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3 2/8 11-15页
  • 经济出了什么毛病?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经济出了什么毛病?
  • 警醒!1983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经济高峰会议
  • 难题更趋复杂
  • ‘一项悲观的宣言’
  • 重大的差别
  • 真正的毛病是什么?
  • 为什么有生活费用危机发生?
    警醒!1989年
  • 你的金钱有什么前途?
    警醒!1975
  • 物价究竟怎样了?
    警醒!1975
  • 你能在经济衰退中寻得安全吗?
    警醒!1976
查看更多
警醒!1983年
《警》83 2/8 11-15页

经济出了什么毛病?

《儆醒!》杂志驻加拿大通讯员报道

像汽车陷在泥淖里一般,世界经济正泥足深陷。令人担心的是,有如被困的汽车空自开动引擎和旋转车轮,但却不能前进一般,经济制度在紧张之下出现了崩溃的征兆。我们大家都感到这种影响。“我们一定要使经济复苏!”这正是现时所听到的呼声。

究竟出了什么毛病?经济制度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

“经济”一词是指一种生产和分配商品与服务的制度。经济制度在基本上是一项合作的交换制度。金钱被用来补偿有关方面所提供的货品和服务。

在经济制度之下,活动或贸易愈多,生产的要求就愈殷,彼此交易以增加财富的机会也愈大。各国因而愈加繁荣,国民遂得以期望享受较好的生活水准。a经济继续前进或扩展被认为是世界进步和安全所不可少的因素。

有人认为一九五零年代和一九六零年代的世界经济情况正是这样。可是,到了一九七零年代中期,情形就显出不妥了。“失去控制的通货膨胀”导致物价飞涨的恶性循环。生产和需求脱节,失业人数增加,物价不断上涨。财富非但没有公平交换,各国之间的贫富差别反而日益悬殊。

尤其是自一九七三年以来,石油价格的剧增震撼了经济制度。依靠能源的西方工业国家经济已发生动摇。非产油的发展中国家更负债累累,因为它们所必需输入的商品和能源价格正不断上涨。更糟的是,贸易的工具——金钱——在一国与另一国的通货比较起来时价值忽升忽降。显然,经济制度变成混乱不堪。

经济高峰会议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世界的几个强大工业国——法国、西德、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的领袖们云集法国的林堡列特,讨论关于世界经济难题的解决方法。经过三天会谈之后,各领袖声称“对经济复原深具信心”而结束了高峰会议。

可是,自那时以来,同一批工业国,连同新近加入的加拿大,都感到有每年召开经济高峰会议的需要。经济复原的希望究竟变成怎样了?

一九八一年七月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经济高峰会议之前两天,多伦多《星报》报道说:“在星期一召开的高峰会议与一九七五年在法国林堡列特初次举行的会议之间的主要差别是,今日每个人都对前途的繁荣,例如经济复原、增加世界贸易、减少通胀和促进就业率等,比以前较审慎。”

简单地说,目前经济依然陷于困境。没有人确知怎样才能使其复苏。通胀顽强地持续下去——一九八一年参加高峰会议的国家除了两国之外都有两位数字的增加。各工业国在国民生产总值(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总值)方面的增长绝不令人满意。

难题更趋复杂

自昨年以来,已经混乱不堪的难题更变本加厉而使经济进一步陷于困境——高利率创出新纪录,尤以美国为然。此举有如把石投在池塘里一般,它的涟漪展延到所有的西方工业国。

在美国,高利率紧缩了金钱供应,目的是要打击借款者以遏止通货膨胀。但高利率同时也抑制金钱在商业投资方面的流动,而投资正是使停滞的经济复原所亟需的。

在其他国家,美国的高利率吸引投资者把自己的通货换成美元。美元遂因需求殷切而增高价值,其他通货的价值则相应地贬低。欧洲各种通货价值在一九八一年上半期贬低约百分之二十,据称是美国的高利率所致。资金越过大西洋外流更使欧洲的经济复原缓慢下来和进一步刺激通胀。

国家的通货价值减少,便要付出较多的钱去购买输入的商品。通胀于是增高,为了使资金不致外流,各国遂提高利率与美国竞争。但刺激经济所需的却是降低利率而使人较易于借款投资。

在渥太华的高峰会议席上,美国总统雷根坚称该国的高利率政策维持不变。其他国家领袖所面临的难题是,倘若美国的紧缩金融政策无补于控制通胀,以致利率长期未能降低,他们将怎样应付。

失业率增加是另一个严重的复杂难题。经济合作发展组织预料它的二十四个成员国失业率会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期以来的最高水平。至少有一位欧洲国家领袖声称,“现时失业比通胀更难应付。”

各国的收支差额也是使经济陷于泥沼的另一因素。由于一九八一年上半期的日本输出攻势,以一个集团而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贸易赤字接近一百亿美元。以整体而言,各工业国在一九八零年的经常赤字共达七百亿美元,主要是由于输入高价石油所致。另一方面,石油输出国组织各成员国的盈余从一九七八年的三十亿美元增至一九八零年的一千二百亿美元。可是,非产油的发展中国家的经常赤字在一九八零年共达七百九十亿美元,在一九八零年代初期肯定会急剧增加,而且未见有任何好转的希望。

这种极度的不平衡大大打击了整个经济制度。各工业国正在努力使自己国家的收支平衡,并鼓励富裕的产油国把盈余的金钱还原流通,特别是通过协助债台高筑的发展中诸国而这样行。

‘一项悲观的宣言’

既有这么多的其他复杂难题从四面八方压来,一九八一年的渥太华高峰会议出席者们声称,“各工业民主国家必须使经济复苏以满足自己国民的要求和促进世界繁荣。”

可是,多伦多《星报》却把他们的最后公报称为“对于自由世界经济前景的一项颇为悲观的宣言。”七位领袖一致认为“努力抑制通胀和减低失业率乃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可是方法如何呢?

多伦多《环球邮报》社论说:“他们既没有作出任何震撼世界的决策,也没有采取什么戏剧化的主动方针。”各国对于西方经济并没有定下什么“蓝图”,反之,“从渥太华发出的宣言是这么笼统,以致人很难决定各领袖究竟希望建设些什么。……虽然大多数政治决策都以平凡的言论作为外表,但通常在外表的后面可以发现木头或钢铁……但有时只发现纸板——例如渥太华宣言。”各国的领袖和顾问们是否一筹莫展呢?

可是,这项宣言也含有一些饶有意义的主张。领袖们声称:“我们必须使民众进一步认识有改变的必要;例如对于经济增长和赚钱所怀的期待必须有所改变,在资方和劳方关系以及行事方式方面的改变,工业模式的改变,投资方向与规模的改变,能源的使用和供应方面的改变等。”改变所需的是在发行公债、赤字预算、利率、利率和通货比率等方面的变迁,促进粮食生产和贸易等。经济制度所亟需的不是若干刺激而是要彻底加以重建!

经济状况以前曾经陷入困难,但后来却得以复原。为什么目前的经济状况无法不经剧烈的改变便复苏呢?

重大的差别

目前世界的经济难题和一个世纪以前的并不相同。主要的差别是各国及其经济均互相依存。一个工业国的经济政策或行动会影响到其他工业国。甚至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也对全球经济发生交互作用而影响到富裕的国家。富裕国家的繁荣有赖于贫穷国家的太平;它们不但对富裕国家输出重要的原料,而且输入价值亿万元的商品,从而增加工业国家的就业率。

发展中的国家希望有一个新的国际经济体系,使它们有,好机会参与世界经济。这种呼声是富裕国家所不能漠视的。正如加拿大总理杜鲁多指出,这是“全球安全的要素。”

至于经济究竟会复苏到什么程度以及各国是否会进一步商议建立新的经济体系,事情尚待分晓。但如今已有确凿的证据表明经济难以挽救的真正毛病何在。

真正的毛病是什么?

毛病很多。首先是贪婪 ——谁能加以控制呢?尽管实际的需要已经满足,人们还是想要 多而又多的东西和“更好的生活方式”,甚至不惜损人利己以求达到目的。贪婪促使人过度期望和要求较高工资,以致物价不断上升。这种欲望导致各国不惜牺牲他国以控制经济和保守自己的财富。像疾病一样,出自贪婪的剥削和垄断传染到整个世界经济中。

世界经济的另一驱策力量是战争的威胁。各国希望增强自己的经济力量以扩展军备或防卫自己的主权。在与苏联作大规模军备竞赛方面,美国提出五年计划,使国防预算从一千六百二十亿美元增至三千四百三十亿美元。军费的剧增可能进一步损害各大国的经济。据说在两周之内用于军费的金额就足以供应全世界居民的食水和基本保健了。你能期望这种经济制度有公正和平等吗?

可是,基本的难题还是在政府 方面。正如渥太华高峰会议承认,“经济问题反映出广泛的政治目的,并且受政治目的所影响。”日本首相铃木指出这点,他说西方诸国所面对的挑战是要表明他们的政治机构比东方的优越。

论到渥太华高峰会议,杜鲁多总理告诉加拿大下议院说:“八亿人民现正生活在人类生存的边缘。他们生活在极度缺乏、绝望与长久危机的状态中。处理这种危机乃是人道和政府的可靠性 所受的考验。”(楷书本刊自排)

事实是,在过去六千年来,人类一直未能产生任何可靠方式的政府。尽管有些进步,以大体而言危机却在恶化而非改善。建立一个可靠的政府,一个能够除去目前不公平的经济体系以及除去由贪婪和野心所促成的战争的政府,是可能的吗?

不错!目前所亟需的政府乃是上帝的属天王国。这个政府为地球所提供的解决方法比经济学教科书和理论所想出的任何方法远较优越。这个政府的主要教科书圣经在许久之前已指出我们的时代会遭遇经济难题。(启示录6:6)除了指出难题症结之外,它还能够使你经历那唯一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法所带来的幸福。

圣经能够帮助你了解何以上帝的王国能保证没有人会失业、不再有通胀、财富受到公平的分配和经济保持稳定。它甚至在现今便能使人改变性格,除去贪心和努力生产,从建设军备转变为寻求和平与最终的经济安定。(弥迦书4:4)上帝的王国并非仅是建立一个新的经济体系,反之它会铲除整个世界制度——包括不公平的经济制度在内——代之以一个公义的新规制。只有超人的政府才能成就这样的超人伟业!——但以理书2:44。

何不翻开圣经亲自查看一下你需要怎样行才能从将临的世界改变得益呢?耶和华见证人很乐于帮助你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

[脚注]

a 关于经济的基本问题,可参阅《儆醒!》杂志(英文)1975年1月22日刊,16-20页。

[第13页的图表]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消费者物价

1977

1978

1979

1980

20%

15%

10%

5%

加拿大西德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