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崩溃蔓延全球
社会每一方面均受影响
今天人类社会由于缺乏价值标准而陷于“真空状态”。人们采纳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导致社会分崩离析。许多人认为:‘每种生活方式都是可以接受的选择。你不要管我,我也不会干涉你。你喜欢怎样行,大可以随便。我只管做我喜欢的事。人人都可以各行其是,各适其适。既然条条大道通罗马,每一条路都是对的。没有什么是错的,也没有什么是“罪”。你必须为自己争取利益。和平抗议等于低声耳语,何不大声点,干脆诉诸暴力。暴力是言论自由的一种形式。你可以随意跟你所选择的任何对象发生性关系,用什么方式都不打紧。猥亵是一门艺术。要互相容忍。自己活,也让别人活。’
抑或情形其实是‘自己死,也让别人死’?直到20世纪中期,人们对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不道德、什么是荣誉的事、什么是不荣誉的事,均怀有非常清晰的观念——今天有许多人仍然是非分明。但是,在1950年代,情形开始转变了,而且变得越来越厉害。所有关于德行、道德、荣誉和操守的观念均被人视为不合逻辑、不近人情、无法接受。流行的观点均崇尚自我。他们坚称人人都有权按照自己所选择的目标而生活。现在广受欢迎的道德态度是:要宽容、要多样化、不要批判。这种新兴的哲学禁止人说“不许”。
这种新兴哲学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在八十年代,恶果已十分彰显;到九十年代仍有增无已。关于这些不良后果的报道,以下仅是少数例子而已。——首先我们摘录一位公司副总裁的评论;他在纽约一个研讨商业道德的会议上就价值观发表演讲,说:
“政客蒙骗选民。经纪欺骗顾客。储蓄银行的主管人员贪污渎职,留下亏空款项要纳税人负责赔偿。布道家和总统候选人对妻子不忠。儿童考试作弊。成千上万的人吸毒和为非作歹,结果毁了自己和别人的一生。……有五成婚姻以离婚收场,今天百分之二十二的孩子是私生子,有三成儿童在未满18岁之前会与继父母一起生活。家庭破裂的个案可说是不胜枚举。如果你假设价值观念是在家里或在孩童成长初期开始形成的,你就不难理解何以道德在今日全面崩溃了。”——《当代重要演说》,1990年9月1日。
每天报章、杂志、新闻广播、电影和电视节目均反映出传统的价值观念正每况愈下。美国大通银行董事长在芝加哥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
“不管你翻阅体育版、华盛顿政府报告,抑或财经版,证据都是一致的。体育版报道球员经常收受贿赂,在赛事中故意不取分;大学球队在招募球员方面犯规而被罚停赛;职业运动员滥用药物屡见不鲜。来自华府的新闻则包括审讯时提供伪造证据,联邦法官被控,政府公仆利用公职或权力谋取私利,以及最近议员受国会道德委员会调查等。你阅读经济版则会看见内幕交易被揭发和诸如此类的新闻。”——《当代重要演说》,1990年8月1日。
这类报道已成了家常便饭,以致一般人都变得麻木了。他们不再对丑闻感到震惊。上文提及的讲者评论说:“许多美国人已不再对违反道德的事件感到愤怒。被定罪的重犯不再受人唾弃,反而成了名人而应邀出席上流社会的派对。他们更撰写文章,作品成为畅销书。”
华尔街的伊凡·博斯基向一所商学院的学生发表演说,在结束演讲时举起双臂,以胜利的姿态说:“让我们向贪心致敬!”后来伊凡的贪心诱使他从事非法的内幕交易,最后他被起诉,结果罪名成立,被判罚款和下狱。他要缴付高达一亿美元的罚款,但仍可保留五亿美元以上的资产。华尔街的另一个风云人物迈克尔·米尔肯,亦由于买卖垃圾债券而须缴付罚款六亿美元,罚款只相当于他在一年内所赚得的利润!他仍可保留十五亿美元的私产。
《工业周刊》杂志曾刊载一篇文章,文章的标题问道:“若要成功,就要把道德抛诸脑后?”犹他州的一位顾问认为大企业的道德标准正每况愈下,他说:“据我观察所得,越成功的商人,行为便越不合乎道德。”密歇根州的一位经理说:“我们有一套具体的方针来厘定道德标准。但中层管理人员无视公司订下的规则;他们辩称:‘这并非不道德,只是做生意要各出奇谋而已。’”迈亚米的一位管工嗟叹说:“道德正迅速打败仗;现在是利益挂帅的时代,人们但求达到目的,不惜采用任何手段。”其他商人甚至更坦率。其中一个说:“做生意是百无禁忌的。”另一个商人则补充说:“我们的政策是,只要你不致被人发觉,就放胆去做好了。”
道德标准的低落不单是拜商人所赐。破坏道德价值的“病毒”已扩散到社会的每一阶层。有太多律师的所作所为像讼棍过于像尊重法律的人。有太多科学家不惜用讹骗手段向政府取得拨款。有太多医生关心病人的荷包过于关心病人。有太多病人千方百计要控告医生失职以求赢得赔偿。
许多社区的人在毒品泛滥、罪案激增和匪党仇杀的阴影下叫苦连天。婚外情导致家庭破裂。小孩子成为性侵犯的牺牲品,包括利用儿童制作色情刊物在内。青少年滥交造成怀孕、堕胎和诞下遭人遗弃的婴孩。毒贩渗入校园。学童携刀枪上课,阅读能力却不断下降。若要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由父母将资料诵读给孩子听,但父母终日忙于为口奔驰,或过度专注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以致无暇与儿女一起。
音乐界也有分促成道德崩溃,尤以一些重金属摇滚乐队为然。一位公司顾问表示:“摇滚乐是用来鼓吹和散播放纵性行为的意识,以及歌颂人使用非法药物的最有效工具。此外,摇滚音乐也对青年人操有强大影响力,这些音乐助长他们蔑视那些反对性不道德,滥用药物的父母、长辈和社会机构。”
摇滚音乐的其中一个用意是要以粗鲁、鄙俗、可耻、污秽的歌词,并加插许多肆意淫虐女性的丑恶、残酷意识,故意使听众反感,借此引人注意。歌词把口交和肛门交接描述得淋漓、露骨。歌曲鼓吹性虐待、向妇女施暴、强奸、甚至残弄女性的性器官,然而人们却对受害者幸灾乐祸。凡此种种恬不知耻的猥亵行为层出不穷,还备受赞扬。当一队摇滚乐队由于猥亵罪名被审讯时,杜克大学一位教授赞扬乐队成员天才横溢,然后竟为他们的猥亵表现辩护,视之为深具艺术价值。陪审团同意该教授的观点,认为乐队的歌词绝不猥亵,而是不折不扣的艺术。
另一个类似事例足以说明社会道德价值确实已急剧下降:去年最荒诞猥亵的唱片之一‘在推出后仅三周已销售超过一百万张,成为同期销量最高的唱片。这意味到该唱片在当时乐坛上真是一枝独秀’。这些摇滚乐队所采用的名字与歌词一样猥亵:“至少13队乐队以男性生殖器官命名;6队采用女性生殖器官为乐队名称;4队名叫精子乐队;8队则以堕胎为名;有一队甚至以阴道传染病为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波士顿大学一位教授于梅普尔索普展览会上发表评论,他说:“我在波士顿的当代艺术学院观看展品,正如在其他地方一般,在那里据说艺术品经分门别类展出,那些‘重点’照片都是……充满色情味道的。我不知道它们是否属于‘同性恋色情’作品,但这些照片所选取的题材是我个人想也未曾想过的,更谈不上令人愉快这一层了。”至于该批展品是否含有猥亵成分这个问题后来终于诉诸法庭,陪审团裁定展品是艺术作品。其实,这些展品毫无半点艺术可言,在道德上而言也是不负责任的,由此可见艺术家和观赏者的价值观已差不多荡然无存了。
我们需要定下若干界限。我们需要一些具有稳定作用的指引。我们需要朝着理想,向前迈进。我们必需把原本的真正价值标准恢复过来。
[第4页的精选语句]
一般人不再对丑闻感到震惊
[第5页的精选语句]
陪审团裁定不堪入目的猥亵展品是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