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8 10/8 17-18页
  • 玉及其轶事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玉及其轶事
  • 警醒!1988年
  • 相似资料
  • 石中之宝
    警醒!1972
  • 翡翠——王者的宝石
    警醒!1979
  • 翡翠
    洞悉圣经(上册)
  • 帮助圣经学生跟耶和华做朋友
    传道与生活聚会手册——202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8年
《警》88 10/8 17-18页

玉及其轶事

《儆醒!》杂志驻台湾通讯员报道

我们的好友吉姆第一次来到台湾,他向我们问道:“我时间不多,但又想看些中国文物。你们有什么好地方介绍给我?”

我提议到国立故宫博物院一游。

“博物院?”吉姆马上问道。

我向他解释:“吉姆,也许你并不认为这是个好去处。但如果你真的要看中国文物,这或许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馆内收藏中国艺术品近廿五万件,数量之多或者是世界之冠。其中显示的中国人性格、作风,是其他地方所不易窥见的。”

国立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市外。我们的车子一驶到博物院,吉姆就不禁睁大眼睛。

“多漂亮的建筑物啊!”他禁不住赞叹道。“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博物院楼高四层,仿照前清(公元1644-1912年)的宫殿建成。我们步进二楼入口,不晓得该先看哪一样才好。究竟我们应该走马看花,还是细心玩味其中一二呢?

我们稍稍看过展览简介之后,吉姆决定先去看玉。

玉有两类:一为软玉;一为硬玉。根据摩氏硬度计,钻石的硬度为10,玉则在6与7之间。软玉通常全块纯色,但色彩却洋洋大观,诸如绿、粉红、白、黄等等。另一方面,硬玉除了单色之外,也有绿白相混、绿黑相混,甚至有红色和其他各种颜色;而翡翠则是今日珠宝界的宠儿。

我们观赏展览品时,吉姆发觉其中有一件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的硬玉,状如蝉,色则褐绿相混。

“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处呢?作为装饰?”

“我想不是,”我给他解释。“相信你知道,复育(蝉的幼虫)居于地下,历时四载才得见天日,蜕变而为蝉。故此古时的中国人以此象征再生。在基督之前很久,中国人已有将玉蝉置于死人口中的风俗。他们以为这样能防止尸身腐烂。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皆因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但撇开这点不谈,中国人既知道蝉的死生变化,就必定对大自然有相当的认识。对吗?”

吉姆亦深以为然。跟着我们欣赏一个明朝(公元1368-1644年)笔洗,它是一块雕成叶子般的白玉。

“你可看到这位艺术家怎样化瑕为瑜,益显他技艺的精妙?”我问道。

吉姆马上定睛细看,发觉玉叶之上有一只蝉和数处斑点。“看来他把玉上的一点瑕疵雕成一只生意盎然的蝉,而且它还把叶子啃出几个小孔呢?”他赞叹道。看看旁边的简介就知道我们所料不差。

接着我们参观博物院中最著名的展品之一——清代的翠玉白菜。这棵白菜白茎绿叶,叶顶还有两只蚱蜢。与白玉笔洗的作者一样,这个艺术家亦是匠心独运,利用玉石的天然色彩去创作艺术品。

随后我们继续前行,欣赏玉碗。这个碗由印度斯坦的玉石雕成,玉色灰白,形状则如菊花盛开,上面还刻了清朝乾隆皇(公元1735-96年)的一首诗。这个玉碗非常通透,薄得近乎透明。旁边是一列屏风,精雕细琢的薄片嵌在木框之内,更显得它堂皇华丽。玉是非常坚硬的,当时的工具又十分简陋,造一件这样的艺术品真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多少精力,艰巨的程度实在无法想象。

吉姆问道:“为什么中国人一向爱玉呢?除了因为玉美丽之外,还有其他缘故吗?”

我解释说:“自古以来,儒、道思想均崇尚某些德行,而玉则被视为适当的象征。孔子称誉玉的美德,道:‘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此等想象何其丰富啊!”

由于中国人认为玉代表这些德行,故立志为君子的人深爱它,使用它。古时的君子于腰间佩玉,走起路来玉声锵然可听,进退揖扬亦自然中规合矩。君子万万不可烦乱浮躁;倘若他果真如此,玉佩的声音就会变得杂乱刺耳,提醒他自己太过无礼。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点眉目,澄清‘东方人莫测高深’这种误解。事实上,东方人不过认为喜怒形于辞色是有失体统的事罢了!

“我可以整日流连此间亦不感厌倦,”吉姆一面评论,我们一面在展览室内匆匆浏览一遍;以求在离开之前,对绘画、雕刻、瓷器、漆器等奇珍攫得个浮光掠影的印象。“谢谢你劝我到这儿参观。我真的很欣赏这些迷人的玉器。能够听到它们的轶事实在引人入胜。”

[第18页的图片]

古代玉蝉

翠玉白菜

雕成叶上伏蝉的白玉笔洗

[鸣谢]

Photos: Collection of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 Taiwan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