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6 9/8 17-20页
  • 足球比赛的捣乱行动——病源抑或病征?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足球比赛的捣乱行动——病源抑或病征?
  • 警醒!1986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患病的社会?
  • 治标之法
  • 消除捣乱行为
  • 世界杯足球赛——运动抑或战斗?
    警醒!1991年
  • 足球世界杯——只是运动吗?
    警醒!1987年
  • 从足球明星至敬虔的生活
    警醒!1980年
  • 运动场上的暴力——何以不断增加?
    警醒!1990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6年
《警》86 9/8 17-20页

足球比赛的捣乱行动——病源抑或病征?

《儆醒!》杂志驻英国通讯员报道

“我们为了欧洲杯最后决赛而感到兴奋,”《伦敦时报》在1985年5月29日报道说。但它补充说:“布鲁赛尔正在预备迎接利物浦的球迷来临。……庞大的安全措施已准备妥当。”

可是仍有38人丧生,150多人受伤,因为当英国队和意大利队登场比赛时,布鲁赛尔的埃素运动场发生了疯狂的捣乱行动。伦敦的《每日邮报》报道说:

“惨剧在决赛之前一小时已开始发生,原因是利物浦的球迷可能是发怒了,于是袭击群众中的意大利球迷的部分。在两派球迷之间的篱笆颇为脆弱,于是利物浦的球迷爬过去拉倒篱笆。意大利人惊惶逃窜,围墙和篱笆被人群压倒。……

围墙倒塌后,许多人的身体下半部被瓦砾压着,痛苦地大声喊叫,伸出两臂呼救。

“但在他们周围和上面的球迷仍在打斗,彼此拳脚交加和互掷武器。……暴动场面在80个国家的电视播出,把球赛也掩盖了。……惨剧发生之后一小时半,双方的队长呼吁平息,但双方的支持者却仍然嘲笑比利时的防暴警察,以玻璃瓶、空罐、石子、大石和燃烧的炮仗投掷警方。”

可是,这样的疯狂捣乱并非新事。暴乱的球迷曾在多场足球比赛进行期间和之后造成惊惶、奔窜和死亡事件。事实上,就在布鲁赛尔惨剧发生的那个月,在墨西哥市奥运会场的球迷暴动中有8人丧生和51人受伤!以下仅是其他事件中的少数而已:

1982年10月,莫斯科列宁运动场的足球赛中有20人死亡。1981年2月,希腊的比利亚斯港有19人丧生。1980年8月,在印度的加尔各答有16人死亡。1974年2月在埃及的开罗有48人被践踏而死。1968年6月,阿根庭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球迷互相打斗,结果有72人丧生。1964年5月,在秘鲁的利马至少有318人死亡,500人受伤,打斗因为裁判员限令一名秘鲁守门员离场而引发。

可是,足球场的捣乱行动在英国球迷中特别流行。伦敦的《泰晤士报》列出以往23年间在英国足球比赛中令人齿冷的暴动。英国各球队的球迷曾经大闹欧洲多个城市,如鹿特丹、巴黎、圣德坚、杜林、玛德里、巴赛尔、奥斯陆、阿姆斯特丹、布鲁赛尔、瓦伦西亚、哥本哈根、卢森堡和里斯本等。难怪欧洲人称足球场捣乱行动为“英国病”。

伦敦《泰晤士报》记者米勒(David Miller)在报道布鲁赛尔惨剧时道出许多人的心声,他写道:“球场以外,大批救护车和紧急医疗队在料理死者和伤者,景况有如战场一般,但在此之后恐怖的打斗仍在许多街头继续下去。这种情形非予以制止不可。”

球场暴乱的确是社会灾害。但暴力和捣乱行动有可能仅是病征吗?若然,病源何在?

患病的社会?

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把球场事件描述为“反映社会的镜子,它显出我们今日社会的卑鄙、贪婪和强暴。”该报补充说:“球赛本身并不是暴力的原因,只是上演暴力的最佳场地。……它吸引和触发暴力,不然暴力就只会蛰伏待发或零星地爆发而已。”

各球会以暴力表现彼此的敌意;但在其他行动上,许多所谓守法市民却将类似的暴力表现视为无伤大雅。罗宾斯(David Robins)在研究足球暴乱7年之后在他所著的《我们愤恨人类》一书中解释说:“各国实行以暴力手段解决疆界争论而极少谈及理想或道德原则,这种趋势在对政治很少认识的人看来,不过是球场大战的成熟表现而已。”

因此《经济学家》周刊劝告说:“英国既然认为布鲁塞尔惨剧是一种耻辱,那么就最好查考一下这个姑息养奸的文化价值制度。”

把捣乱行动视为患病社会病征的警官协会会长麦克拉克伦(Charles McLachlan)慨叹今日的生活缺乏管教,并且主张青年人必须受到较佳的指导。雅息士的警长宾雅特(Robert Bunyard)把足球场暴动形容为“集人们在别处胡作非为之大成”。

这种弥漫人类社会的疾病是否已病入膏肓?抑或有法可治?怎样的治疗才会有效?

治标之法

有人建议要检查进入足球场人士的身份证和搜身以防止暴徒混入。高等法院法官波普尔韦尔(Justice Popplewell)在主持球赛安全咨询时建议球队拥护者带备会员证可以有助于减少捣乱行动。建议若能实行,便可以防止闲人随便进入球场。波普尔韦尔说:“在我看来,若要减少球场暴力,大众和足球总会均要付出代价。”

波普尔韦尔的建议之一是劝告警方尽量利用闭路电视去监视暴徒。在若干地方,这项建议已经执行。警方以防暴车巡视各地,在有利位置使用彩色电视摄影机进行监视,把骚动经过记录下来。这样,警方可以辨认捣乱者的面目,并将之摄入镜头。

有关方面也希望禁止在球场、附近甚或往来的路上售卖酒精的计划有助于减少暴乱。伦敦《泰晤士报》的社论说:“英国足球赛也许终于要在防卫森严的竞技场上举行,球场照例是个高台,有栏杆围着,在每个入口处设有呼吸分析机[用来衡量呼吸中的酒精含度]。……未来的足球赛也许没有像往时全国赛事中的兴奋和戏剧性。但至少再度有球赛举行,而且是值得举行和可以安全地输出的。”

诸如此类的方法虽是出于好意,但都只求治标,结果弊病依然蔓延不已。正如《卫报周刊》说:“球赛是不应保卫森严,只求治标而不去治本的。”那么,成功的治本方法何在?捣乱行为怎样才能加以扑灭,不但从运动上,而且也从人类社会中根除?

消除捣乱行为

5月29日的恐怖事件与两个月后在足球场不过500米(1,640尺)以外的海素市展览场礼堂内发生的事形成一项强烈的对照。这使人联想到冬季的怒海和夏天的风平浪静的差别。1985年7月25日至28日,大批说多种语言的群众再度在那里聚集,但气氛却截然不同。

这群人前来参加为期4日的耶和华见证人区务大会。他们在那里学习关于基督徒的忠诚,他们听到发人深省的讨论,例如“在一个无神的世界里对真理保持忠诚”和“上帝的时候和日期——指向什么?”等。参加人数虽然多至2万7,402人,却完全没有发生像上次聚集的群众所发生的事件,如偷窃、打斗和伤人等。反之,见证人的大会以和平与秩序为人所知。

星期五早上大会进行时曾一度受炸弹威胁所骚扰。可是,请留意群众在压力之下所生的反应:在宣布之后,各人按次序疏散。一位新闻记者计算疏散时间——只需8分钟。另一个会场只需4分钟便疏散一空!这使一位出席的女士大吃一惊。她离开礼堂到洗手间去,而那里是没有扩音设备的。当她在5分钟之后重返礼堂时,堂中已空空如也,人影全无!她茫然不知所措,直至获悉发生了什么事为止。

各礼堂空置了1小时,让警察和500位志愿人员搜遍礼堂的各处。但没有发现炸弹,于是大会节目遂继续进行。

同样,在英国有14万2,859人以4天时间在不同的运动场举行耶和华见证人的“紧守忠诚者”大会,他们没有受任何捣乱行动所破坏。事实上,足球会的一位办事人说:“场内完全没有任何敌对。……和平的气氛……令人瞩目。”

与会群众和参观球赛的群众情形刚相反,曼彻斯特的警官说:“足球观众把我们视作敌人,对我们毫不理会。但你们却处处表现礼让和友善。”“倘若人人都组织起来……像你们一样,我们恐怕就要失业了。”

使这群人与足球观众截然不同的是什么呢?并不是靠搜身或闭路电视监视的方法。不,原因是这群人本身采纳了和平的生活方式。他们之中有些人以前过的是暴力生活。可是,他们作出改变的原因是:他们经常研究圣经,把圣经的教训应用在生活之上,并且与遵行圣经教训“竭力寻求和平”的人交往。——彼得前书3:11,《新译》。

可是,单靠这种活动并不能将地上的一切暴力清除,包括球场的捣乱行为在内。唯独在上帝的王国干预地球的事务,铲除一切不义和暴力之后,暴力才会根除。届时在“和平之君”治下将会有普世的太平。——以赛亚书9:6。

耶和华见证人热切邀请你前往他们的王国聚会所和大会,这样你便可以亲自观察一下许多人怎样借着应用圣经所倡导的原则永久地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第18页的精选语句]

“那日黄昏的足球场浴血战愚行实在令人难忘。”——法国ONZE杂志

[第19页的图片]

为什么这里一片平静?

[第17页的图片鸣谢]

ROSSEL and CIE, S.A., Brussels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