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探险旅行——现在那里有许多动物供我观赏——将来也会有动物供我的子孙观赏吗?
“詹保!”我们被这话叫醒,揉着惺忪睡眼回答说,“詹保!”这是施瓦希里语叫人起床的呼声,意思是,“有什么新事?”经过多月的准备和几千哩的行程,我们现正置身于肯雅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帐篷里——作非洲探险旅行!a
探险其实在先一日已经开始。我们一抵达,向导就领我们去参观动物。“瞪羚!”我们当中有人嚷道,那时我们正在摇摇晃晃的郊野旅行车里向外张望。各人急忙笨手笨脚地去拿照相机、旅行指南书和望远镜。
我们的向导是个爽朗的英国小个子,他对我们的兴奋觉得好笑。“它其实是格兰特瞪羚。可爱的小东西,是吗?”
这些可爱的小东西娇小玲珑、颜色美丽,但显然设计成十分结实和敏捷;它们和较小的汤普森瞪羚在我们所到之处随时可见。在旅行初期,我们也看到和拍摄到大羚羊、非洲大羚羊、长颈羚羊,甚至看到稀有的条纹羚羊和小苇羚。
转了个弯,我们被一群黑斑羚吓了一跳。它们本来静立在那里,但突然垂直地跃高6尺至8尺,好像被隐形的弹簧弹起似的。b向导说:“你可以想象这种跳法使掠食者大感混乱。”黑斑羚跳跃而去,一跳可达30尺的距离。
我们也看到斑马,它们那黑白相间的斑纹非常悦目;这使我们想起圣经的约伯记一书所载,斑马是不能驯养的。(约伯记39:5)我把这件事向向导询问。他说:“不久之前有几个美国人来这里摄制电影。他们需要一头驯养的斑马让女演员去骑,但却找不着,因为根本没有这样的斑马。结果他们只好把一匹马髹上斑纹充数。”
第一日回营时,我们看见一只鸵鸟。它一见我们便发足狂奔,健步如飞地跑过山峰。鸵鸟奔跑起来可达时速40哩,一步可跨25尺。它的快捷使我想起圣经约伯记的另一节经文:“他[鸵鸟]几时挺身展开翅膀,就嗤笑马和骑马的人。”(约伯记39:18)那时我们正乘车前行,我想,它也可以嗤笑我们的汽车。
就在我们被“詹保!”的喊声唤醒的那个早晨,我们感到探险旅行真的步入佳境了。我们乘马穿越广阔的草原,草原上有不少刺槐点缀着,远处的肯雅山雄峻可赏。向导突然以动作制止我们出声,并向一方指去。所指之处,在树顶上突出一群长颈鹿的头——它们正在啮食刺槐树叶!
在我们看来,世上最高的动物长颈鹿像是一种优雅、从容或甚至无力自卫的动物。但其实不然;它们那长长的脖子不但用来在树顶取食,而且使它们处于有利地位,以它们那望向远处的大眼守望着幼兽、群体或临近的危险。长颈鹿的动作虽然看来优雅缓慢,但跑起来却可达时速35哩,向狮子踢一脚可以折断后者的肋骨。它也能够把头当作大铁锤使用。动物园里的一头长颈鹿有一次用头向体重1000磅的大羚羊一撞,大羚羊被撞断肩胛,整个飞起!c
我们乘马在长颈鹿群中穿过。我们若徒步而行,它们便会散开,但骑在马上就好像另一群放牧的动物。不远之处有许多瞪羚和大羚羊,有些斑马与昨日所见的稍为不同——身躯较高,条纹较狭,又大又圆的耳朵看来很可爱。
“葛氏斑马,”向导告诉我们说。“这种斑马的数目日减,大部分是它们有漂亮的皮所致。装饰家愿出高价收买它们的皮。”多么可悲,人竟然毁灭了那么多的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但还有更可悲的消息。
我们乘车访游犀牛保护区,那地面积达5000亩,四周围着10尺高的通电篱笆,不时有武装监视员巡逻。d那里是13头黑犀牛和一头白犀牛的家。我们小心翼翼地把车驶到一头凶猛的犀牛旁边,车子好像突然变成十分脆弱、微小。
向导说:“犀牛的视觉极弱。住在它背上的非洲啄牛鸦若感到危险临近而大叫一声飞起,犀牛看不见是什么东西在骚扰啄牛鸦,就冲上前去闻闻是什么。犀牛住在气味的世界里。现在犀牛已被猎杀到濒于绝种了。”
太阳西下,我们静默地乘车回营。晚上我们围着营火坐下,正谈着犀牛的命运,突然听到一阵沙哑而有韵律的吼声。接着有其他吼声回应。
向导说:“狮子。”他平静地拨着火堆。我紧张地问:“噢,声音似乎很近,是吗?”他回答说:“绝不近。在几哩以外。狮子的吼声可以传至5哩以上。”我们于是上床休息,希望下一站在马萨伊玛拉动物保护区看到那些大猫。我们并没有失望。
玛拉的大猫
我们驾车越过塞伦盖蒂大平原极北的大草原之际,司机突然嚷道,“森巴!”这使我们大感振奋。我们小心驶近一点,看见不只一只,而是成群的狮子——全数约40头。几头雌狮聚拢一起躺下。有些带着幼狮从灌木丛里出来。有几头在雨水洼旁喝水。幼狮互相追逐扭打为戏。
我们渴望出去和狮子嬉戏,可是看见雌狮皮下的强壮肌肉,鬃毛华美的两头大雄狮摆出斯芬克斯(埃及狮身人面雕像)的姿势——金黄色的大猫心满意足地在夕阳照射下眨着它们那黄色的眼睛,我们只好把渴望抑制下来。和幼狮玩耍的时代还未来到。——以赛亚书11:6-9。
向导说:“在24小时之中,狮子要休息20小时左右。雄狮甚至休息更久。雌狮差不多负起全部育儿责任和百分之90的猎食责任,但首先吃东西的却是雄狮。”我们队中的女性对这项事实作出会心微笑!可是,群中若没有雄狮保护,就不能安全地育儿和进食。雄狮若被农人视作害兽或被猎人看作战利品而射杀,狮群就会溃散,幼狮则被遗弃不顾。
狮子目前虽然仍能抵抗绝种的威胁,猎豹可没有那么顺利。我们在翌晨碰巧见到两头姿态优美的猎豹。母亲正在教导儿子怎样猎食。它们缓慢地向一群汤普森瞪羚走去,母亲虽然小心翼翼地放缓脚步,儿子却迫不及待地追逐瞪羚。它在刹那间就使出那著名的时速70里的招数,看上去像一片黄金色的斑云。结果空跑一次!猎豹只能作短时间的全力疾驰,瞪羚四散逃走了。
幼猎豹屡战屡败,终于感到挫折,气喘喘地回到母亲那里,让母亲教它正确的方法。母亲慢步走向瞪羚,到接近时才以全速扑去。它把猎物和儿子分享。
“看哪!”向导大喊一声,指着前面。不知从哪里出来一条鬣狗。它扑向猎豹,吓得它们舍弃辛苦抓来的瞪羚而逃,鬣狗于是抢走了食物。
“啊,那恶贼!”向导口沫横飞地说。他赞成立刻追踪鬣狗,寻回猎豹所杀的动物,可惜恶贼已远去了。鬣狗素来不受人欢迎。但鬣狗却从没有使任何动物受到绝种的威胁。但愿人类能够这样说就好了!
有趣的家庭
除了大猫之外,我们在玛拉保护区也看到多种动物的家庭。一个鸵鸟家庭行近前来,身高七尺的双亲合力照顾一群看来邋遢的幼雏。疣猪的家庭也不少,它们样貌丑陋,动作滑稽。它们既敏捷又聪明,跑起路来昂着那长着獠牙的铲形头。纤幼的尾巴向上竖直,活像汽车的天线。
我们的马萨伊族汽车司机伸出食指大笑说:“疣猪先生用这个方法表示,‘我是老板。’”
猴子家庭也是惹笑的来源。瘦削结实的长尾黑颚猴在树间跳来跳去,吱吱地叫,它们的幼儿在下面淘气地玩耍,学习爬树。疣猴在我们上空表演特技,它们穿着颜色阴暗的黑白“袍子”,像个发怒的教士。狒狒家庭也到处都是,幼狒狒时常骑在母亲背上,像个小骑师。狒狒是好奇和爱吵闹的动物。在坦桑尼亚,我和妻子甚至要把狒狒赶出旅馆的房间。
非洲最大的动物
在玛拉的一个森林里,我们看到一群大象,无声地在树木之间移动它们那灰色的巨大身躯。那一群共有8头雌象,带着一头属于女族长的3个月大幼象。细小的幼象无畏地在象群那些巨柱般的象脚之间走来走去,不时找着母亲吃一会儿奶。但象群掩蔽着幼象,以致我们不容易看见它。我获知象群会把自己的步伐和幼儿合一,并且一起站着来保护它。事实上,象群的女族长几乎向我们的司机冲过来——他立刻飞跑回汽车里!
雄象时常独来独往。在坦桑尼亚的诺伦哥鲁火山区,我们看见一头老雄象,白色的长牙闪闪生辉。它能用长牙去掘穴取盐和矿物,在干旱季节甚至能挖掘水穴,使其他动物可以分享。然而,那些显然设计来帮助大象生存的美妙工具却招惹贪婪的人类去将它消灭,这是多么讽刺的事!
在大小方面仅次于象的,便是巨大的河马。(有人说白犀牛是第二大的陆上哺乳动物。)我们驻足在小河附近,看见整群河马在晒太阳、喷鼻和打呵欠;它们就是这样过日子的。
向导告诉我们:“河马整天泡在水里躲避炽热的阳光,到夜间才出来吃草。皮上的脂油保护它们不致感受太多阳光和水分。”他继续说:“奇怪的是,河马杀人比非洲其他动物杀人更多。河马不是肉食动物,但游泳者或划艇者若太接近它们——被它一咬就完了!”
在观看河马时,我们领悟到何以约伯记说河水涨到它口边,它也不发颤。仅是它的头部就有一吨重。——约伯记40:23。
塞伦盖蒂平原
我们向南行至坦桑尼亚,驻足在蔚为奇观的诺伦哥鲁火山区。那是12哩宽的一块盆地,其上布满野生动物。稍远之处有个浅浅的碱性小湖,湖面好像盖上一层粉红色的云。原来是一大群小火鹤——个子较小和粉红色较深的品种。它们咕哝、吱喳地叫,成群结队地大摇大摆而行;它们的腿子看来像鲜红色的稻草管子,时曲时直。
火山区西北部的塞伦盖蒂平原是一块广大的草原,间中有丘陵点缀。所谓丘陵就是阳光曝烈的巨石群,其间充斥着毛茸茸的小蹄兔和彩色蜥蜴。我们在附近的灌木丛看见非洲小羚羊,它们身高只有一尺,惟一的自卫方法是把自己藏起来。
我们驶车进入角马群中,大群角马一望无际地向四面八方伸展。它们喜欢群集起来移栖,又叫又跳,动作滑稽。我对于它们的拥挤和喧哗不禁微笑;我想,“这里终于有一种动物不致被人类灭绝!”
向导兴奋地说:“我敢说今年它们会有200万之多。它们目前正为了风雨将临而前行——它们能感觉到30哩外的风雨!”
一个下午的稍后时间,我们在平原观鸟,算来不下200种禽鸟之多,尽都十分美丽。
“啊!是真的!”我的姊妹喘着气说,指着那边。我转身看到,预期它是只鸟,但看到的是一头豹,在20码外堂而皇之地伸开四肢躺在刺槐树上。e它平静地和我们对望,打个呵欠,有如安坐家中一般,狮子本来也会爬树,但身躯比豹子重两倍,因此只有在避热和避蝇时才爬树。我们曾看见狮子在树上显得那么笨重和不自在,实在惹人发笑。但豹子却在树上吃东西、睡觉,差不多住在树上。
“它真漂亮,岂不是吗?”向导十分兴奋地说。“很可惜,现在大多数游客游罢回家都没有眼福看见过豹子。豹子由于美丽的毛皮大量被人偷猎。”太阳正在下山,我们赶快纷纷拍照。至今为时不过数月,我纳罕那豹子是否还活着。
我们的子孙会有动物观赏吗?
我们的飞机起飞回程之际,我俯瞰塞伦盖蒂平原,不禁感慨万千。离开这块美丽的地方实在令人依依不舍。但回想起来,此行也引起若干悲伤的感触。
例如,猎豹的敏捷、大象的长牙、长颈鹿的脖子、我们所见到的每种动物的特色,都一致指向一位伟大的设计者;这位设计者的杰作美观和实用兼备,形貌和功能皆优。世上设计者的工作虽相形见绌却饱受赞扬。可是,奇妙万物的伟大设计者却甚至很少人视之为设计者。反之,人把功劳归于称为进化的盲目机遇。这实在太可悲了。
更糟的是,这些杰作本身正不断受到无情的破坏。尽管有些人努力加以保全,但关于非洲野生动物,还有许多可怕的问题存在。在不断被人偷猎和栖息地方日减的双重压力之下,动物能继续生存吗?我们子孙的世代还会有动物供他们观赏吗?
问题的确令人烦恼。可是,在有思想的人看来,这些问题无法不导致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地球和万物的智慧设计者会对这种无情的毁灭坐视不理吗?绝不会;反之,他应许“要毁灭那些败坏全地的人。”更好的是,他应许在他指定的时候,人与动物将会和平相处。这个时候已经近了。——启示录11:18,《新译》;以赛亚书11:1-9。
不错,创造主对于最使我们烦恼的问题已提供乐观、可靠的答案。想念他的应许使我对非洲野生动物的伤感消失殆尽。它们不但现今存在,将来也会继续生存。——外稿。
[脚注]
a 1哩=1.6公里。
b 1尺=0.3米。
c 1磅=0.5公斤。
d 1亩=0.4公顷。
e 1码=0.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