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益紧张——原因何在
一九七九年九月,美国卫星监听到南非附近发生一阵强烈的双重闪光。这种闪光是核子爆炸的特色。南非试爆核武器吗?南非政府加以否认,但南非从未签署一九六八年的防核扩散条约。
以色列是不肯签署防核扩散条约的另一个国家。以色列总理在一九七四年声称:“我们一向有意获致所需的潜能去发展核武器。现在我们已具备这种潜能了。”
不但如此。“政府的情报专家们相信,五年之内会有多个国家,包括南韩、巴基斯坦、南非、巴西和阿根庭,可能加入现在只有六个或七个会员国的所谓‘核武器俱乐部,’”纽约《时报》报道说。
特别令人不安的是,今后十年不但核武器的扩展无可避免,而且扩展核武器的国家也相应地增多。其中不少国家认为本身受着强敌所包围。“自觉受包围的国家,例如以色列,会逐渐倾向于以能够制造核武器作为阻遏敌人攻击的手段,”《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论说。这样的国家在遭遇危机时很难期望它们抑制使用核子武器。
核子扩散有可能加以制止吗?颇令人怀疑,因为供制造核弹之用的鐪供应颇丰,制造核弹的知识也不难获得。国际核燃料循环估计组在最近的报告中悲观地表示:“对于防止核武器扩散到本来没有核武器的国家,这个难题并没有技术性的解决方法。”——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院(SIPRI)。
这一切鐪是从那里来的呢?“直至目前为止,从民营核子反应炉所积聚的未经加工的鐪共达十万公斤,”SIPRI指出。只要几公斤的鐪就能制成一个与摧毁长崎的原子弹威力相当的核弹!许多发展中的国家在这个石油短缺的世界中纷纷采用原子能,结果他们所得的副产品便是制造原子弹的基本原料。
倘若获得鐪元素,发展中的国家真的能制造原子弹吗?一九七八年,美国一位大学生以任何人只需付出廿五美元便可以获得的前机密文件为根据设计成一个能够发挥作用的原子弹。专家们承认这颗炸弹“发挥作用的机会极高。”倘若一个还未毕业的大学生能够做得到,有什么理由认为一个还未发展的国家做不到呢?
合作抑或对抗?
专家提出警告,由于核子国家越来越多,世界也越来越不稳定。“这是个充满恐惧和极之不安的世界,”正如哈佛大学防核扩散专家约瑟·尼尔所说。制止这种不稳情况的方法之一是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加紧合作。但是这样的合作有可能吗?在这个缺乏资源的世界里,许多人认为没有可能。
美国目前输入的石油占总耗量百分之四十以上。美国不少盟邦的石油输入率甚至更高——法国输入百分之九十,西德输入百分之九十七。这些国家已清楚表示,为了保护石油供应,他们会不惜一战。结果如何呢?世上的产油地区,例如波斯湾,正目击超级大国从事激烈的军事竞争——一种非常危险的局势。
论到第三次世界大战在中东开始的危险,理察·霍克声称:“以往大战之所以发生往往是由于大国企图以决定性的军事行动挽救经济和政治衰退所致。”——《原子科学家公报》,一九七九年四月刊。
换句话说,企图以加强军备解决经济难题往往导致战争。日本在美国于一九四一年禁止重要石油供应时所用的“解决方法”便是一个近代例证。“对禁运的惊惶迫使日本海军……附和陆军的极端主义。”(《大英百科全书》)结果如何呢?珍珠港事件。
这个世界经得起另一次珍珠港事件吗?
美国所短缺的不仅是石油而已。《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说:“美国工业所消耗的二十三种战略性物质有过半是输入的。”该刊补充说:“更糟的是,这些物质大都来自政治不稳定的撒哈拉以下的非洲诸国。”美国必须输入百分之八十九的铂(用来处理原油),百分之九十的铬(用来制造坦克装甲),百分之九十八的锰(用来制造高度强力合金)。各种重要物质的供应短缺意味到一旦供应受到威胁,就有可能发生冲突。
有些人对短缺不以为奇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所产的石油多于世上其他国家产量的总和。那时一般人都称道美国有无尽的矿产资源。很少人能预见在短短数十年之后,美国会无法供应本身所需的大部分战略物质。可是,仔细研究圣经的人却已预见将临的麻烦。
在一九五八年出版的《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a(英文)一书指出苏联便是但以理书第十一章所描述的“北方王”。以英、美为首的所谓自由世界则是同一章所提及的“南方王”。圣经中这一章的预言描述在两个象征性的王之间的竞争,说:
“到末了,南方王要与他[北方王]交战,北方王必用战车、马兵和许多战船,势如暴风来攻击他。……他[北方王]必把持埃及的金银财宝。”——但以理书11:40,43。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一书在超过二十二年前根据圣经作出以下令人深感兴趣的预告:
“北方王在‘末了’时期中势力会扩张到什么程度,要将来才能知道。可是预言指出他会把持这个商业化、物质主义世界的金银财宝等贵重物资,包括石油在内。”——303页。
苏联是今日少数不需输入石油的工业国之一。苏联同时控制着“南方王”所亟需的战略性矿物的矿藏。难怪世界政治在近年来以超级大国之间的互争雄长为特色。
[脚注]
a 纽约守望台圣经书社出版。
[第16页的图片]
倘若甚至一个大学生也能发展一个可用的原子弹,有什么理由认为一个小国不能这样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