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疏散!”
《儆醒!》杂志驻日本通讯员报道
万多人在一夜之间逃离现场
“立刻疏散!即时离开!”大岛安老院中的老年男女奉命要疏散到一间小学避难,因为三原山在1986年11月21日开始喷火。虽然安老院职员在数日之前火山开始活跃时已有所准备,但由于当日下午大山突然发生猛烈爆发,要立即逃出也不是易事。
“我们甚至没有想到早已预备好的担架床,”安老院的职员和子女士解释说。“我们只用双臂抱着或背负着他们登上市镇当局派来安老院的两辆公共汽车。汽车很快坐满了人,有些人甚至要用货车送去避难所。”
该批老人及时到达港口,送到海上保安局的巡逻船上,撤离该岛。他们属于首先离开的一群。上万的岛民和游客也跟着疏散。
地震和火山爆发
三原山所在的伊豆大岛通常称为大岛,三原山是日本受到严密观测的四个活火山之一。它素以温和的活动知名。可是,1986年11月15日,仅在火山爆发预测联络会宣告该山安全之后两星期,三原山就开始喷火。火势从第一号火山口继续增强(参看第21页附图。)熔岩从这个火山口的内缘流出,进入其他破火山口。后来在21日,出乎意外的爆发使岛民大感震惊。那时有一个新的火山口形成,随即从地下裂口喷出高达330尺(100米)的火泉。山的一边继续爆裂,许多新的火泉从裂痕喷出。
火山的爆发已使居民震骇不已,地震更令他们丧胆。只在一小时之内已有80多次地震摇撼该岛。熔岩从火山口外缘蜿蜒流向大岛人烟最稠密的地区元町。熔岩向元町的奔流促使市长植村秀正下令岛民立即从元町疏散。当时该岛南部的波浮地区被认为比较安全。
“好像原子弹爆炸的菌状云”
“我们正在喝茶,”伊豆大岛耶和华见证人小组的惟一长老西村次郎回忆说。“不久,一阵大爆炸震撼天空。我出外一看,三原山上空出现一团菌状云,好像原子弹爆炸一般。我意识火山的这次爆发非同小可。我隐约听闻市政局的扬声器有声音发出,由于未能听清楚宣布,于是致电市政局询问。他们说元町区的居民还未接获命令疏散。我知道我们必须吃些东西,于是吩咐太太弄饭去造些饭团。但我还未吃完第一个饭团,疏散令便发出了。
“我们一家五口,包括我那90高龄的岳母,向港口的露天停车场奔去。人们已在那里排着长龙,准备登船撤离该岛。既然我的岳母年事已高,不能独自行走,我们遂获准较早登船,驶向热海。”
对有些人来说,离开他们心爱的岛屿并非易事。大岛安老院的84岁高龄针灸师冈村吉治郎已在大岛生活了40年。冈村叙述自己的感受说:“地震十分剧烈,但我认为终会一切无恙的,希望看看这几天的情况如何再说。我已见惯了火山爆发和地震。我并不太过担心,因为知道它总会平息的。但消防员拉着我,强迫我离开当地。我不得不听从。”结果,冈村夫妇和两个女儿,四个孙儿孙女一同离境。
下令全岛居民疏散
初时,熔岩只对该岛北部造成威胁,元町区的部分居民被送往波浮地区。南部居民只受到劝谕,要聚集在体育馆或学校里。
下午5时来到野增体育馆避难的平川力才子说:“我只携带两张毛毡和这个手提包。我以为只会住一夜而已。”她的丈夫林藏挂念他那住近新火山口的患病双亲。他们在忧急之下连忙驾车去接取父母。林藏叙述当时的情形说:“地震十分强烈,我们好像在船上一般。刚好把父母安置在车里时,距离父家数公里以外的地面已有火喷出。”他们先行入住野增体育馆,但后来奉命转往波浮。
晚上10时50分,市长下令全岛居民疏散。玉置太太叙述:“我们在波浮的第三中学避难,然后奉命行去港口。但波浮的浅水港容不下较大的船,因此我们终于要乘公共汽车前往元町,从那里乘船去东京。”
到11月22日凌晨5时55分,上万的岛民和游客已全部撤离该岛,市长和职员们也乘最后一艘船离去。伊豆大岛的疏散在大喷火之后5小时即已完成。大部分进行得很顺利和有秩序,市镇官员、派遣船只到大岛进行疏散的船公司和乐于合作的岛民都值得称赞。除了少数例外,他们都敏于服从疏散命令。留在岛上的只有数百名警察、消防员、其他职员和少数拒绝疏散的人。
可是,疏散者安顿在那里呢?谁照顾他们?岛上的耶和华见证人又如何?
[第21页的图解或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大岛
三原山
东京
下田
稻取
樱岛
伊东
热海
海老名
[图解]
大岛
冈田
北山
熔岩流
第二火山口
爆发处
第一火山口
外轮山
差木地
波浮港
三原山
野增
元町
机场
[第20页的图片]
“消防员拉着我,强迫我离开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