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秒钟之内消失!
你正徜徉于晨光熹微的一处地方,在你周围矗立着许多高达15层楼的参天古木。在你上面有无数的生物,可说是世上最稠密、最丰富的生态层。树木攀藤附葛,藤葛长达数百尺或甚至数千尺,牢固地缠附在树干和树枝之上。盛开的热带繁花在暖和的空气中散发芳香。
这便是热带雨林。它不但是块美丽的地方,在高耸的林木之间云蒸霞蔚,间有阳光透过树丛冲破荫翳。它的机械作用其实复杂到难以置信,各部分精密地合作无间。
这里的生物极其丰富,种类之多非世上其他地方所能比拟。雨林面积只占全球陆地百分之6,但动植物品种却占全球之半。它们产生陆上生物总和的三分之一左右。在你顶上的高处,森林的上盖是无数奇形怪状的昆虫和禽鸟,猴子和其他哺乳动物之家。它们大多数不落地面。树木供养和容纳它们,它们的回报是为树木传授花粉,或者吃了果子之后在排泄物中散布种子。
豪雨每天降下,雨水渗透森林,为精密的生物循环供应养料。雨水冲洗树叶,把富于养分的“汤”冲下树干,滋养树上生长的附生植物。附生植物转而帮助树木从空气中吸收后者的主要食物——氮。不少附生植物有由叶形成的“箱子”,可收集几加仑的雨水,造成小小的空中池塘而成为树蛙、蝾螈和小鸟的栖息地。
不论什么养料落到森林地面,很快就给吞没。哺乳动物、大批昆虫和细菌一起合作去把坚果、动物尸体和树叶分解为废物,然后由地面加以吸收。你若擦去脚前的碎屑,便会发现一层厚厚的海绵状白色纤维,它是树根和真菌的网状组织。真菌帮助树根迅速吸收养分,稍迟便可能被雨水冲走。
假设你漫游的地区只是雨林的一小部分,面积约等于一个美式足球场。突然之间,整个部分的森林都消失了。它已被彻底摧毁——只在一秒钟之内!你正在瞠目结舌地张望时,你旁边面积相同的另一部分,在下一秒钟又被扫荡无遗,如是的情形不断再三发生。最后,你孤单地站在空无一物的荒原上,如火的热带骄阳在头上熏炙。
据若干估计显示,世上的热带雨林正以这么快的速度受到摧毁。有些估计甚至认为速度更高。据《新闻周刊》所载,每年被夷平的热带雨林面积约等于美国的加州之半。1989年9月份的《科学美国人》认为地区的面积相当于瑞士与荷兰的总和。
可是,不论损毁达到什么程度,所造成的后果仍十分惊人。砍伐森林已惹起了全球的公愤,目标大部分指向一个国家。
显著的例子: 巴西
1987年,从亚马孙盆地拍摄的卫星照片显示,在这一带地区砍伐森林的程度,比若干对全球砍伐森林所作的估计还高!人们以焚烧森林的方法加以清除,数以千计的火头使晚上光如白昼。所形成的烟云面积有整个印度那么大,而且浓烟稠密到令若干机场不得不关闭。据一项估计透露,亚马孙盆地每年消失的雨林面积相当于比利时的全国面积。
巴西的环境保护者卢辛伯格(José Lutzenberger)把这样的砍伐称为“生物历史上的最大屠杀”。全世界的环境保护者均群起而攻之。他们把雨林所面对的危机向大众公布。甚至圆领运动衫和摇滚音乐会也大事宣传要“救救雨林”。下一步便是经济压力。
巴西所欠外债达数千亿美元之巨,它必须把输出所得的百分之40用来偿还利息。它对外国的援助和贷款倚赖甚殷。因此国际银行开始停止发给若干贷款,免得巴西把贷款用来摧毁森林。有些先进国家建议把巴西的部分贷款拨作改善环境保护之用。美国总统布殊甚至要求日本不要贷款给巴西去建设一条穿过原生雨林的公路。
全球的难题
在许多巴西人看来,这一切压力充满了伪善。各先进国家久已把自己的森林砍伐净尽,但从不许外国阻止他们如此行。美国目前正在消灭自己的最后一片雨林。诚然,这不是热带雨林;它们是太平洋西北的温带雨林。其中的物种也注定消失无遗。
因此砍伐森林是全球的难题,不仅巴西一国而已。但目前以热带雨林的丧失最为严重。过半的丧失发生在巴西国境之外。中非洲和东南亚是世界最大雨林的其他两个所在地,那里的森林也在迅速消失中。
砍伐森林所产生的影响也同样牵涉到全球。它意味到无数生物的饥渴和死亡。这个难题也影响到你的生活。它影响到你所吃的食物,所用的药物,所居住的地方的天气——也许甚至影响到人类的前途。
可是,你也许想知道:‘这些雨林怎会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呢?它们若像有些专家所说一般,在数十年内消失殆尽又如何?这件事真的会导致大祸临头吗?’
在我们解答这些问题之前必须先提出另一个问题:究竟什么原因使人大量砍伐雨林呢?
[第5页的地图或图解]
正在消失的雨林(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砍伐森林之前
现时的情形
照今日的砍伐速度,公元2000年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