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娘子俯瞰巴黎市
《儆醒!》杂志驻法国通讯员报道
“你早,皮埃尔!欢迎莅临巴黎!希望你喜欢此地的风光。你想先看什么?”
“艾菲尔铁塔!”
“好的……这里就是了。果然不凡吗?”
“的确不凡!”
“我料的不差。她足以使任何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位老夫人的高度超过1,000英尺(305米),头上戴了一顶电视天线帽子。”
“可是,那么巨大的钢铁结构究竟有什么用处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需要详细解释才行。趁着我们排队购买电梯门券之际,我会告诉你关于铁塔的若干背景。大约一百年前,法国政府决定举行国际博览会去庆祝法国革命(1789年)100周年纪念。博览会举行地点巴黎市的市政府征询著名土木工程师艾菲尔(Alexandre Gustave Eiffel)的意见。艾菲尔感到意外,于是搜寻自己的档案,拿出一分在此之前他极少留意到的计划书,那便是,建造一座高达984英尺(300米)铁塔的计划。
“博览会委员会认为这项计划很有意思,于是为建造计划举行公开比赛。各种离奇古怪的计划在比赛中纷陈,例如有人提议建造一个巨大的断头台去纪念法国革命。另一建议是建造一个石制高台,但估计和以往经验都表明岩石建造物的高度很难超过555英尺(169米);那是美国华盛顿纪念碑的高度,这碑几经艰难才得以在数年之前完成。赛会最后选中了艾菲尔的计划。可是,很奇怪地,使艾菲尔在世界知名的原本计划却不是他自己的。”
“你的意思是说艾菲尔铁塔并不是艾菲尔设计的?”
“对了,但铁塔是艾菲尔建造的,首先设计的是他的两位副手,高克连(Maurice Koechlin)和诺古尔(Emile Nouguier)。可是,只有使用艾菲尔的建造方法,这项伟举才有可能在两年之内得以完成;这便是博览会委员会选中他的计划的原因之一。”
“艾菲尔甚至在建造铁塔之前已经是个著名人物吗?”
“不错。他曾经以建造巨大的铁桥闻名,例如葡萄牙奥波多斗罗河上的玛利亚大桥。他也完成了法国中南部的加拉别高架铁桥,它是当年世上最高的拱桥,高出水平线400英尺(122米)。我们也不可忘记他在建造自由神像,另一项世界知名的工程,的钢铁支架方面曾经担任重要角色。
“对艾菲尔所有的建造物说来,主要的难题是风暴。在建造艾菲尔铁塔时,他所用的是他常用的方法,以相当细薄的支架网来建造。”
“你能肯定在遇到飓风时没有危险吗?”皮埃尔担心地说。
“不必担心!巨大的格子式铁塔不大受风力影响。即使遇到时速110英里(180公里)的飓风——当时巴黎的纪录上的最高风速——铁塔的摆动度只是4.7英寸(12厘米)而已。事实上,它受阳光的影响较大。向阳的一边稍微膨胀,可使塔顶移动7英寸(18厘米)之多。
“可是,铁塔的重量颇轻。在建成时的重量不足7,700吨(7,000公吨)!试举例说明,它的12英寸(30厘米)高的缩尺模型的重量只有四分之一英两(7公克)!实际上,比较地说,铁塔的四个地基每平方寸所受的压力不会超过普通人坐在椅上时各椅腿所受的压力。
“为了要铁塔的建造工程如期完成,艾菲尔广泛使用预先建造的部分。铆钉孔是预先正确地在适当地方穿凿的;在250万铆钉当中,预先钉好的占全数三分之二。预先建造的铁架没有一个的重量超过三吨,这样可使将铁架举起安置在适当位置上的工作容易得多。在开始时用的是高大的起重机,但在建造物高于起重机时,艾菲尔设计的可动式起重机就取而代之。它们把后来电梯所用的‘铁轨’安装上去。这样顺利进行的操作对安全很有帮助,而安全正是艾菲尔所关注的事情之一。在全部工程进行期间没有严重的意外事件发生,以当时——甚至今日——而言,这的确是一项杰出的伟业!”
“他们是怎样把塔建成这么高的呢?”
“我们且从地基说起!由于塞恩河就在附近,艾菲尔于是使用以前用来造桥的方法。16个土基的每个船形渠门都有一个工作室,用压缩空气方法使水不得进入。工人们于是能够挖掘和搬出沙砾和泥土而不致有水渗入去妨碍工作。
“艾菲尔和他的工作人员都不担心铁塔的高度,因为他们已惯于从事危险的高空工作。很奇怪地,艾菲尔的严重难题之一是第一展望台。有个巨大的木制台架是用来支持四根倾斜柱墩和第一展望台的巨大支架的。在四根柱墩顶上的是用沙填塞的金属圆筒。借着将沙逐渐排出,四根柱墩遂得以沉下所定的位置。在柱墩的基部还有辅助的油压千斤顶,使四根支柱可作最后调整,与第一展望台的钢铁支架排列成行。
展望台一经达成完全的水平,就安全地固定在柱墩之上,千斤顶也移开了。这时可以恢复铁塔本身的建造工程。工作缓慢而着实地进行。巴黎人士看到铁塔越建越高,耸入云际,都不禁发出钦羡和惊叹的言词。最后,在1889年3月31日,距离开始动土之日不及26个月,艾菲尔能够邀请几位活泼壮健的高官登上1,710级楼梯,举行他所谓的‘非正式典礼’去庆祝铁塔落成。可是,皮埃尔,你不必担心,我们会乘电梯上去!”
“看哪,电梯来了!我们是否一直上到塔顶?”皮埃尔兴奋地问。
“不是,我们要在第二展望台转乘别的电梯。事实上,甚至第二部电梯也不能去到塔顶,但我们届时将会在900英尺(275米)的高空,景色非常壮丽。在晴天的白昼,能见度也许达到40英里(65公里)。正如你所见,我们所乘的第一部电梯是在铁柱当中上升的。这件事牵涉到颇大的难题,因为它需要一种能够让电梯通过第一和第二展望台之间的弯曲地带的系统。只有一间公司,奥的斯公司,能够解决这个难题,结果获选去承办电梯工程。
“近年来,古老的油压式电梯已由四部新式电动电梯所取代。因此今日也和昔日一样,科技再度起而相助;否则这位铁娘子的优美风姿现今就已不再在巴黎上空出现而令人空自叹息了。”
“你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且听我解释吧。艾菲尔签署的合约规定铁塔将在20年后拆卸。但在1903年,无线电讯的先驱费里(Ferrié)将军以铁塔作为实验。它于是为了军事目的而保全下来。在1921年,第一次现场直播的无线电波是从艾菲尔铁塔播放的。1922年以来,艾菲尔播音台经常有节目播放。在铁塔竖起的电视天线竿已将近有30年之久,铁塔连同天线的高度现时已达1052英尺零4英寸(320.75米)。有40多年,艾菲尔铁塔是世界最高的建筑物,直至1930年才被纽约市的克莱斯勒(Chrysler)大厦凌驾其上。”
“我想知道巴黎市民对艾菲尔铁塔有什么看法。”
“在过去多年来,意见各有不同,从爱好至憎嫌不等。早在1887年,一群知名作家,例如小仲马(Dumas)、莫伯桑(Maupassant)和作曲家古诺(Gounod)等,共同签署一封抗议书,反对他们所谓‘像巨大工厂烟囱一般俯瞰着巴黎的荒谬铁塔。’他们补充说:‘今后20年间,我们被迫要看见那些可憎的铁柱和铁闩,它那令人讨厌的影子像墨水污渍一般盖过全市。’
“这样的感想现今已平息下来了,今日的巴黎市民已接纳艾菲尔铁塔为巴黎风景的一部分。铁娘子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为此她也要感谢那每七年一次的57吨面部化妆漆油。在1989年,她会庆祝100周年纪念。
“不错,并非每个人都以诗人一般的目光去看艾菲尔铁塔,把她比作在‘[巴黎]诸桥的羊群’中的‘女牧人’。可是,游客们却像你皮埃尔一般从世界各地‘群’集而来要一瞻她的风采——每年超过300万人!有些人登临眺望。有些人志在从各个商店购买纪念品,或者只是在第一展望台的特别邮局寄出明信片。此外也有人只愿在第一或第二展望台的餐馆享受一顿法国美餐。”
“感谢你作我的向导和告诉我这一切。当我再见到朋友时,我一定会告诉他们我遇见一位年近百岁的老夫人,腿部仍然强健地站着俯瞰巴黎。”
[第30页的精选语句]
艾菲尔邀请几位活泼壮健的高官登上1,710级楼梯去举行铁塔落成典礼
[第30页的精选语句]
最初的合约规定铁塔将在20年后拆卸
[第29页的图片]
由格子式钢铁材料造成的高塔又大又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