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结婚而同居
“未经结婚而同居的最大优点是,双方仍有长时间去寻求互相了解,知道倘若改变心意,在数月或数年之后发觉彼此并不相投,就不必作最终的誓约,”一位21岁的大学女生这样说。
愈来愈多人同意她的说法。她说的有理吗?这种作法是否比结婚为佳?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如此行?
显著的增加
未经结婚而同居,那便是,不在证人面前作出誓约和合法注册的人数目正在显著增加。美国在七年来已增加了百分之百。在日本,未曾合法结婚便作母亲的人数在五年内已增加了一倍有奇。
在瑞典,未婚同居的人数从1950年代至1970年代增加了百分之35。在巴西,过着这样生活的人从1970年的二百万增至现时接近四百万。
显然,世人对婚姻的态度已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原因何在?
何以这样流行?
理由不少,其中之一是离婚数目增加表明许多婚姻生活是痛苦的经验。不少人从悲惨的婚姻生活逃出来,感到精疲力竭而不愿重蹈覆辙。
合法堕胎和避孕方法有效使这样的生活方式在许多地方流行起来。同时,社会对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宽容也使人更易采取同居方式。有时在经济上也有若干裨益,例如赋税法律有利于独身人士。
内在的影响对这种生活方式也有关系。今日不少妇女害怕受男子支配,她们害怕被誓约拘束至埋没自己个性的地步。同时,今日妇女地位日益和男性平等,不少妇女关心职业过于生儿育女。她们并且担心遇人不淑。
有些人背叛父母或反抗严格的道德标准。有些人对性方面寻求变换而不须负责。有些人把同居视为调剂寂寞的方法。在心理方面,有人认为同居“分手”比婚姻破裂较少个人失败感。更有人诚恳地认为没有法律上的责任可使双方更加彼此关怀。
可是,未经结婚而同居是否时常都可获致预期的满足和快乐呢?一般地说来,这种生活方式是否比婚姻生活更好呢?请仔细衡量一位妇人的经验,这种经验在选择同居生活的人当中并不罕见。
[第24页的附栏]
美国不结婚而同居的人数7年来增加了100%
巴西不结婚而同居的人数10年来增加了100%
瑞典不结婚而同居的人数20年来增加了35%
日本不结婚的母亲数目5年来增加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