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1 11/8 27-29页
  • 红树——海上漂流的陆地建造者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红树——海上漂流的陆地建造者
  • 警醒!1981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红树的种种
  • 在生态学上的重要性
  • 野生动物的食宿地
  • 食物制造厂
  • 长在水中的树
    警醒!2008年
  • 波多黎各——阳光下的宝库
    警醒!2008年
  • 湖上生涯
    警醒!1973
  • 在一秒钟之内消失!
    警醒!1990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1年
《警》81 11/8 27-29页

红树——海上漂流的陆地建造者

由于树根错综复杂地缠抓着多潮平原的泥和沙,红树在建造土地的工作上的确担任了重要角色。红树同时为前来荫下求庇的陆上和水中生物提供重要的食物连环。

红树盛产于各处热带地方——非洲、中南美洲海岸、印度和西太平洋各国海岸等。世上最特出的红树森林之一在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森林覆盖着700方哩(1,800平方千米)以上的海岸和数千岛屿。

从空中下瞰,红树林像是岛屿和海湾的冬青野地——有浅湾、小湖、小溪点缀其间。

可是,从地面看去,景象就大不相同。树林几乎是一道无法穿过的墙,树干和树根彼此屈曲交缠着。在成熟或较老的红树泽地上,根的系统纷呈巨大的拱形。树根从水面长出,向四面八方伸展,很难断定这条根从那里开始,或者那条根伸展到何处为止。

红树的种种

红树在海边森林中是雄视一切的。它是建造幽美风景的先锋。由于红树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海岸环境,以致形状和大小并不一致。有些树干笔直地长至80至100尺(24-30米)高。有些作圆顶灌木状,由根网从下面支撑着。另一种则向地平线生长,在地上蔓延时再度生根。

在红树族类之外和生长在高地上的是若干种与它无关的树。但这些树也称为红树,这是一般的称呼。

在生态学上的重要性

就近观察一下红树可能使人怀疑它是全无用处的。在大致上,红树是蚊群的渊薮,并使沼泽发出强烈的气味。可是,美洲、印度和东印度的早期探险家却留意到土人用红树作为食物,以树皮制药治糖尿病和灼伤,以树根制止痛剂。人曾从红树皮取单宁酸作染料、木材作炭。

在以往十年中,关心环境的科学家发现红树森林蕴藏着复杂的生态系统。这项发现帮助若干工业化国家驱除固有的观念,因为他们一向认为红树是令人讨厌和阻碍土地发展的。现时科学家已知道红树有助于土地的保全与伸展。同时,森林造成的环境对许多陆上动物、雀鸟和水中动物的福利十分重要。

从红树种子长出的小树是土地建造工作的先锋。种子从母树落下即成为一棵树苗。它也许在下面的浅水生根或随海漂浮,在离开母树千哩外才固定在蚝栏或浅沼的泥上。种子在必要时浮在水上一年左右还是活着。

树种一经获得立足地,就生出拱形的指状物,不久就变成一团歪曲的根柱。这些根柱树干撑出水面,产生树液和供应泥淖所缺乏的氧气。它同时可作海洋中杂物的滤器,例如贝壳、珊瑚碎片、飘木、海藻和泥土等。杂物堆积得够高时就变成一个岛,初时也许只有数尺宽。孤独的红树若产生更多的种子,它们也许会在下面堆积的杂物中生根。蔓延开去的根又能抓着更多杂物。

数十年之后,岛的面积已有相当大,并且高出水面数尺。在这些年月当中,随水飘流的红树甚至能将一岛连接另一岛或将岛屿接连大陆。这时,各种野生动物就来岛上栖身。

野生动物的食宿地

从树干和枝干伸出的拱形树根变成了食堂。树根上附着盈千累万的白壳蚝和小蟹,在森林之内,浣熊、青蛙、龟、美洲鳄鱼、蛇、野猫、鹿和其他动物都到来觅食。在树枝上,燕鸥、塘鹅、鹰、鹳、鹭鹚、白鹭、朱鹭、苍鹭和其他热带禽鸟也都发现栖息之所。

在佛罗里达州西南海岸乐加利海湾庇护所的一个红树岛成了鸟类观察家的胜地,因为那里有多群各种禽鸟在黄昏到来栖息。岛上在黄昏时白羽满布,以致远望有如一片雪地。

食物制造厂

除了作为野生动物庇护所之外,红树林也是真确的食物制造厂。佛罗里达州的生物学家们观察到附在树上的生物以叶子为食,尤其喜食已经落下和开始分解的叶。

为了加速树叶的分解,饥饿的小蟹和只有一粒米大小的异脚类昆虫担任清扫工作去撕碎树叶,叶子的碎片满布富于维他命和蛋白质的微生物和藻类。

当叶片分解至碎而又碎时,细小的海中生物以叶上的微生物和藻类为食。不能消化的叶上纤维素被排泄出外,结果又成为微生物和藻类的新殖民地。

食物网对若干种类的蟹、蠕虫、幼虫、小虾和鱼至少供应了百分之80至90的养料。依次地,这些生物本身又作为多种其他的鱼,包括市上所售的重要鱼类的食物。

人对这些事物的知识虽是相当新近的,但红树对地球上生物循环的贡献却反映出在人类之前久已存在的创造智慧。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