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问……
我怎样才能结交真正的朋友?
谢夫认为结交朋友是简单的事。因为,他在学校时想要多少朋友就有多少,想结识谁就结识谁。可是,他离开学校之后迁到一个新的城市居住,却有一件异乎寻常的事发生了——他发觉结交新朋友十分困难。
“我非常寂寞,”谢夫说。“轻松愉快地结交新朋友的技术正是我所需要而又缺乏的技术。我住在那里六个月——这段时候是我一生中最难过的。”
这位青年人的经历十分普遍。作为青年人,你也许意识到不必去陌生城市才会感到没有朋友之苦。交友可能相当困难。原因何在呢?
欲速不达
有些人感到真正友谊a可以在一夜之间开花长成。我们生活在期望“即时服务”的时代——从即时食物至即时友谊。但真正知己是要经过一段时期分享经验和感情才能获得的。
可是,若干技术却能帮助你开始建立友谊和进行得顺利一点。一位男子曾在这些技术方面立下榜样,他与朋友建立了坚固的友谊,他的朋友们甚至甘愿为他效死。他也为了深爱他的朋友之故而受苦和舍命。这位男子,耶稣基督,究竟做了些什么去养成这样深厚的友情呢?我们可以怎样效法他而获致同样的成功呢?
“对别人表现积极关怀”
耶稣关怀别人。他主动和积极地帮助别人。他关怀别人不仅是对人怀有好意而已,他采取实际行动,因为他‘愿意’这样行。(马太福音8:3)这样行在当时能建立深厚的友谊,在今日亦然。
例如,一位在结交朋友方面特别成功的现代青年被人问及成功方法。他的成功秘诀是:效法耶稣对别人表现关怀。“要对别人表现真正爱心和积极的关怀,”大卫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知道别人的名字。别人往往由于你对他们有足够的关怀,记得他们的名字而对你留下印象。因此他们也许与你分享一些经验和难题,友谊于是便开始建立起来了。”
‘这是否意味到我必须有逢人握手的外向性格呢?我的个性根本不是这样的!’也许有人会说。关怀别人未必要作这样的表现。耶稣“心里柔和谦卑,”因此他不是个风头十足或炫耀自己的人。(马太福音11:28,29)‘得人’的方法是诚恳地关怀别人。例如,有一位寂寂无闻的种菜和卖菜者曾被镇上的一个居民描述为“我所见过的最害羞的男子”。可是,当这位菜农逝世时,送殡的人之多打破了小镇的历史记录。原因何在呢?
“许拔知道怎样结交朋友,”麦坚尼(Alan Loy McGinnis)在他所著的‘友谊要素’一书中回忆说。“他善用关怀别人的原则,60多年来他都以别人的利益为先。”你正这样行吗?借着注重别人及与别人一同做事而非注重物质财富,你可以培养许多恒久的友谊。许多时简单的场合,例如请人吃一餐饭或助人做点工作,可以加深友谊。
“进入人心之路”
“你们应当小心怎样听,”耶稣推荐说。他知道自己的话对听者和留意他的信息的人深具价值。(路加福音8:18)作良好的听者对于建立友谊也十分重要。“有时你需要一个仅是聆听的人,”一位22岁的青年说。“乐意聆听可以使你成为别人的知己。”不错,正如福尔特尔(Voltaire)写道:“耳朵是进入人心之路。”
我们若真正关心别人所说的话,别人通常会喜欢接近我们。但这样行需要“不单顾自己的事[或者只想自己说话],也要顾别人的事。”——腓立比书2:4。
因此要自问一下,当别人说话时,我是否真的聆听呢?抑或正想着下次轮到我时要说些什么话?我有提出问题去探知别人的意见吗?我有借着手势或面部表情去表示投入彼此的谈话之中吗?
要忠贞
耶稣忠于他的朋友。他“爱他们到底。”(约翰福音13:1)由于意识到这点,22岁的哥顿在获得同伴的亲切友情之后,说:“作朋友的主要品德在乎忠贞。在环境不利时,他会继续支持你吗?我的朋友和我在听到别人恶意批评时会互相维护。我们互相扶持——但只在对的事上。”
这样的忠贞的确受人赏识,因为今日虚伪和中伤正大行其道。“滥交朋友的,自取败坏[或以闲话“败坏”别人的名誉],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亲密。”——箴言18:24。
倾吐心意
耶稣乐于对朋友倾吐心意以加强友谊。有时他向朋友透露他感觉“怜悯”,“爱心”和“甚是忧伤”。他至少有一次曾“哭了”。耶稣并不觉得对他所信任的人倾吐心意是一件难为情的事。——马太福音9:36;马可福音10:21;马太福音26:38;约翰福音11:35。
当然,你不能让自己的感情好像一本打开的书一般向偶然认识的人也尽情倾诉。“你必须表现你自己的本来面目,”14岁的菲丽西亚说。可是对人要忠实。人若戴起感情的“假面具”,别人就会与之疏远了。学习对别人表示同情、体恤和与人‘分忧’乃是建立有意义的友情的要诀。——彼得前书3:8。
可是,有一点是值得留意的。你若拣选一位异性作为知己,便常有牵涉到罗曼蒂克式爱情的危险。这样你很容易在感情上依靠对方。因此,其中一方若尚未有结婚的打算,这便可能引起无限的烦恼了。在性别相同的人当中找寻良友,直至适当时候才找寻婚姻配偶无疑会好得多。
不必求全
在结交朋友方面也有烦恼的时刻。“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雅各书3:2)但许多人可以证明,借着努力培养友谊,他们已获得不少恒久的友情。
即使与人建立了友谊也不必过于求全。一位出身乡间而且是独子的青年与一位只知大城市生活和家有四位兄弟姊妹的青年建立了深挚的友谊。他们怎样应付彼此间不同的背境呢?“你必须乐意给与,”柏斯莱说,“这是友谊很重要的部分。你对各事均有自己的感想,但要乐于容纳你朋友的感想和意见。”
不错,这一切需要付出时间和感情。可是没有爱心的人却要付出更多代价。这样的人要付出一生空虚寂寞的代价。但可以肯定的是,借着效法耶稣对人表示真挚的关怀,你就能够像耶稣一般对人说,“你们是我的朋友。”——约翰福音15:14。
[脚注]
a 关于真正朋友需要符合什么条件和择交的问题,在1982年3月8日的英文《儆醒!》杂志有一篇文章加以讨论。
[第16页的图片]
你在结交朋友方面有点困难吗?
[第17页的图片]
别人说话时你真的聆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