药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来自病人的压力。压力常常来自受过最高教育的人,包括医药卫生界人士在内。试想象一下许多人打电话给一位忙碌的医生,请后者,有时甚至强求他开一些抗生素药品给他们服食。”

有一位开业外科医生描述这个问题说:“当一位男子来到我的医务所向我诉说他怎样因为打扫地下室而惹起腰痛时,我觉得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走吧,把你的钱带回家去吧。’”这个人,其实只要一点热和休息,或者服一些阿斯匹林去止痛就行了。但是既然这样的劝告会使他不高兴,医生就不得不给他所要的药物。这样行使医生赚了很多钱——病人要付诊金美金10元,X光费美金20元,药费美金5元和透热电疗费美金3元。“这样,病人的腰包便少了美金38元,身体却毫无得益,但是他高高兴兴,心满意足地回家去了。”

行事要有常识

上述的例子指出,我们用药要有常识。例如按理来说,若用温和的药物可以治病,就没有必要用强力的药剂。因为药力愈强,副作用的危险也愈大。以医治关节炎的“奇迹药”来说,当你用过它之后,你会发觉很多时使用阿斯匹林亦一样有效,虽然它并不比“奇迹药”更为有效。因此,如果你的内科医生若只开出阿斯匹林给你而不开出比阿斯匹林更贵和潜有更大危险的药品,你其实无需感觉失望。

在用药方面,常识要求我们不可一有小毛病就依赖药物。一个适切的例证是阿斯匹林。正如上文指出,它有它的功用。但是若滥用便会造成各种毛病,如出血,特别是胃出血。假如病人有出血的情形,如妇女行经,痔疮出血或生瘤,阿斯匹林只会使病况加重而已。特别是孕妇切不可服食阿斯匹林,医生们相信阿斯匹林可能伤害胎儿的发育。

值得注意的是,常用市上止痛药品的人较易患贫血症、肿瘤、血压高、意气消沉和忧虑等病症。肠胃专家们特别对阿尔加舍尔乍(Alka-Seltzer)这种药品作出严厉的批评。那么,偶一服用可以吗?可以。常用呢?切不可!

既然一切药物都含有副作用,常识要求我们,如果别的疗法有效,最好就不要服药。一个适用这个原则的例子是便秘。许多人会偶然需用通便剂。但是继续服用通便药便会变成有害了。所以,要考虑一下使用药物以外的办法,例如,正当的饮食方式,经常作体力运动以养成良好的通便习惯乃是明智之举,据一位著名内科医生说,这些切合实际的办法会帮助百分之95的便秘者,使他们用最大的常识和最少的药品去医治自己。

所以,显然服药必须小心。它可以很有益,甚至能救命。但是要记得,它亦可能有害。对人类的疾病来说,可靠的永久治疗法唯有等到耶稣基督在上帝的新规制中施展他医治人类疾病的大能时才能实现。——彼得后书3:13;马太福音15:30,31;启示录21:3,4。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