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2 7/8 10-14页
  • 世界人口——前景如何?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世界人口——前景如何?
  • 警醒!1992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人口过剩吗?
  • 会有足够粮食吗?
  • 环境因素又如何?
  • 问题的真正症结
  • 前途光明吗?
  • 世界人口——是个难题吗?
    警醒!1980年
  • 人口爆炸——多大的威胁?
    警醒!1984年
  • 普世人口的增长——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
    警醒!1992年
  • 人口危机真的存在吗?
    警醒!1975
查看更多
警醒!1992年
《警》92 7/8 10-14页

世界人口——前景如何?

简陋的居所、肮脏的环境、食物和清洁水源的缺乏、疾病、营养不良——这些以及其他许多艰辛都是世上大多数人每日必须面对的现实生活。可是,正如我们刚才读到,许多生活在这种情况之下的人都能够设法应付而继续生活下去。

可是,未来会怎样?人们要永无尽期地忍受生活的种种煎熬吗?使问题更复杂的是,环境科学家及其他人认为,人口不断增长必然会导致世界灾难,这一类的预测又如何?他们指出,人类正肆意污染自己赖以生存的空气、水源和泥土而自毁家园。他们也指出温室效应——放出诸如二氧化碳、沼气、氯氟化碳(冷凝剂和泡沫剂)一类的气体,令大气温度升高,以致改变地球的气候模式而带来灾难性的结果。这些事最后会令我们现今所知的人类文明走向灭亡吗?让我们仔细察看一下几个关键因素。

人口过剩吗?

首先要考虑的是,世上的人口会永远膨胀下去吗?有任何指标显示世上人口会膨胀到什么程度吗?当然,事实表明虽然人大力提倡节育,世界的人口依然节节上升。现今每年的增长率大概是9000万人(相当于每年加添墨西哥的全国人口)。看来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立即制止这项增长。可是,长远来看,大多数人口统计学家都同意人口至终必定会稳定下来。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是,在哪个水平和什么时候才稳定下来。

按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估计,世界人口会达到140亿才稳定下来。可是有些专家却估计顶点会是100亿至110亿之间。无论如何,关键问题是:世上的人口会过多吗?地球能够维持相当于现今两三倍的人口吗?

从统计学来看,140亿人口相当于每平方公里有104人。正如上文提及,香港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5592人。目前荷兰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140人,日本则达848人,而这两个国家的生活水准都超越一般的程度。因此,即使世界人口增至专家们所预测的程度,难题的症结显然不是人口的数目。

会有足够粮食吗?

那末,粮食供应又如何?地球能够生产足够的粮食维持100亿或140亿人吗?显然,目前世上生产的粮食并不足以喂饱这么多人。事实上,我们时常听到有关饥荒、营养不良和饥饿的报道。这是否意味到我们甚至无法生产足够的粮食去维持现今的人口,遑论世界人口增至目前的三倍?

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答案有赖于“足够”是什么意思。在世上最贫穷的国家里,亿万人甚至没有足够粮食去维持健康所需的最低食量,居住在富裕工业国家里的人却身受饮食过度丰富的恶果——中风、若干类型的癌症、心脏病等。这种情形怎样影响到粮食的供应呢?一项计算指出,出产一公斤的牛排需要耗费五公斤的谷物。由于这缘故,世上吃肉的四分一人口差不多耗掉了世界出产谷物的半数。

至于粮食的总生产量,请留意《喂饱世界》一书怎样说:“现今世上所生产的粮食若平均分配给所有人,并且尽量避免浪费,人人便会获得足够的粮食。也许仅足糊口,但却可算是足够。”这段话写在1975年,距今已超过16年了。今日的情况又如何?据世界资源协会声称,“在过去二十年间,世界粮食的总产量有所增加而超过了需求量。结果近年来主要粮食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实际下降。”其他研究也指出,米、玉蜀黍、黄豆等主要粮食和其他谷物的价格在这段时期降低了一半。

这一切足以表明,粮食难题的症结不是在于产量而是在于消耗的程度和习惯。新的遗传学科技发明了很多方法去生产各式各样的米、小麦和其他农作物,能够使现在的产量增加一倍。可是,这方面的技术专长通常集中在商品作物方面,诸如烟草和番茄等,志在满足有钱人的胃口而非填饱贫苦大众的肚子。

环境因素又如何?

密切注视环境的人士正逐渐意识到,人口增长只是威胁人类未来福利的因素之一而已。举例说,《人口爆炸》的作者保罗和安妮·埃利希在书中声称,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由一条简单的方程式表达出来:影响=人口×富裕程度×现行的科技对环境的影响。

按照这个标准,该书的作者认为像美国一类的国家的人口已过密了,但不是因为当地的人数太多,而是因为他们的富裕水平有赖于大幅度消耗天然资源和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科技。

其他研究看来证实了这个主张。据《纽约时报》报道,经济学家丹尼尔·哈默梅殊认为,‘温室效应的放射量与经济活动水平的关系,比与放射体数目的关系更密切。平均每个美国人放出的二氧化碳相当于普通一个印度人的19倍。很可能发生的情形是,一个经济蓬勃、人口增长缓慢的巴西会比一个贫穷而人口增长迅速的巴西更快把它的热带雨林消灭。’

世界监察学会的艾伦·德宁提出大致相同的主张,他评论说:“世上最富有的10亿人口创造了一种贪得无厌、极度浪费的文明,以致危害到地球的安全。这个富裕阶级——驾驶汽车、吃牛排、喝汽水的人,以及贪新弃旧的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对生态构成了严重威胁,也许除了人口增长之外,没有其他因素的破坏力足以比拟。”他同时指出,在人类当中,这“最富裕的五分之一”生产了差不多十分之九的氯氟化碳和超过半数的其他温室气体。这些气体都是危害环境的。

问题的真正症结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若把人类现今所面对的难题惟独归咎于人口增长,就未能洞见症结了。其实问题的症结并非地上的生活空间不足,或者地球无法供应足够的粮食使人人都享有所需的饮食,保持健康,也不是天然资源很快便会用罄。这些只是病征而已。问题真正的症结是,愈来愈多人追求越来越高水平的物质享受,但却没有考虑到这些行动所导致的结果。这种永不知足的欲念正严重损害我们的环境,以致很快就会超越地球的负荷量。换句话说,基本的难题并不在于人口的多寡,而是在乎人的品性。

作者艾伦·德宁解释说:“在一个脆弱的生物圈里,人类最终的命运可能有赖于我们是否能够养成一种较深的自我约束意识,采纳一种限制消费的道德观,转而追求非物质的富足。”他的话颇有道理,但我们必须提出的问题是,世界各地的人真的会自愿培养自制能力,减少消费和追求非物质的富足吗?很少可能。鉴于今日盛行的自我放纵、崇尚享乐的生活方式,相反情形出现的机会更大。大多数现代人的人生观看来是:“让我们吃吃喝喝吧,反正我们明天就要死了。”——哥林多前书15:32,《现译》。

即使有足够的人看清楚事实而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仍不会很快就把事态扭转过来。过去多年来,我们见到许多环境保护团体出现,也有人提倡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些甚至得以成为报章的头条新闻,可是他们真的对所谓主流社会的行事方式产生任何影响吗?实在没有。难题是什么?难题是,整个制度——商业、文化和政治——都合力提倡一种贪新弃旧的消费主义。在这种情形之下,除非将这个制度连根拔起,从头开始,否则就不可能有任何真正改变。若要这样行,就意味到千百万人必须接受重新的教育。

前途光明吗?

现今的情形好像一个家庭住在一位善长提供的房子里,其中设备齐全,修饰妥当。为了使他们完全感到自在,屋主允许他们随意使用房子里的一切设备。然而,假若这个家庭开始弄坏家具,拆毁地板,打破窗户,堵塞水管,令电线负荷过重——一言以蔽之,把整座房子破坏无遗,那又如何?房子的主人会袖手旁观、毫不理会吗?肯定不会。无疑他会采取行动把肆意破坏房屋的住客赶出去,然后将房子修葺一新。没有人可以说这样的行动不公平。

那末,人类大家庭又怎样?我们岂不像住客,住在造物主耶和华上帝所提供的一所设备齐全、尽善尽美的房子里吗?不错,的确是,因为正如诗篇的执笔者写道:“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诗篇24:1;50:12)上帝不但供应我们维持生命的必需品——阳光、空气、水和食物——他也把一切物品造成种类繁多、数量丰富;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可是,作为住客的人类表现怎样的态度呢?很不幸,实在不敢恭维。我们正实际把自己生活于其上的美丽家园肆意破坏。地球的拥有者耶和华上帝会采取什么行动呢?

“毁灭那些败坏全地的人”——这便是上帝定意要做的事!(启示录11:18,《新译》)他会怎样成就这事呢?圣经回答说:“当那列王在位的时候,天上的上帝必另立一国,永不败坏,也不归别国的人,却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这国必存到永远。”——但以理书2:44。

在上帝那永存的王国统治下,我们期望享有怎样的前途?透过以赛亚先知的预言,我们可以略见一斑:

“他们要建造房屋,自己居住;栽种葡萄园,吃其中的果子。他们建造的,别人不得住;他们栽种的,别人不得吃;因为我民的日子必像树木的日子;我选民亲手劳碌得来的必长久享用。他们必不徒然劳碌,所生产的,也不遭灾害,因为都是蒙耶和华赐福的后裔;他们的子孙也是如此。”——以赛亚书65:21-23。

人类会有一个多么光明的前途!在上帝所创建的新世界里,人不会再为住屋、食物、水源、健康和疏忽所引起的难题担忧。最后,顺服的人类会在上帝指引之下遍满全球、治理这地而绝没有人口过剩的威胁。——创世记1:28。

[第13页的附栏]

为什么食物时常十分昂贵?

即使食物的真正成本正在下降,一般人的经验却是食物价格不断上扬。为什么呢?一个简单的理由是城市化。为了喂饱世上人口日增的城市居民,食物需要从远道运来。且举个例,世界监察学会的一项研究报道说,在美国,“一口食物从农场达到碟上通常需要经过2100公里的路程。”消费者不但必须付出食物的成本,还要支付背后隐藏的各项费用,包括加工、包装和运输等。

[第10页的图解]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地球的大气困住了太阳的热力。但是,所产生的热能——由红外线辐射传来——却由于各种温室气体而未能轻易发散,以致令地球的表面越来越温暖

各种温室气体

逃逸的辐射

被困的红外线辐射

[第12页的图片]

需要五公斤的谷物才能生产一公斤的牛排。故此,世上吃肉的四分一人口差不多耗掉了世界出产谷物的半数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