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7 8/8 25-27页
  • “攫夺者”——果然名不虚传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攫夺者”——果然名不虚传
  • 警醒!1987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角鹰的动态
  • 攫夺什么?
  • 为了另一目的而攫夺
  • 角雕——雨林中的猎食能手
    警醒!2009年
  • 目录
    警醒!2009年
  • 壮观的黑鹰
    警醒!1982年
  • 我们必须又与另一种鸟永别吗?
    警醒!1978
查看更多
警醒!1987年
《警》87 8/8 25-27页

“攫夺者”——果然名不虚传

《儆醒!》杂志驻苏利南通讯员报道

“多么粗壮的腿!”我喊道,当时博物学家兼作家海特(Heinz Heyde)正递给我看那对粗如儿腕的黄色鸟腿。

“活的腿还要大些,”微笑的主人说。“这对腿已经干了,因此皱缩了一点。我所见过的最大一双腿,脚上的爪有3寸(8公分)长,”他补充说。他说时指着那些巨大的黑色趾甲,它们从大到有如我手掌的鸟脚伸展出来。

原来,这些骇人的腿和爪是掠食鸟中最大的。动物学家们最初研究那自豪地展示这些腿和爪的猛禽时,不禁想起希腊神话中称为哈比雅(harpyja)的鸟身女怪;据说哈比雅能用它巨大的鹰爪攫走人类。因此这种巨爪鹰很适当地被定名为哈比,意即“攫夺者”(中文称为“角鹰”)。

“在苏利南,”海特先生解释,“有些本地居民称它为披亚”。由于角鹰的栖息地方是在美洲的热带雨林,因此甚至最热心的禽鸟观察者也难得一见它们。可是,有时它也会飞到河岸附近的树上,以“披……亚,披……亚”的鸣声泄露它的到临。它在当地遂以此声得名。

不论你称它为什么,角鹰乃是远近知名的攫夺者——使有些人闻声丧胆。那么,它的凶恶是否正如其名呢?

角鹰的动态

由于角鹰总是使自己与观察者保持相当远的距离,它的神秘行动遂不易向外间透露。

角鹰全身只呈黑、灰、白三色。它在森林的最高树顶上蹲着时的形状有如雕像一般。成长的雌鹰站起来高达三尺(0.9米),比雄鹰较大三分之一。它是世界上最强和最大的鹰。在大小和强劲方面,它在雨林中成为无与伦比的“阿卡加兰曼”,意即“猛禽首领”。这是当地居民给它的称誉。

诚然,角鹰的展翼宽度不及高空飞翔的掠食鸟——例如秃鹰。但角鹰的栖息地是不宜高飞的;在密林中所需的是急智和高速的行动。角鹰的设计正适合这个目的。它大力地深深拍翼,从树顶到树顶作短途滑翔,迅速掠过森林的天空,聆听和观察有什么猎物迹象。

树底下有只树獭呆在那里!角鹰赶快以令人目眩的速度——每小时40-50哩(64-80公里)——向猎物俯冲。在距离猎物数尺时转向一旁,双爪尽量向前伸展。它攫住树獭,从树下将其拉出来,胜利地带着猎物飞走——名副其实的“攫夺者”!

突然而来的空中劫夺把林中的动物弄成一片混乱。鹦鹉、树上豪猪、负鼠、刺鼠和长吻浣熊四散奔逃——有极好的理由。它们都是角鹰的美食。其中最惊慌的是猴子。“猴子一窥见角鹰,”海特先生解释,“就发出警告。它们以最尖的声音呼号,知道这是生死关头。我曾看见猴子吓得从树上坠下,像熟芒果坠落地上一般!甚至黑蛛猴也被吓得半死!”

攫夺什么?

海特先生的话引起了一个骇人的念头:角鹰真的能够攫走有如蛛猴一般巨大的动物吗?我询问布鲁宁(Gerard Brunings)先生,他是一位丛林飞行员,几年前曾饲养角鹰作为宠物。

“它们无疑能够,”布鲁宁先生答道。“有一次,我的宠物角鹰袭击一只羔羊。在稍大时它甚至攻击邻家的狗!有一天,它攫住一头至少有两尺(0.6米)高的狗。可是狗太重了,以致角鹰无法带着飞走。因此角鹰鼓翼把狗在路上拖拉,直拖到我们的汽车间为止。”

“不错,角鹰非常强壮凶猛,”一位名叫翁玛伦(Marcel Ommeren)的兽医后来证实说。“它们甚至负隅也不屈服。”

“那么,你怎样医治患病的角鹰呢?”我问那位兽医。

“我医治角鹰的惟一方法是用一条分叉的长棒抵住它的胸部。然后迅速伸手给它注射——同时要小心避开那些利爪。”

你若认为这种凶猛的掠食鸟令你胆寒,就不单是你才有这样的感觉。事实上,布鲁宁先生声称,住在苏利南林中的人把角鹰看作死敌。布鲁宁说:“有些人称它为‘空中之虎’,他们确信角鹰会攫走小孩!”

可是,鸟类学家们却说这样的恐惧是没有根据的。

为了另一目的而攫夺

角鹰以攫夺知名,结果使它的生存受到威胁。可是,角鹰的巨爪和强喙也有和平的用途。通常每隔一年,在五月下旬左右,雌雄角鹰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木棉树,在树上筑一个巢。它们大多数以旧巢为开始,将它“改装”以适合自己的品味。

角鹰夫妻为了筑巢而开始攫夺,但所攫取的不是负鼠或猴子而是树枝。它们将树枝交织成为纵横四尺(1.2米)、厚两尺(0.6米)的平台,从附近攫取青绿的嫩枝来完成架构。有趣的是,雌鹰在这方面较为挑剔。研究角鹰的权威者雷特(Neil Rettig)说,雌鹰会飞绕五分钟之久才衔起一根合她理想的嫩枝。可是,雄鹰就没有这么讲究,它只是胡乱搜集便算了。甚至在动物界,雌性也表明具有室内装饰的特长!

巢筑好了,雌鹰在巢里下两个蛋,在56天的孵卵期间不顾骄阳和暴雨,继续蹲伏在巢里。但父亲却喜欢户外生活,每周只回巢一次,把食物带给配偶。他体贴地留下来看守着巢,让配偶飞到附近树上享受美食。休憩时间一过,他又再返回森林,等到配偶以急促的“披……亚”之声提醒他有家庭责任才回家。

一卵孵出之后(第二卵被遗弃),父亲的工作就加倍了。他每周要运送食物两次,直至雏鹰成长了一半为止。以后大约有三个月时间由母亲育雏。此后小鹰就能自己吃东西了——虽然仍喜欢妈妈喂食。再过一个月,小鹰已能站起来摇摇摆摆地行,仿效父母发出“披……亚”的叫声。

在狂风吹过鸟巢之际,小鹰鼓起双翼而实际飞行一会儿。到了五个月大,小鹰就能绕着圈子飞行,但依然要靠父母觅食,再过数月才能自给自足。可是,这一天终于来临,它作了三、四下深深的鼓翼之后,姿势优美地开始滑翔飞行,然后消失在林中。

这个无比的猎物攫夺者的确名不虚传。不错,角鹰的威名可能危及它的生命。可是,正如丛林飞行员布鲁宁说:“我们在森林上空飞行,不时看到角鹰成对或单独飞来飞去。我认为它们是有办法生存下去的。”

[第25页的图片鸣谢]

©Zoological Society of San Diego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