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统治权衡功过
第6部分:黑衫党与卐字徽
法西斯主义:独裁统治下的政府,特征是国家控制经济,社会受到严格规划,提倡好战的国家主义意识形态;纳粹主义: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在希特勒领导下所实行的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主义”一词通常使人想起的形象,就是穿黑衫的意大利武装部队,以及佩带卐字徽章、穿棕色制服的德国冲锋队。但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的法西斯主义经历。
1930年代期间,法西斯主义在匈牙利、罗马尼亚、日本风行一时。西班牙内战期间,法西斯主义者的支持帮助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取得西班牙的控制权。可是,大部分历史学家并不认为佛朗哥的独裁统治(1939-75年)在本质上真正是法西斯主义。另一方面,他们却认为胡安·D·庇隆建立的阿根廷独裁统治(1943-55年)是真正的法西斯主义。
崇拜国家
“法西斯主义”来自意大利文法西斯奥 (fascio )一词,所指的是古罗马的权力象征。这种权力象征在拉丁文称为法西兹 (fasces ),是一束杖,其中露出一柄斧头的锋刃。这个标号很适当地象征人民在国家的至高权力之下团结起来。
尽管法西斯主义的某些根源可以追溯到尼克科洛·马基雅弗利的时代,但直至马基雅弗利出生之后450年,即1919年,贝尼托·墨索里尼才首次运用法西斯主义一词。马基雅弗利声称,惟独由一个权力主义统治者无情而精明地运用权力,才可以解决当日的政治腐败。
法西斯政府如果要有效地运作,就需要有一个强而有力、机会主义、富于魅力的领袖。很适当地,墨索里尼和希特勒都被人仅以领袖 (Il Duce )和元首 (der Führer )的头衔去称呼。
法西斯主义把国家抬高到其他一切权威以上,包括宗教权威和民政权威在内。16世纪法国法理学家尚·博丹、17世纪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以及18至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格奥尔格·威廉·费里德里希·黑格尔、海因里希·特赖奇克,全都赞美国家。黑格尔主张国家居于至尊地位,个人的最高责任就是要忠贞地支持国家。
一切政府自然都必须行使权力。但法西斯国家却被设计成要行使权力到极端的地步,要求人民表现盲目的服从。特赖奇克认为人只不过是国家的奴隶而已,说:“只要你服从,你的想法如何根本就无关重要。”法国大革命期间,人所听到的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法西斯主义却刻意采用意大利的口号“相信、服从、战斗”去取代以上的呼声。
法西斯主义赞美战争
战斗?不错!墨索里尼有一次说:“只有战争才能完全发挥人类的一切能力,给有勇气面对战争的人盖上高尚的印记。”他补充道:“战争之于男人,犹如母性之于女人。”他说恒久的和平是令人沮丧的,并且“压抑和否定人类的一切基本美德”。其实墨索里尼说这些话只不过反映出特赖奇克的观点而已。特赖奇克坚决主张战争是必需的。他认为在世上消除战争乃是一件极不道德的事,“并且会使人类多种不可少的崇高力量衰退”。
鉴于这项战争和独裁的背景,难怪许多历史学家把现代法西斯主义的始源追溯到法国的拿破仑一世。虽然他是1800年代初期的独裁者,论者却公认他本人并不是法西斯主义者。可是,他有许多项政策,例如建立秘密警察制度,善用宣传机关和检查制度去控制报章,都在后来受法西斯主义者所采纳。拿破仑决心要恢复法国的光荣,这无疑和法西斯主义的领袖们坚信国家至上的狂热想法如出一辙。
到1922年,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者已有足够权力将墨索里尼立为首相。他很快就利用这个职位作为独裁者的踏脚石。在工资、工作时间、生产目标方面,私有工业都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事实上,私有企业惟独对政府有利才受到鼓励。法西斯党以外的政党均受到取缔;工会被禁止活动。政府巧妙地控制传播媒介,利用检查制度消除反对者的声音。政府特别注意给年轻人灌输思想。个人自由则受到严重剥夺。
德国式的法西斯主义
A·卡斯尔斯所著的《法西斯主义》一书说:“尽管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和德国的纳粹主义攫取权力的途径一致,两者在气质和对前途的看法方面却有显著差别。”
除了上述几位德国哲学家是法西斯思想的先驱之外,其他的人,例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也有助于创立一种惟德国所独有的法西斯主义。尼采不是个法西斯主义者,但他却主张有个精英统治阶层、一族超人。然而,他虽这样说,却并没有把特别某个种族或国家视为超人,更不会指德国人,因为他并不特别喜欢德国人。但他有些思想被国家社会主义党的理论家认为正好符合德国人的理想。因此他们采纳了这些思想,其他与纳粹教条不符的思想则被舍弃。
希特勒也深受德国作曲家理查德·华格纳所影响。华格纳是个极端的国家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他认为德国注定在世上履行一项伟大使命。《第三帝国百科全书》说:“在希特勒和纳粹理论家的心目中,华格纳是个完美的英雄。”该书解释道:“这个作曲家充分表现了德国的伟大。在希特勒眼中,华格纳的音乐证明了德国的国家主义有理。”
作家威廉·L·夏勒补充道:“[华格纳]的歌剧复活了德国古代世界的英雄神话、好战的异教神祇和伟人、恶魔和戾龙、血海深仇和原始的部落制度、天命的观念、爱和生命的辉煌,以及死亡的高贵。这些激昂的歌剧,而非[华格纳]的政治著作,才是现代德国神话的灵感来源,并且赋予德国一种德国式的世界观。希特勒和纳粹分子有相当理由要把这种德国式的世界观立为自己的世界观。”
尼采和华格纳的思想都受到法国外交官兼人种学家孔特·约瑟夫·阿尔蒂尔·德·戈宾诺所模铸。戈宾诺在1853至1855年间写了《人种不平等论》。他认为种族成分足以决定文化命运。他警告道,掺杂雅利安社会的种族特征最终会导致雅利安族的衰落。
从这些思想发展出来的种族主义和排犹主义乃是德国式法西斯主义的特色。以上两种政策在意大利都没有那么显著。事实上,许多意大利人认为,意大利出现排犹主义显示希特勒已取代墨索里尼,成为法西斯主义背后的控制力量。的确,随着时间过去,希特勒对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政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在力求使国家伟大方面,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和德国法西斯主义的方向刚相反。作家A·卡斯尔斯解释说:“墨索里尼也许敦促国人要仿效古罗马人的伟举;但纳粹所提倡的精神革命的目标却是要激励德国人,不但要做远古条顿族伟人所做过的事,还要成为这些部落的英雄在二十世纪的化身。”换句话说,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力图恢复昔日的光荣,仿佛把意大利这个工业不发达的国家拖到20世纪一般。另一方面,德国却试图退回神话的往昔中,希望借此重获从前的光荣。
什么使这种主义得以产生
在大多数国家里,法西斯主义都在国难之后攫得权力,例如在经济崩溃之后,或者在战败之后。在意大利和德国,情形都是这样。虽然两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敌对的双方,却同样受战争所重创而国力大衰。国家主义者的不满、经济混乱、阶级斗争的加剧,都打击这两个国家。德国的通货膨胀失去控制,失业人数激增。民主原则也十分脆弱,仍然受着普鲁士的军事传统和权力主义传统所牵制。一般人十分恐惧苏维埃布尔什维克主义,但当时到处都隐隐现出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幽灵。
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物竞天择的思想是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另一个显著因素。《哥伦比亚世界史》一书说:“不论墨索里尼抑或希特勒,都表示过要在法西斯主义者的意识形态里再次唤醒社会达尔文主义。”
《第三帝国百科全书》同意这个评论,解释社会达尔文主义乃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背后的意识形态”。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主张一致,“德国的理论家认为现代国家不该花精力保护弱者,反而应该剔除次等人民,全力照顾强壮、健康的分子。”他们认为在适者生存的斗争里,战争是正常的,“胜利属于强者,弱者必被消灭。”
人有学得教训吗?
身穿黑衫的意大利武装部队,以及佩带卐字徽、穿棕色制服的德国冲锋队时代已经过去了。然而,即使在1990年,法西斯主义仍然有余孽残存。三年之前,《新闻周刊》警告说,其实在每个西欧国家里,“极右派的力量正再次证明,公然文过饰非的种族主义,以及诉诸国家主义价值观和权力主义价值观的主张仍然能够赢得令人惊讶的支持。”在这些运动之中,尚·马利·勒彭的国家阵线无疑是最蓬勃的一个。这个法国运动的信息在基本上“与国家社会主义的信息一样”。
信赖新法西斯运动是明智之举吗?法西斯主义的根源——达尔文的进化论、种族主义、军国主义、国家主义——有构成稳固的基础,让贤良的政府在其上发展吗?抑或你同意法西斯主义像其他所有种类的人为统治一样,被称在天平里,权衡功过,却显出亏欠来?
[第20页的附栏]
法西斯主义——基础稳固吗?
达尔文的进化论:“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甚至有越来越多的进化论者,……都纷纷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完全不是一种真正的科学理论。”——《新科学家》,1981年6月25日刊,迈克尔·鲁斯。
种族主义:“人类各种族之间倘有分歧,也是心理学上和社会学上的分歧,而不是遗传学上的分歧!”——《基因与人》,本特利·格拉斯教授。
“所有种族的人类都是……同一个始祖的后代。”——《遗传性与人类》,科学作家阿姆拉姆·沙因费尔德。
军国主义:“人在这件疯狂的事上所倾注的心思、努力、财富实在叫人震惊。倘若列国不再学习战事,就没有什么事是人类办不到的了。”——美国作家兼普立兹奖得主赫尔曼·沃克。
国家主义:“国家主义把人类分裂成互不相容的单位。结果,人先以美国人、苏联人、中国人、埃及人或秘鲁人的身分思想,然后才以人类的身分思想——如果他们真的有以人类的身分去思想的话。”——《列国间的冲突与合作》,伊沃·杜蔡斯克。
“我们今天面对这么多难题,都是由于怀有错误态度的缘故,都是怀有错误态度所导致的结果——其中有些错误态度甚至在不知不觉之间已被我们采纳了。其中之一是狭隘的国家主义概念——‘祖国至上,不管对错。’”——前联合国秘书长宇丹。
[第19页的图片]
卐字徽一类的古代宗教符号和“上帝与我们同在”的口号并未能挽救希特勒的统治
法西兹——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象征——可见于美国的若干硬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