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所建成的房屋
“贪婪是健康的。你可以贪婪而依然自觉心安理得。”这句话是一间商业学校毕业礼演词的一部分,据说它赢得了如雷的掌声和笑声。(《怒吼的80年代》,史密夫[Adam Smith]着)讲者是华尔街的成功人士之一,他的家财亿万。可是,此后不久,《幸福》月刊把这人称为“当年的骗子”。几个月之后,他被判入狱。
所以,结果事实证明贪婪并不是那么健康。但这人的话许多时被人引述,以之为华尔街的典型态度。事实表明什么呢?
请考虑一下我们所观察到的华尔街趋向。快如闪电的电脑交易,各公司为了庞大利益而彼此疯狂收购,大批借来的金钱,这一切看来指向一个共同的线索:专心致志谋取短期的利益。
所有目光都集中于即时的利益之上。加拿大《麦克莱恩》杂志的社论提出一句有力的警语,说:“1980年代的新富豪希望不劳而获:以最小量的努力博取最大量的金钱。”这种惟利是视的社会产生了自己特有的罪行又何足怪呢?这种罪行称为……
内幕交易
“那是什么?”《儆醒!》代表询问一位退休的投资银行家。他答道:“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内幕交易便是利用惟有专业人士才知道,一般投资者所不知的资讯谋利。这使你能够占尽便宜。”
这是一种非法的勾当。但在1980年代这种勾当在华尔街大为流行,以致仅在一年多的时候,华尔街竟有70多个商人被捕。像华尔街的其他许多难题一样,这个难题也蔓延到全球。在日本,一个为了内幕交易受人调查的男子企图贿赂一个与案件有关的立法者,跪着送给他一个公事包,内里装有4万美元现金。但他不知道全部过程均被摄入镜头,后来在全国电视上播映!
其他股票市场——如加拿大的贝尔街(Bay Street),法国的布尔斯(Bourse), 意大利的博萨(Borsa)——均被内幕交易的丑闻所震撼。有一个从英国伸展到以色列的内幕交易环被人揭发。环球各地的市场均已立法制止这种骗局,但上述那位银行家告诉《儆醒!》代表说,内幕交易“颇难界定,甚至更难控制。我们已有精密的保安系统,但资讯比金钱更容易偷窃。”
休皮士症候群
华尔街的贪婪虽然导致有些人犯罪,但同时导致更多人信奉物质主义。《新闻周刊》报道华尔街乃是美国贪婪的“金钱文化”的心脏地带。80年代的牛市吸引了大群刚毕业的青年希望大发其财。他们的绰号是休皮士(Yuppies, young urban professionals[青年城市专业人士]的缩写);他们既然野心勃勃,入息丰厚,广告宣传家遂以他们作为目标,视之为理想的消费者,十足的花钱机器。
一个自认为前度休皮士的前度华尔街商人告诉《儆醒!》 代表他在华尔街兴旺时期中的生活。他说在他任职的公司里,一般人的心态是:“职业就是你的一生。其他一切都属次要。”许多人惯于凌晨5时起床,整天在外工作,然后出去应酬顾客直至深夜。
在他记忆中有一件事历历如绘,他认为这正是时人心态的写照。一个同事给他看一叠照片,照片显示一个经纪人心脏病发作,倒在证券交易所的地板上。在这个急病者周围的狂热交易如常进行,丝毫没有放慢,更没有停止。
《纽约时报》报道股市崩溃使休皮士大受打击,不但因为他们的借钱和花钱方式,也因为他们的心态问题。许多休皮士甚至不懂净值和个人价值之间的分别。
[第10页的精选语句]
许多休皮士甚至不懂净值和个人价值之间的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