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9 2/8 29-30页
  • 长颈羚——看来像长颈鹿的瞪羚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长颈羚——看来像长颈鹿的瞪羚
  • 警醒!1989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长颈美食家
  • “不得擅进”
  • 母亲的照顾
  • 身高腿长、仪态万千的长颈鹿
    警醒!2000年
  • 何以长颈鹿没有血压难题!
    警醒!1988年
  • 羚羊
    洞悉圣经(上册)
  • 非洲探险旅行——现在那里有许多动物供我观赏——将来也会有动物供我的子孙观赏吗?
    警醒!198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9年
《警》89 2/8 29-30页

长颈羚——看来像长颈鹿的瞪羚

《儆醒!》杂志驻肯雅通讯员报道

我们刚抵达肯雅北部的萨布鲁国家公园。我们游目四顾,浏览成群成队的野生动物,终于看到一头像幼小长颈鹿的动物,津津有味地在一棵树上啃着叶子。我们被这个可爱的景象所吸引,不禁把目光集中在其上。但我们近前观察时却看出它并不是长颈鹿。

“那是什么?”我们问微笑着的向导。

“长颈羚,”他说。我们获知长颈羚的英文名字(Gerenuk)来自索马利语,意即“颈像长颈鹿”。施瓦希里语称它为“长颈瞪羚”(Swala twiga)。这种动物的大小像鹿,有两枝优美的角向后弯曲。

我们观看之际,那头正在啃叶的长颈羚,用后腿作人立,前腿抓着树枝支持身体。它把颈伸出时极像长颈鹿,这样就可以啮食离地6至8尺的东西。它的形状多么可爱——头作心形、眼睛富于表情,耳朵巨大!但只有雄兽才长着角。

长颈美食家

姿态优美的长颈羚许多时住在沙漠附近。按理说来它应该对水非常渴求。不过,令人惊异的事实是,长颈羚即使饮水也饮的不多。它能从树叶、嫩芽和嫩枝取得所需的水分。由于长颈羚所爱吃的灌木和树木不下80种——包括很少动物爱吃的常绿植物——它在最荒芜的地方也能生存。

从另一个角度看来,长颈羚可说是个挑剔的美食家,因为它只选植物的最佳部分——含有高度营养的部分——来吃。令人感兴趣的是,长颈羚所吃的各类嫩芽和嫩枝与长颈鹿和小羚羊所吃的相同,小羚羊是羚羊家族中较细小的成员,大小和北美的长腿长耳兔不相上下。可是,它们在觅食方面却无需竞争。何以故?因为食物所在的高度不同:长颈鹿的食物在15和18尺的高处,长颈羚的在大约6尺高的地方,小羚羊的只在2尺左右。

“不得擅进”

长颈羚和时常为争地而战的人类不同,它们通常能够和睦共处,彼此尊重对方的产业。长颈羚定立居住界限的方法是运用位于眼角的分泌腺。它选定大约面积半方哩的地方之后,就从眼腺分泌出一种像焦油般的物质,黏在树枝和小枝上。这种物质能散发气味,借此通知邻近的长颈羚它所定出的界限。

但是不受欢迎的闯入者,例如猎豹、豹子或狮子,又如何?它们自然不会尊重“不得擅进”的记号。这样,长颈羚就要依靠自己的秘诀求生了。例如,它有办法瞪着眼僵直不动,大耳朵低垂贴近颈部。它那美丽深浅棕色与天然环境混和得非常巧妙。它能保持僵直的姿态直至不速之客离去为止。

可是,长颈羚若被察觉出来,它就会以飞跑去避过掠食者。由于它熟悉环境以及能够在荆棘丛和灌木丛中跑进跑出,大多数掠食者都发觉难以追踪。观察过这种敏捷优美的动物之后,我们就不难看出圣经何以劝人要以瞪羚的速度逃离不智的协议了。——箴言6:5,《吕译》。

母亲的照顾

长颈羚在出生时缺乏生存技术。因此母亲要在幼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尽力看顾。生产的时候一到,母羚便找个地方躲起来。多数幼羚都在早晨出生,因此它们得以在危险的黑夜来临之前体力变得较强一点。令人惊异的是,幼羚出生仅十分钟就能用它那蹒跚瘦削的腿站起来!到了黄昏,它已颇为活跃,甚至能以玩耍动作娱亲。

长颈羚在初生的这段时期很易成为牺牲品。因此母羚把幼儿彻底清洁,除去容易泄漏行藏的气味。幼羚的天然保护色也使它在母亲出外觅食时能够安全地躲藏起来。可是,幼羚有时也改换藏身的地方。既然母亲不能靠闻味察出幼儿的所在,她便倚靠长颈羚的语声——低沉的鸣叫,人耳听起来虽弱,却能传到很远。幼羚回应的方法是站直起来或发出应声,表示它正在哪里。两周之后,幼羚就不必躲藏了;它可以和全家一起啮食嫩枝和叶子。

长颈羚曾被称为“东非最奇异的生物之一”。无可否认,它只在外貌上已颇为奇异。但我们的长颈瞪羚朋友也是优雅、机智的,并且自有它的美丽之处——它乃是显出伟大造物主的智慧的另一明证。

[第30页的图片鸣谢]

Photo by Dino Sassi/Copyright—Kenya Stationers Limited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