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5 5/8 3-4页
  • 甘地——何以这么多人曾寄望于他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甘地——何以这么多人曾寄望于他
  • 警醒!1985年
  • 相似资料
  • 甘地——什么模铸出这个人物?
    警醒!1985年
  • 在一个暴力世界中的非暴力主义
    警醒!1985年
  • 一个印度教徒的解决方法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1年
  • “世界七大错误”
    警醒!199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5年
《警》85 5/8 3-4页

甘地——何以这么多人曾寄望于他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时代正目击发展中世界危机日深,西方富裕国家饱受各种社会弊端所困扰,同时全世界均处于核战的恐怖阴影下。甘地的非暴力哲学会为这个乱世提供解决方法吗?印度的一位新闻从业员在本文详细检讨甘地和他的非暴力理想。

甘地。这个名字对你说来意味到什么?你若是个和平的爱好者和渴望见到一个非暴力的世界实现,你也许知道甘地曾被人称为非暴力主义之父。

你若是七亿三千万以上的印度人之一,就会记得这位被人称为爸爸的领袖,这位使印度得以独立、纺织机不离左右的瘦小男子的温柔形像。你若是印度教徒,你会认为他是个属灵的领袖,并且称他为“玛哈玛”,意即“伟大的灵魂”。但不论你的出身或信仰如何,你也许认为甘地是一位具有非凡领导气质的领袖。

甘地的个子短小、面容瘦削、眼大,一个大到与面孔不相称的鼻子支撑着圆形的眼镜。他那憔悴的双颊带着没有牙的微笑。他在大多数照片中的形像若非盘膝而坐,手携纺线机,便是系着围腰布、搭着披肩在招呼访客。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甘地说:“我反对暴力,因为暴力即使看来成就了善果,它所促成的善也只是暂时的,但它所造成的恶却是永久的。”

今日世界的情形比甘地在生时远较恶劣。请看一看在南美、中美、非洲、中东,甚至印度的大小城镇和乡村,有些什么事发生。以暴力为解决难题的方法已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大多数人在被推一下时反手相推。在再次被推时便挥拳相向。富裕国家也不免受其影响。国家主义的仇恨、种族暴乱、犯罪、核战威胁和环境破坏已成为惯常的事。“除非世界采纳非暴力主义,人类必然招致自杀,”甘地评论说。他表示,仇恨只能用爱来克服,非暴力主义不但要由国家和团体加以实行,而且必须由每个人加以实行。

例如,究竟什么促使人仅因为邻人的肤色与自己的不同便加以仇视和对之行暴?甘地评论:“上帝的子民不能认为别人比自己低下。他必须认为大家都是同胞兄弟。”甘地说了这话之后六十三年,世界依然未能接受这项基本的平等观念。

在这个缺乏伟大领袖和思想家的时代,有些人回顾甘地的主张而奉之为解决方法。但甘地是何许人?他的理想是什么?这些理想是怎样形成的?在这个动乱的时代,甘地的主张是解决方法吗?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