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多才多艺的乐器
你心爱的乐器是什么呢?你的答案若是钢琴,便不会令人惊奇,仅在美国一地即有二千一百万人以上弹奏这种乐器。这也难怪,因为钢琴具备多种品质,使它成为业余和熟练的职业乐家的理想乐器。
钢琴所排列的八十八个音键是一切标准乐器中最广阔的。音键的发音可以高过高音小笛,也可以低过低音小提琴。它的结构使钢琴家能够一面弹奏旋律,一面为自己伴奏。事实上,在表演钢琴二重奏时,两位钢琴家能在一时按下二十四个琴键之多。钢琴本身适合奏出多种不同体裁的乐曲,差不多任何乐器均可与之混和演奏。同时,甚至初学者也能很快便学会弹奏简单的曲调,听起来颇为悦耳。难怪你很可能是喜欢聆听或自己弹奏钢琴的千百万人之一。
当你欣赏钢琴音乐时,你曾纳罕过这个巨大的木箱里面究竟有些什么东西吗?弹奏者弹按一长列的黑、白音键时,什么使它吐出圆润的乐音呢?钢琴是怎样演变而来的?
在音乐历史上,钢琴的发展颇为新近。虽然早在十四世纪中叶已有键盘乐器的记录,但直至1700年左右才有第一架真正的钢琴面世。它是意大利佛罗伦斯大键琴制造者基利斯吐佛利的发明品。大键琴是当时最受人欢迎的键盘乐器,但它的缺点是实际上只能发出一个音量的乐声,因为它的机械作用仅是拨弦而已。加添多组的弦虽使声音更多变化,但弹奏者仍然未能以敲打音键的方式调整音量。在另一方面,基利斯吐佛利的发明是使用小锤敲打琴弦以代替拨弦。这项革新使弹奏者可以借着按敲音键的用力大小而控制音量。他可以加强若干音键的音量,同时可以控制全体音量的大小,从柔和至响亮不等。这种新乐器被称为“高低音的大键琴”,后来简称为“高低音钢琴”,最后则称为“钢琴”。
虽然钢琴在以后多年经历不少改变,基利斯吐佛利的发明品却已具有现代钢琴的基本特色:金属弦、锤子、音键、制震器(弦上当音键放松时制止发声的小垫)和制动器,即在音键仍然按下时,锤子从弦上滑开的装置。可是,基利斯吐佛利的钢琴在意大利却很少人赏识。结果,他再度从事制造大键琴,让他的新乐器由别人继续发展。
在随后的岁月中,住在德、奥、英、美的德国人对钢琴发展作出最大的贡献。1700年代初期,德国东部芙来堡的舒伯曼获悉基利斯吐佛利的设计而开始制造钢琴。后来他的学生斯坦恩又在德国南部的奥斯格堡开始制造。
但是钢琴若要继续发扬光大,便非有音乐家喜欢弹奏它和作曲家为其作曲不可。德国的伟大作曲家巴哈据报曾弹奏过舒伯曼的钢琴,但却并不喜欢这种乐器。可是巴哈的两个儿子,C.P.E.和J.C.巴哈却对钢琴作了重要的贡献而有助于使钢琴受人欢迎。C.P.E.巴哈写了第一本可靠的钢琴指法指南书,《键盘乐器论》以及210首钢琴乐谱。1777年,他的幼弟J.E.巴哈在伦敦首次公开演奏钢琴而大受赏识。特别为钢琴谱曲的第一位作曲家是克里文第,他在1773年出版了三首鸣奏曲。
然而,当代最著名的钢琴家兼作曲家是奥国的莫札特,他对钢琴音乐的发展比十八世纪任何其他作曲家更加功劳卓著。他写出第一首钢琴协奏曲时年仅十一岁,在一生中还写了不少其他乐曲。他喜欢德国和维也纳厂家所制的钢琴,特别以斯坦恩所制的为然。钢琴的发展在十八世纪末期达到最高峰。它们有平衡的音阶,无论最低音或最高音都不会太响而彼此凌驾。这些钢琴的音色优美,但却没有现代钢琴的惯常音量。许多人认为在弹奏此等钢琴时仍以莫札特的乐曲为最佳。
钢琴自成一家
在这时候,由百老活特公司主办的另一间钢琴制造厂在伦敦扩展。他们出品的钢琴较大,敲弦较重,因此发音也较雄壮。这种钢琴从十九世纪初叶开了以后钢琴构造的先河。随着钢琴的弹奏和作曲日渐流行,人们对钢琴的需求亦日益增加。
1792年,贝多芬二十二岁时在维也纳举行音乐演奏会,他弹奏钢琴的技艺精湛,同时表现得深刻和有力。他的乐谱确实是钢琴乐谱。在贝多芬之前,大部份乐曲多数可以用键盘乐器弹奏,许多时是适合“大键琴或钢琴”的。但贝多芬的乐曲却毫无疑问是钢琴乐曲,所要求的是最佳的弹奏者和最佳的乐器,它们的要求往往超乎当日钢琴的能力之外。贝多芬以弹琴大力著称;据说当他弹奏时,音键、锤子和琴弦均大为震动。
为了作出调整以应付钢琴家不断增加的需求,钢琴厂制造较大和较重的琴架以支持预期的琴弦张力。由一块铁铸成的琴架遂成为难题的真正解决方法。1825年,美国工匠伯高克实现这项主张,把钢琴造成“方形”(与翼琴相似),并与波士顿的戚加令大钢琴公司合并。后来,纽约的史丹威父子公司又加以改良,在1855年展出的琴架成为后来琴架的模范,直至现代。以大致而言,钢琴在1800年代中叶已发展成为今日我们所知的乐器,虽然在此之后仍经过不少改良。
钢琴如何发出乐声
当你看到现代的大钢琴时,你看到些什么呢?你的注意力会首先集中于髹成发亮的古铜色的巨大铁铸琴架上。其上约有240根金属弦,长短粗幼不一,最短和最幼的是在高音部或右手的一端,最长和最粗的是左手的低音弦。低音弦有另一弦线绕着,变成较重和震动得较慢。弦线固定在架上弯曲一边的“系弦木栓”上和附着在沿住钢琴前方,即弹奏者面前的调弦木栓上。这些木栓通过架上的孔,插在十分坚实,由叠合木板制成的“调音板”或木栓排里。调音板的材料是硬枫木或其他实木,木栓插得非常紧贴以防溜脱。弦线对琴架所施的压力差不多有二十吨。
为了使钢琴发生乐声,弦线必须震荡。震荡的方法是借着“活动”。通常“活动”的唯一可见部份是键盘,当琴键按下去时,它促成一项十分平衡的机械作用,使一个盖着毡的小锤子敲在弦上,锤与弦的接触时间仅有1/100秒,此后即退回原位准备再敲。每次的小小机械的作用称为“制动装置”,一架钢琴有八十八个这样的装置。“活动”总共包含8,000以上的各别部份。键盘同时具有制震装置,那便是木架上有许多小毡条盖在琴弦的顶端。当琴键按下时,制震装置升高,使琴弦可以在按键时间内自由震动。当钢琴松开时,制震装置退回原处,遂制止琴弦震动。
钢琴上所有的制震装置也可以同时升起,方法是由弹奏者以右足踩着制震或“高盘”的踏板便行。以大多数音键而论,锤子每敲一下,便有三条弦一齐发声;但较低的音键只有二弦或一弦发声。左边的踏板称为“单索”或“柔音”踏板。它将全部活动转向一边,使锤子敲较少的弦而声音较细。
可是,仅以‘活动’敲动弦线并不足够,因为幼细的金属弦线震动只能发出微小的气波,以致声音不易听到。为了这缘故,钢琴具备普通弦乐器的一种称为‘响板’的装置。响板是盖着整架钢琴底下(直立的钢琴装在后边)的一块针枞木板。为了使震动从琴弦传到响板,琴弦要越过一条黏在响板上的木桥。震动经过木桥时使响板也为之震动。你所听见的美妙琴音是响板把气波震动扩大所致。
钢琴制造者不但使琴音悦耳,而且使其外观悦目,方法是以漂亮的外壳作为第二响板。不少钢琴外壳是漆得光亮的桃花心木,胡桃木或其他上等木板。有些钢琴家喜欢简单高雅的传统黑亮松漆。现代钢琴在竣工时包含12,000以上的部份。这是经过250多年不断发展的奇妙工程和设计。结果,钢琴发出丰富的音韵。难怪作曲家对它之能够奏出变化无穷的旋律而入迷,而钢琴家则对于弹奏钢琴永不感觉厌倦。
我们感激造物主赋予人头脑和心灵的力量,使人能享受及为己为人创作悠扬悦耳的音乐。我们也感激他赐人以能力和天才,能够发明和制造出例如钢琴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