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革命”怎样了?
将近40年前,农业专家开始实验新种小麦。这些“作物栽培家”试图在同一耕作面积获取较大的收成量,他们成功了。
自那时起,实验的结果伸展至稻米方面。在中南美洲和亚洲均有广大地区种植新品种的小麦和米。收成量确有戏剧性的增加。因此,有人认为这便是世界粮食短缺的解决方法之一。
事情究竟怎样?
不久之前,著名农业专家李斯特·布朗受到询问:“被认为终止饥荒的‘绿色革命’究竟怎样了?”他答道:“绿色革命绝不是打算用来解决粮食难题的,它仅是假以时日使人口增长受到控制而已。……耕作技术无法赶得上人口的增长。”
因此“绿色革命”虽使粮食稍为增加,但现时人口的急激增加却将之压倒。
同时,“绿色革命”也有“阿奇里斯的脚跟”,即一个弱点。弱点何在?原来收获虽然增加,所付的代价也随之增加;这件事需要大量使用肥料、杀虫剂、灌溉设备和机器。正如上文指出,开动拖曳机和其他机器以及制造“绿色革命”所用的肥料和化学物质都是以使用石油为基础的。
目前不但能源紧缩,石油价格也“步步高升”。需要粮食最殷的各国在石油购买力方面正处于最不利的地位。没有石油,“绿色革命”也无从着手。
《时代》杂志在最近石油价格又告上升之前论到这点说:
“较贫穷国家目前付给石油输出国的油价自1970年以来增加了1600%;他们买不起石油,但没有石油就束手无策。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位官员承认说:‘跟从我们的劝告去买入机器和肥料的聪明人正处于困境,而保全水牛不卖的农夫却有利得多。’”
在较贫穷国家中另一项矛盾的事实是,通常只有富裕的农夫才有经济能力采用“绿色革命”所需的新技术。最需要增加粮食生产的贫农却付不起代价。
使事态更趋复杂的是,地球上的四十亿人口大多数是穷人。因此即使粮食生产赶上人口增加率,穷人也买不起适当的粮食。
新的突破?
在粮食生产方面会有戏剧性的新发展去打开局面吗?专家们的看法颇为悲观。
加拿大皇家银行的《每月书简》说:“绿色革命虽然屡建奇功,却没有人认为这是人类现时面临的粮食难题的全部解决方法。”它补充说:“我们不能期望科学去单独完成任务。”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询问李斯特·布朗说:“将来会有任何突破的展望,使粮食生产急剧增加吗?”他答道:
“我希望能说是,但恐怕事与愿违。
“从今日的计划看来,很难期望看到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那种显著的急剧增加,例如玉蜀黍的混杂配种、大量使用化学肥料、灌溉系统急的速设备、小麦和米的高收量等进展。”
这是否意味到全无解决方法呢?绝不然。解决方法是有的,而且必然会来临;这会是一项完全令人满意的方法。可是,在这个时候未到之前,我们能参考他人所用的食物而获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