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1 9/8 14-15页
  • ‘上帝为什么取去我的孩子?’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上帝为什么取去我的孩子?’
  • 警醒!1991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对人毫无安慰,也不符合圣经
  • “那末,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死去?”
  • “我的孩子有什么希望?”
  • 剖析关于死亡的若干谬见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2年
  • 应该多早开始教导你的儿女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2年
  • 孩子夭折——上帝为何容许?
    警醒!1991年
  • 帮助孩子应付哀伤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1年
《警》91 9/8 14-15页

圣经的观点

‘上帝为什么取去我的孩子?’

对任何父母来说,孩子的死亡都是一件十分伤心的事。这也是一场痛苦的经验,不是仅用言语便可以消除的。但是,假如你曾痛失亲儿,而且无法明白何以上帝要把你的孩子取去,你便错怪上帝了。这种错误的观念只会增加你的愤慨而已。你需要明白真相:上帝并没有取去你的孩子。

可是,许多人却怀有相反的念头。例如,一位悲伤不已的妇人凝视着一个未盖起来的灵柩,她那17岁的儿子躺卧在其中,抗癌的治疗法不但没有把他医好,反而把他的头发弄得十分稀疏。妇人转向一位访客,用颤抖的声音说:“天主要汤美到天上陪伴他。”她是个天主教徒,这样的想法是教堂多年来向她灌输的。基督新教徒也一直把儿童的死亡归咎于上帝。著名的基督新教改革家喀尔文在他那仅活了两周的儿子夭折后说:“在我们幼小的儿子死亡时,上主无疑将一道痛苦的伤痕加在我们身上。”

据一个古老的犹太寓言说,有一位犹太律法师的孪生儿子在他们的父亲离家后不久便死去。律法师回家时向妻子问及孩子的情况,妻子回答说:“假如有人借给你两件贵重的珠宝,说它们在你手上时你可以随意把玩观赏。物主要你归还珠宝时,你能够为这件事争辩吗?”他回答说:“当然不能!”于是,她让律法师看见两个已经死去的儿子,然后简单地说:“上帝要取回他的珠宝。”

对人毫无安慰,也不符合圣经

创造者是否如此残酷不仁,以致他会任意将死亡加诸儿童身上,即使他意识到此举会伤透父母的心?绝不然。圣经的上帝是不会这样行的。据约翰一书4:8说:“上帝就是爱。”请留意,经文不是说上帝有爱心或是上帝是仁爱的,而是说上帝就是爱。上帝的爱是如此强烈、真挚和完全,这种爱如此充充足足地洋溢在他的品格和作为里,以致圣经可以将他称为爱的化身。他绝不是一个仅为了“要取回他的珠宝”便不惜杀死小孩子的神。

刚相反,上帝不自私地深爱小孩子。耶稣的所言所行都完全反映出他天父的属性。耶稣对儿童怀有亲切的个人关注。有一次,他把一个小孩子拥进怀里,并且教导门徒要像小孩子一般天真无邪、谦卑自抑。(马太福音18:1-4;马可福音9:36)多个世纪以前,耶和华已教导他的百姓要珍视自己的儿女,向他们施以适当的训练、管教和照顾。(申命记6:6,7;诗篇127:3-5)他希望每个家庭相亲相爱地活下去而非被死亡所拆散。

“那末,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死去?”

许多人认为,既然上帝是全能的,他必定在背后主宰着世上发生的每一件事,包括小孩子的死亡在内。但情形却无须是这样。当约伯在一场灾难中丧失了十个儿女时,他以为是上帝将这场可怕的灾祸降在他身上。起初他并不知道圣经向我们透露的真相。在这个事例上,罪魁是上帝的一个仇敌,名叫撒但的超人灵体。他大力折磨约伯是要迫使他放弃对创造主的忠诚。——约伯记1:6-12。

类似地,今天大部分人都不意识到撒但在世上操有多大的影响。圣经透露撒但——不是耶和华——才是这个腐败的事物制度的统治者。正如约翰一书5:19指出:“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世上所有悲惨的事情绝不是耶和华所促成的。他并没有取去你的孩子。

那么,这是否意味到撒但夺去了你的孩子呢?他并没有直接夺去你的孩子。当初人在伊甸园里反叛上帝时,他便使自己臣服在撒但的统治之下了。他令自己和后代都失去了永远、健康的生命。(罗马书5:12)结果,我们生活在一个与上帝隔绝的事物制度里,不得不应付圣经称之为“在乎当时的机会”的各种情形,忍受人生种种出乎预料而且时常带来悲哀的遭遇。(传道书9:11)撒但正‘迷惑普天下的人’。(启示录12:9)他竭尽全力要使人离弃上帝。因此,他散播许多有关上帝的丑恶谎言。其中之一是说上帝用死亡使父母与儿女饱尝分离的痛苦。

“我的孩子有什么希望?”

与其埋怨上帝,痛失孩子的父母不如寻求上帝在圣经里向人提出的安慰。伪宗教使许多人对于死去的孩子的情况大感困惑。天堂、地狱、炼狱、灵薄狱——这些地方给人的感觉由不可理解至十分恐怖不等。另一方面,圣经却告诉我们,死者是没有知觉的,他们的情况好像熟睡了的人一般。(传道书9:5,10;约翰福音11:11-14)因此,父母们无须担心他们的孩子死后会到哪里去,正如他们不会为熟睡的孩子担心一般。耶稣曾宣布,时候要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出来”,在地上的乐园里复活享受新的生命。——约翰福音5:28,29;路加福音23:43。

诚然,这个希望并不能完全抵消死亡所造成的悲伤。耶稣自己也曾为好友拉撒路的死亡伤心流泪——即使他在数分钟之后便使拉撒路复活过来!但是,最低限度死亡并不一定是一了百了。耶稣和他的天父耶和华都恨恶死亡。圣经将死亡称为‘最后的仇敌’,并且说它会被“毁灭”。(哥林多前书15:26)在将临的乐园里,当撒但的统治成为过去之后,死亡亦会随之永远消逝。死亡的无辜受害者将会复活过来。因此,当父母与死去的儿女重聚时,我们便可以说:“死亡啊,你的灾害在哪里呢?”——何西阿书13:14。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