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3 5/8 12-15页
  • 上帝‘关心妇女’吗?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上帝‘关心妇女’吗?
  • 警醒!1983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努力摆脱捆绑
  • 对事情的新观点
  • 较深的了解
  • 妇女在上帝早期仆人当中的尊贵角色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5年
  • 男子应该怎样对待女子?
    警醒!1973
  • 妇女怎样才能真正获得解放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5年
  • 上帝给予妇女尊重与关怀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3年
《警》83 5/8 12-15页

上帝‘关心妇女’吗?

‘是的!’自道真实经验的作者回答说

“几年之前,我在生活上达到感觉真正需要上帝帮助的地步。可是,我能在他面前求告,确信他会关心协助我吗?我必须承认自己有点怀疑。为什么呢?因为我是个女人,我曾坚决认为上帝对妇女其实并不真正关心。究竟什么使我对上帝怀有消极的看法呢?我在长成期间的经历使我产生这样的感觉。

“你也许知道,美国犹他州的主要宗教,摩门教,有一个时期曾鼓吹多妻制度。后来教会在1890年,改变了政策,于是多妻制度遂不再为摩门教的主流教派所容许。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跟从这项政策上的改变。有些基本主义派的信徒开始另组教派,秘密地继续实行多妻制度。

“当时我还是个小孩,父亲决定研究这些基本主义教派,看看他们是否持有真理。研究过之后,他决定多妻制度的确是上帝对人类所订的旨意。

“这的确是一项关系重大的决定!我的母亲已经为他养了四个儿女,而且正怀着第五胎,她感到困惑和伤心。她与父亲争辩,痛哭流泪。当她在医院生产第五个孩子时,她希望死去。事实上,她的确几乎死去,但却终于复原。最后,她相信多妻制度也许是上帝的旨意,但是她觉得我父亲并不是有资格按照这项‘上帝的崇高律法’而生活的人。

“当我的父亲大搅多妻制度时,他经常提醒我们他正在遵行‘上帝的旨意’。当我看到他准备和异性约会,‘理直气壮’地负起责任和其他妇女把臂同游时,我脑中就泛起‘上帝的旨意’一词。我每次在午夜醒来看见母亲孤衾独拥,因为父亲正和其他女人厮混时,我就无法忘记‘上帝的旨意’一词。我开始感觉上帝对妇女十分不公平。

“不错,我为了不愉快的家庭环境而归咎上帝。当然。我现在已知道男子多妻并不是上帝的旨意。反之上帝的旨意是男人应该‘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而且‘丈夫要爱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子’,并非使妻子感到伤心和不安全。(提摩太前书3:12;以弗所书5:28)可是,当时我尚未知道这些真理。父亲误传了上帝。以致在我心里撒下了愤恨的种子。

“母亲知道这件事令我不安,因此她试图安慰我。她推理说:‘多妻制度总比通奸好得多,男人是天生的多妻者,他不能只和一个女人厮守下去。看来是上帝把男人造成这样的。’可是,这些话仅是使我感到无望而已。‘上帝何以把男人造成这样呢?’我不禁纳罕。‘为什么女人一定要和别的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呢?女人仅是男人的附属品,目的只是要为男人生儿育女吗?’我相信上帝。可是我接纳了父亲的见解,开始感到自己因为是个女孩而十分不利。

努力摆脱捆绑

“在父亲的教派里,女孩习惯早嫁。可是,我长到十余岁时,我觉得无法嫁给任何男子而只成为他的多个妻子之一,我觉得这样不如嫁给一个不信者还好。我的父亲忙于照料其他的妻子,或者忙于追求其他女人为妻,因此我有颇大的自由。我尽量避开父亲的教友,我的生活也越来越不敬虔。我采纳了嬉皮士的生活方式,终于和一位生活方式相同的青年男子结婚。但难题并未获得解决。

“我发现男人甚至不必奉行‘上帝的旨意’也可以虐待女人。在我看来,女人信奉宗教和不信奉宗教一样处于不利的地位。我的丈夫在婚后并没有放弃他那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我认为男人不但是天生的多妻主义者,而且是天生的通奸者。我所识的男子差不多人人都欺骗妻子。因此我感到每个女人迟早都要忍受这种行为。此外,我发现作为女人更有身体上的难题。除了其他事情之外,流产的痛苦使我感到男人享有婚姻生活上的一切乐趣,女人则要忍受所有的难题。

“有一个时期我曾参加一个赞成妇女解放运动的团体。我从这个团体获知更多理由要对女人的地位表示愤慨,但不久我就停止参加了,因为在我看来。这个团体似乎没有什么真正有价值的成就。我继续抱怨上帝对妇女不公平。但不久我却发现自己的不公平之处。我没有获得足够证据就遽下判断。后来我才获知事情的另一面。

对事情的新观点

“我亟需帮助。但是到那里求助呢?我开始自己阅读圣经,并且向上帝祷告。上帝会听允我的祷告,不嫌我‘只是个女人’吗?

“不久之后有两位年轻的基督徒女子上门探访我。她们给我看最近期的《守望台》和《儆醒!》杂志,这两份刊物讨论圣经的含义以及我们在这个世界所面对的种种难题的原因。我没有钱,她们就把杂志送给我。当时我并没有阅读这些杂志和她们再来时所带来的其他几份,但最后我还是同意和其中一位少妇研究圣经。

“初时我并不十分感兴趣。可是,兴趣不久就提高了。我开始以另一种观点去看父亲以之为自己辩护的圣经记载。我看出人们——不论男女——受苦的原因。我获知上帝的观点,原来上帝并不赞成男人压迫女人。男人多妻和他们所做的各种令女人痛苦的事都不是‘上帝的旨意’。事实上,我发现‘上帝就是爱’,于是开始受他的爱所感动。——约翰一书4:8。

“可是,对于上帝对女人的看法,我还有些少怀疑。我祈求更多的帮助。

较深的了解

“有一天,我在创世记一书中读到雅各的历史。以前我时常避免阅读这项记录,因为它牵涉到多妻制度。可是,如今我却留意阅读它。

“雅各爱上了拉结,甘愿为了娶她而工作7年。可是,他却中计而娶了拉结的长姊利亚,这两姊妹的父亲拉班声称欺骗雅各的原因是习俗要家中的长女先嫁。7日之后雅各又娶了他真正爱上的拉结——虽然他要再行工作7年作为娶拉结的代价。利亚于是开始感到失宠妻子的痛苦。——创世记29:16-30。

“我自行阅读这段故事时开始发觉事情的新含义,上帝并没有使雅各娶两个妻子。这是拉班的诡计所促成的,使利亚成为失宠妻子的当然不是上帝。其实,惟一能安慰她忧伤的是耶和华。利亚曾不止一次地承认得到耶和华的帮助。不但这样,当拉结不快乐时,耶和华也帮助她。——创世记29:31-35;30:22-24。

“我读到耶和华对这两个妇人的仁慈关怀而深受感动。他并没有将她们的难题视为微不足道或只是‘女人闹情绪’而不予理会,反之他表现真正的关怀。

“在此之后,我在圣经里发现许多其他记载表明上帝的确关心妇女。我坚信正如上帝垂听利亚和拉结在忍受不如意的环境时所作的祷告,上帝也会垂听我的恳切祷告。

“此外,夏娃的受造记录向我表明,女人活在世上是有价值和必需的。(创世记2:18)女人与男人是互为补足的。女人所具有的不同品质其实使人类更添姿采,我尽量吸收圣经中特别对妇女提出的忠告和勉励。——箴言31:10-31;彼得前书3:1-6;马太福音26:6-13。

“我留意到,圣经虽然表明‘男人是女人的头’,但却教导男人以尊敬和体贴对待妇女。(哥林多前书11:3;彼得前书3:7;箴言5:18-21;以弗所书5:28-33)耶和华顾恤寡妇的方式尤其令我感动;在古代——甚至在今日也常是如此——寡妇是孤苦无靠的可怜人物。——雅各书1:27。

“我曾经一度觉得在性方面男人享有所有的乐趣,女人则受尽一切苦楚。但生育了三个儿女之后,我发觉生儿育女是上帝给予女人的极大福分。其中虽有痛苦,但许多女人都同意这是最令人兴奋的事之一;这种喜乐是男人只能纳罕而永远无法真正明白的。

“这并不是说一个性别比另一个性别重要。使徒保罗以中肯的方式概括这件事说:‘然而照主的安排,女也不是无男,男也不是无女。因为女人原是由男人而出,男人也是由女人而出;但万有都是出乎上帝。’——哥林多前书11:11,12。

“因此我了解到上帝的确关心女性。在这个事物制度里感到受压迫的妇女的最佳避难所乃是投靠上帝。我乐意邀请各人研究圣经和圣经所显示的没有偏见的上帝耶和华。以所提出的救恩而言,他是一位‘机会均等’的上帝。我们大家都能爱戴耶和华以及为他所爱。”——外稿。

[第13页的精选语句]

“女人仅是男人的附属品,目的只是要为男人生儿育女吗?”

[第14页的精选语句]

“上帝并不赞成男人压迫女人”

[第14页的精选语句]

‘我读到耶和华的仁慈而深受感动’

[第15页的精选语句]

在这个事物制度里感到受压迫的妇女的最佳避难所乃是投靠上帝。

“以所提出的救恩而言,耶和华是一位‘机会均等’的上帝”

[第13页的附栏]

“父亲告诉我他正在跟从亚伯拉罕的榜样。亚伯拉罕曾有两个女人为他生育儿女,即他的妻子撒拉和使女夏甲。但这件事的原因是上帝应许无儿的亚伯拉罕他的子孙要成为大国。那时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已太年老而不能生育,她于是把使女夏甲给了丈夫,希望应许的儿子会从她而生。请留意这个女奴是撒拉给予亚伯拉罕的。亚伯拉罕并没有为自己娶许多妻子。事情的结果显示,这样行并不是实现上帝应许的方法。后来耶和华施行奇迹恢复撒拉的生育能力,应许的儿子遂从撒拉而生。——创世记12:1-3;16:1-4;21:1-5。”

[第15页的附栏]

本刊出版者乐意帮助你响应这项个人的邀请。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