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9 8/8 15-19页
  • 印加古国游踪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印加古国游踪
  • 警醒!1989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盘旋曲折的旅程!
  • 无尽的阶梯与岩石
  • 与骆马和群星独处
  • 印加族人与征服者
  • 印加族人将会重来!
  • 印加黄金帝国覆亡记
    警醒!1998年
  • 一睹印加帝国黄金时期的风采
    警醒!1992年
  • 令人难忘的印加世界
    警醒!1981年
  • 库斯科——古代印加人的首都
    警醒!199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9年
《警》89 8/8 15-19页

印加古国游踪

‘令人肃然起敬!’‘多么堂皇伟大!’‘我有置身古代之感。’我们在饱览秘鲁马丘比丘,那在传奇中失落的印加古城风貌时,感慨无限地说出以上的话。

我以前虽然来过马丘比丘,这次和妻子伊莉莎白和好友鲍第沙及海狄重游旧地,的确是一项难忘的经验。

前往马丘比丘的行程开始于迷人的库斯科,它在海拔1万1000尺的高处,是古代印加帝国的故都。城的设计者是印加国王柏加郝第,他把城设计成美洲狮形,这城在建筑上仍保留着许多印加的独特风貌。大广场上的许多建筑物屹立在古代印加人的基石之上。这些基石奠固得极其完美,不施灰泥,每石高达五尺以上,重达数吨。正如西班牙编年史家谢萨(Cieza)写道:‘它令人困惑……这些石头是怎么搬运上去和固定在适当地方的。’可是,我们听说马丘比丘的景色胜过我们现在所见的任何事物。

盘旋曲折的旅程!

我们在星期五清早起来,在库斯科的圣佩德罗站乘七时那班车起程,终于踏上前往马丘比丘的火车,使我们大感兴奋。火车看来已兜着圈子走了多年,但仍能矫捷地沿着爬山铁路,把我们从库斯科送到4000尺之下的亚马逊森林交界。前往马丘比丘(意即‘老峰’)的四小时行程是沿着乌鲁班巴河前进的,眼前的景色变幻无穷。从干燥贫瘠的高山和高原地带越往下走就越多见青葱草木,不久之后,到了山腰就只见群山苍翠,树林葱郁。

我们在火车上彼此谈论在书上读到关于马丘比丘以及我们对它的历史所知的一切。1911年7月,美国探险家宾厄姆(Hiram Bingham)由一名男童引导,发现了这个失落的城市。男童表示要给宾厄姆看几个‘附近的废墟’,它们就在那称为马丘比丘峰上的热带森林里面。可是,正如宾厄姆写道:‘突然之间,在一块突出的巨大悬崖下面,童子出期不意地叫我看一个洞穴,里面镶着的是美丽精工的岩石。’童子指给他看一道墙,他说:‘我有如置身梦中,它的确令人难以置信。我开始模糊地认识到,原来洞穴之上的这道墙和毗连的半圆形神殿的精美建筑堪称世上最佳的石匠手工之一。’我们十分向往和急欲看看那凿石的精工!

这个孤堡可能建造在500年前,建造的目的仍是个谜。一说认为它是太阳童贞玉女的庇护所,原因是宾厄姆发现其中的房室大多数藏有女人骸骨。另一说认为那城是军事前哨站。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帝王行宫或是逃避西班牙征服者皮泽洛(Pizarro)之手的避难所。或者它可能是昔日维加班巴的京城,维加班巴是在茂密的亚马逊森林里的孟哥印加所建立的印加新领土。不论这个马丘比丘古城的真正背景是什么,我们急于要去看看这些在海拔6,750尺之上的废墟。

我们抵达马丘比丘山麓,知道那失落的城是在我们上面,但从火车下来时却一无所见。我们赶快排队乘搭那行程20分钟的公共汽车,汽车要绕过许多急弯才能到达山上。可是,即使我们的汽车在盘旋上山的途中,我们急不及待要看一下废墟的踪影,但仍是看不到什么。

无尽的阶梯与岩石

在旅馆(它是山上唯一的现代建筑物)办妥投宿手续之后,我们终于到达废墟的入口闸门。我们在转角处所见的已使我们大感惊讶。景色奇美到令人难以入信。伊莉莎白说:‘我在照片上已经见过,但照片无法摄出其神韵。’在2,000多尺之下,乌鲁班巴河在山麓蜿蜒而流。四面八方的青翠崇山峻岭使我们自觉非常渺小。在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奇景的环抱下便是那座失落的城,那危然耸立的圣所没有被征服者所破坏,令人有不胜兴亡之感。

从多个废墟看出,这城是全用石块建成的,那是极其熟练、鬼斧神工的花冈石与几何学的综合体。大多数建筑物都属单层结构,据现代历史家所说,这是晚期的印加设计。房间内部有很多壁龛。门、窗和壁龛都属梯形——顶部稍窄,显明这是晚期印加建筑物的特色。城的中央有块巨大空地,也许是主要的广场,广场四周有台地、神祠、住所、陡峭的梯级。有些石墙显出美丽的加工修饰,它是印加工匠传世的杰作。

在这些独特无伦的废墟从始至末浏览一周之后,我们开始了解到它占地之广。我们从这端走到那端就逾一小时,爬上胡瓦拉比丘峰顶的时间还没有计算在内。由于山势高峻,所以到处都是梯级,足有3000级以上。甚至城的边缘也有不少台地围绕,它们是供种植作物和放牧牲畜之用的,从台地的一层到另一层都有突出的石块作为梯级。估计那城的面积达五方哩之大!

我们对废墟的保存完好留下深刻印象。宾厄姆在发现这些废墟时,找不到任何明显的兵燹迹象。我们也看出这城好像是被人舍弃而非被人攻陷的。至于印加人怎样把那么多的巨石运到那里还是个谜,因为他们还未有用轮搬运的知识。可是,那些巨石是斧凿完美和安放妥当的。经过苦心策划经营的废墟,表现出当时那组织完善的文明。

与骆马和群星独处

在其他旅行团于下午较早时候离开的当日,马丘比丘就只剩下了几位在旅馆度宿的客人。我们陷在一片沉思的情绪之中,回想我们徘徊于废墟之间,在一片荒凉中遥看落日。海狄和伊莉莎白在漫步时看见一头小骆马和母亲躲在废墟一隅。骆马在秘鲁是普遍被人使用的负重动物,有力运送80磅重的东西,但作为人的坐骑却未免太脆弱了了。骆马起先对女士们的来临似乎感到不安,但海狄和伊莉莎白却决意要为那看来以废墟为家的美丽动物拍个近照。她们不愿太过骚扰骆马,因为骆马为了自保时会吐出酸性唾液,因此她们友善地慢慢走近。海狄甚至能拔附近的青草去喂那头母骆马。

在稍后的黄昏时分,我们拿起毛衣,离开那旅店的人工光线,出去欣赏星光。现在眼前只有来自天上的星光。我们想到耶和华的伟大庄严。我们也想到四百多年前的人,他们住在这个山上,仰望同一的星星。

印加族人与征服者

在翌日凌晨,旭日未升,我们再走到废墟。我们听到有人在背景中吹奏音调忧郁的排箫。在日间的旅行团未到之前,我们深深领略马丘比丘的美和气氛!

我们在废墟当中沉思所见的一切时,鲍第沙谈论到一个悖离圣经教训指引的宗教所造成的悲惨结果。(马太福音7:15-20)西班牙征服者以他们的天主教名义和无厌的贪婪,把这个完美的文明毁灭了。他们这样行绝不知道印加族人的生活情况。印加族人没有文字,只用结绳记事,他们用长绳打许多结作为统计记录,例如关乎作物收获、武器、出生、死亡等资料,西班牙征服者毁去那些结绳,于是印加文化就无迹可寻了。

印加族人将会重来!

记着耶和华的复活应许,海狄和伊莉莎白论到文化全被毁灭的一族人若有机会复活过来给我们认识,那会是多么奇妙的事。(使徒行传24:15)试想一下我们可以实际遇到古代印加族人,直接获知他们文化的光景!我们也许甚至有权利教导一些曾经住在马丘比丘的印加人,使他们知道关于一位真实的上帝及上帝为他们所订的旨意。

我们在马丘比丘的两天游已到了尾声,开始踏上重返库斯科的旅途。我们所带回的美好回忆是一个高耸在山上,只余废墟供人凭吊的古城。西班牙人虽然征服印加帝国,却从未发现马丘比丘。但我们却庆幸地发现了这个失落了的印加古城。——外稿。

[第15页的图片]

马丘比丘,阶梯和台地的古城

[第16页的图片]

马丘比丘(老峰),高耸在安第斯山之上,它的背景是胡瓦拉比丘(嫩峰)

[第16页的图片]

没有轮子之助,印加人把大批手凿巨石运到山上作建筑材料

[第17页的图片]

下宽上窄,梯形建筑的典型印加人住所

[第17页的图片]

马丘比丘废墟中的寂寞骆马

[第18页的图片]

在马丘比丘2000尺下的乌鲁班巴河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