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是个难题吗?
《儆醒!》杂志驻菲律宾通讯员报道
有一个时期,人口炸弹和人口爆炸之说甚嚣尘上。如今科学家却告诉我们,地球居民并不过度挤迫,地球甚至能维持比现时高出多倍的人口。真实的情形究竟怎样?
世界人口协会和菲律宾人口中心基金会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办第四届国际人口会议。来自亚洲、非洲和美洲的专家们纷纷讨论这个难题。我们相信你会对他们的言论深感兴趣。
有难题存在吗?
有人曾计算过,全部可用的土地和水源若平均分配给目前的人口,则每人可得五亩(2.02公顷)土地和17亩(6.9公顷)的水源,水深可达半哩(0.8公里)!容身之地似乎不算是个难题,对吗?可是,同一个人却计算到,人口若以每年百分之2的比率增长,到了2600年,每人的居住地方便会减缩至一方码(.8方米)。这就变成难题了。
当然,在700年后的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不至于使我们现今就担心到晚上失眠。但甚至在今日,数以百万计的人正在各地饱尝人口过多的难题之苦。有些人生活在时饱时饿的不稳状况中;不少人相信他们现今的经历可能是将来全人类的经历。
我们听说世界人口有百分之70属于所谓第三世界或发展中的国家。这些国家的人口以每分钟有两至三个半婴儿出生的比率增加。据报第三世界每日消耗84亿磅(38.1亿公斤)粮食,168亿磅(76亿公斤)水和1680亿磅(760亿公斤)空气。虽然空气尚属丰富(有些地方已受到染污),但人口增长已在许多地方造成缺粮缺水。
请想象一个人在田里整天辛苦工作,回到家里发现没有水洗浴或甚至没有水喝的情景。这正是现时有些人的经历,因为太多人争用极少的水源。正如(美国)粮食农业组织所说,“供应全人类的可用淡水在本世纪末就会达到令人怀疑的地步。全球的淡水需求量到那时会增加240%。”
关于粮食的供应,该宣言声称,照现时的人口增长趋势,25年后便会增至双倍。既然数以百万计的人甚至在现今也粮食不足,这意味到粮食生产要增至双倍以上。一位发言人声称,为了要克服饥饿,今后25年内必须每年增产百分之3至4的粮食。
这是可能的吗?诚然,在顺利的环境之下,地球可以维持比现今多倍的人口。但情形却不如理想。发展较少的国家甚至现今也感到难以增加粮食生产。经济状况也使他们难于向富裕国家购买粮食应急。
此外,由于较贫穷的国家拓展耕地,向森林和山区推进。这样便要清除树林。大量伐木的结果往往导致水灾。从海洋获取所需的额外粮食又如何?看来甚至好像取之不竭的海洋资源也很有限。在1950年从海洋所得的渔获是二千一百万吨。1970年,渔获已达七千万吨。后来渔获逐渐减少,在1973年只得六千五百万吨。
显然粮食和人口若不能保持平衡,则严重难题便会继续打击人类。
为什么有难题发生?
据估计在1660年,地上只有五亿人口。据报那时的人口以百分之0.1的比率增加。以此类推,则首先的十亿人口应该在廿四世纪才出现。但事实上,在1830年已达到第一个十亿。第二个十亿在1930年来临。1960年达到第三个,1975年达到第四个十亿。照现行增长率推算,在2000年就会达到六十亿和八十亿之间。2000年已离今不远,对吗?
增长率为什么这样迅速呢?原因之一是婴儿夭折率下降,有更多婴儿长大成人,生儿育女。为祸人间的若干流行病已受到抑制。此外,据说早婚和早育儿女,以及令人惋惜的未婚少女怀孕也是加速人口增长的因素。据报印度的卫生福利部长格鲁尔夫人声称,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的低落也阻碍了政府为了克服难题而推行的家庭计划。
家庭计划的推行和反对这项计划的宗教也发生冲突。许多宗教信仰鼓励人扩大家庭。此外,在许多地方,儿女被视为财富和安全的象征。结果遂使人口以极高的比率增长。
难题可以解决吗?
因此难题是存在的,我们也知道其中的若干原因。那末,有什么解决方法呢?有人认为各国应该尊重个人的权利,让他们自己决定儿女的数目和差距。可是,世界人口协会会长兼主席加力斯顿却认为各国应该致力达到1975年在泰国曼谷举行会议时所定下的目标,那便是:在二十或三十年内,每个会员国中的家庭平均只有两个孩子。即使达到了这个目标,世界人口在本世纪末仍会达到五十九亿。但现时在大多数发展中的国家里,四至六个孩子的家庭依然十分普遍。
有些国家认为要认真对付这个难题,从菲律宾的作法可以见之。菲律宾国会提出一项法案,目的是按照该国将来人口去平衡粮食和住所,因此要惩罚超过两个儿女的家庭。法案提议有两个现存儿女的母亲若生育第三个孩子便要罚款100披索(约值15美元),生育第四个孩子罚款200披索(30美元)等。这项建议正好符合有些消息来源所说,终有一天,作父母将是一种特权而非本身权利。
当然,这项建议遭受强烈反对。最先提出反对的是天主教会领袖人物。拥有80个成员的菲律宾主教会议反对这项建议说:“父母决定儿女数目的权利是一种不可剥夺的人权,它是不能用法律命令来免除的。教会对这件事的教训十分明显。……结婚和生育儿女既是一项不可剥夺的权利,则生育多少儿女的问题应由父母作出忠实的裁定。它不应以政府的决定为依归。”
现行的进展
关于人口问题的几次初期会议都强调集中管制以遏止人口增长。声称生育率已实际减少的地方有中国大陆、印尼、韩国、泰国、哥斯达尼加、哥伦比亚、突尼西亚、香港、菲律宾及其他。六十三个发展中的国家亦各有家庭计划运动。
据说中国大陆的婴儿出生率已从每个生育年龄妇女的平均4.2降至3.2名儿女。印尼从6.5降至4.6。世界卫生组织在10年来已推行一项运动,在人口繁殖方面作出调查、发展和训练。这项运动由志愿捐款支持,来自62个国家的科学家们也参与协助。据报直至1976年,在帮助家庭计划方面将近耗资十亿美元。
菲律宾会议并没有强调灌输家庭计划设备和技术知识的必要,虽然这些知识被认为是重要的。反之,他们所强调的是人口难题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使用当地资源去克服这些难题。他们认为卫生、营养和社会发展都与限制人口有关。他们引述世界人口计划行动组的言论(由1974年联合国世界人口会议所采纳)说:“人口目标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主要部分。”
教育、就业和一般的经济发展据说也和人口难题有关。地上人口有十三亿是青少年,因此专家们希望把性教育和婚前辅导灌输给这一大群人。泰国的维拉惠第亚希望儿童在不觉难堪的情况下获得关于性和家庭计划的知识。他报称关于家庭计划的“坦然讨论”和宣传的结果,泰国三分一乡村的孕育比率减少了百分之40。据报埃及的玛素克说:“我们借着以谋生手艺教导妇女以及促请她们留意限制家庭大小的结果使妇女的经济水准得以提高。”
人口难题的确存在
从会议中的言论看来,人口难题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地球目前仍未挤满了人,倘若人口继续增加,地球终有一天会有人满之患。诚然,地上的财富若是平均分配,则每个人都会饱足有余,但这个理想的情况并不存在。事实上,数以百万计正生活在过度挤迫的地区中。较富裕的国家虽非人口激增,但较贫穷的国家却是这样。因此,难题无疑更加严重。
马尼拉会议的每个出席者都认为人口是一个巨大难题。各国受到敦促,要抛弃国家私见,一同为国际社会的好处而努力。他们促请富裕国家限制过度消耗世界物资,贫穷国家要限制人口数目。看来合作才是抑制人口增长的方法。但这件事会实现吗?
若要国际合作才能解决人口难题,那末——从今日之前的世界记录推测——还有另一个难题是在现今事物制度之下所无法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