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何以要“摩天”
你知道在你当地或城市里那一幢大厦是最高的建筑物吗?在你国内又如何?在全世界又如何?它很可能是一座摩天大厦。摩天大厦目前已成为普世的现象。在数以百计的著名海滨旅游胜地,许多游客旅馆高耸地摩着天空。各大都市竞相争取拥有最高摩天大厦的荣誉。可是现时有一个和我们大家有关的问题:摩天大厦真的能造益我们的生活方式吗?
为了满足你的好奇心,我们试提出一个问题,你期望在那里找到世界最高的建筑物?在美国?在俄国?正确的答案是加拿大。它是多伦多的加拿大国家高台,高度达1,821英尺(555米),是世界最高的独立式建筑物。当然,它既是一座高台,便不是在普通意义上作为居住的建筑物。那末,世界最高的摩天大厦是那一幢呢?
这样,我们就不得不到美国去找了。在那一个城市?纽约?不是。它在芝加哥,那里的西雅斯高台高达1,454英尺(443米)。虽然它比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高出100英尺(30米),但两者的层数却彼此相同——110层!
论到高度,你有留意到有多少人被高度所吸引吗?因此世上许多最高的大厦都有特别电梯为游客服务。至此有一个问题让你想想:倘若沃的斯(Elisha Graves Otis)没有在1853年发明世界最初的安全电梯,摩天大厦是否会切合实际?
何以要建造高耸的建筑物?
人对高度的入迷可以追溯到古代历史。例如,现存的最古老历史记录告诉我们,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左右,世人聚集在美索不达米亚示拿地的一片平原上,说:“来罢,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创世记11:1-4)事实上,他们所希望建造的塔是“摩天”的——一座摩“天”大楼!结果,他们建造了著名的巴别塔。
你有留意到古人建塔的动机吗?“为要传扬我们的名。”不错,他们认为高耸的建筑物与扬名有密切关系。在这件事上,他们的想法与现代的广告代理商或商界巨子的想法相同。怎会如此呢?因为二十世纪的思想趋向是,‘最大的便是最好的’——若能使自己的名与之有关就更好。
在这方面,请留意国际联营商店东主伍和夫(Frank W. Woolworth)对于在1913年兴建的60层高纽约市伍和夫大厦(高达792英尺[242米],是当时世界最高的建筑物)所说的话。“我希望自己所建的大厦比以前任何其他商人所建的更大。结果建成了伍和夫大厦。”同时,他使自己成为更加知名的商人。可是,在1930年,他的“高台”在摩天大厦“英雄榜”上已被77层,高度达1,046英尺(319米)的克莱斯勒大厦所超越。克莱斯勒享誉不久就被较高的建筑物凌驾其上,它便是高达1,250英尺(381米),1931年在纽约市落成的帝国大厦。
摩天大厦在普世激增的原因有二:希望尽量利用有限的土地;在若干场合,财政支援者有自诩的心理需要。正如作家吉百龄(James C. Giblin)所说:“纽约的摩天大厦设计也受到财政支援者的野心和愿望所影响。这些不动产的发展者、实业家和商人希望自己的名与富丽堂皇的大厦有关,借此炫耀自己的财富、权力而赢得别人的钦羡。”
建筑师从那里获得灵感?
现代建筑师从那里获得灵感呢?吉百龄先生继续说:“[他们]认为使委托者满意的最佳方法是借助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庙宇和西欧的哥德式大教堂的设计作为摩天大厦的设计样本。那些建筑物是为了纪念帝皇或诸神而兴建的;既然如此,何不利用它们作为二十世纪亿万富豪的摩天大厦纪念物的样本呢?”
令人惊奇地,若干现代摩天大厦曾被称为大教堂。例如,以现代哥德式建筑风格知名的伍和夫大厦被一位教士称之为商业大教堂。毕兹堡一间同属哥德式的建筑风格的摩天大厦毕兹堡大学则以学业大教堂见称。作家吉百龄建议36层的《芝加哥论坛报》摩天大厦可以适当地称为报业大教堂。
第一幢现代摩天大厦在那里?
第一幢现代摩天大厦是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建成的呢?既然大多数摩天大厦是在纽约的曼克顿区,人们自然以为纽约是拥有摩天大厦的第一个城市。可是,在北美却有三个城市争取这项“荣誉”——纽约、芝加哥和明尼亚波利斯。那一个城市最有资格享誉呢?
倘若摩天大厦的定义是指十层以上的高楼而言,1868-70年在纽约兴建的公正人寿保险公司大厦就可膺首选。但在建筑师和工程师看来,摩天大厦绝不仅是高可“摩天”而已。真正的摩天大厦是以钢铁架构为基础的建筑物,它是十九世纪的革命性设计。这种设计使建筑物能抵受极大的高度和重量。这样,那一个城市赢得这项荣誉呢?
在《空间、时间和建筑学》一书中,瑞士美术史家基狄安(Sigfried Giedion)提出权威性的答案,说:“如所周知,依照现代建筑原理而实际建成的第一幢摩天大厦乃是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的10层大厦(1883-85)。”不错,芝加哥是拥有真正摩天大厦的第一个城市。
现时看来芝加哥和纽约在拥有世界最高大厦方面互争雄长。在一段颇长的时期内,纽约享有这项荣誉,但后来在1974年输给芝加哥的西雅斯高台。纽约屈居次位会延续多久?会有人以财政支援在纽约建造一幢最高的大厦吗?若然,动机何在?另一座摩天大厦会实际造益纽约吗?
摩天大厦是否造益于人?
这导致一些范围更广泛的问题。摩天大厦和高耸的建筑物会对一般人有真正的裨益吗?把许多人挤在有限的面积之内会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吗?公共交通系统和城市卫生设备所负的重担又如何?火灾的危险及其他因素也是无法不予以考虑的。
摩天大厦一般的功效已引起了严重的疑虑,尤以关心环境和生态方面所受威胁的人为然。正如路易士·文福(Lewis Mumford)指出:“实际上,摩天大厦自始至终一直是明智的城市计划和建筑进步的一大障碍。它的主要用途是使土地过度挤逼以谋求私人的经济利益,和以之作为高价的宣传及广告工具,不管城市付出多大的代价。”因此,有一项疑问相当适切,那便是:何必要“摩”天呢?
[第18页的图片]
曾经保持世界最高纪录的纽约市两幢大厦——60层的伍和夫大厦(1913年)和110层的世界贸易中心(19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