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4 5/8 3-4页
  • 道德标准变成怎样了?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道德标准变成怎样了?
  • 警醒!1994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偷窃不算有罪’
  • 性道德每况愈下
  • 什么才合乎道德?
  • 道德崩溃蔓延全球
    警醒!1992年
  • 价值观每况愈下吗?
    警醒!2003年
  • 你对圣经认识有多深?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1年
  • 谁还会遵守道德标准?
    警醒!2004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4年
《警》94 5/8 3-4页

道德标准变成怎样了?

政府官员。政界候选人。宗教领袖。我们期望这些显要人物在品行上堪作模范。可是在近年来,有些这类身居要职的人却是多宗令人震惊的丑闻的主角。他们的败行范围甚广,由犯奸淫及厚颜无耻地撒谎到从事不法商业勾当和贪污渎职不等。

《美国道德沦亡》一书感叹说:“当这个国家正忙于应付后天免疫力缺乏症这种致命的疾病之际,……另一种致命的疾病[后天道德缺乏症]看来已变成一发不可收拾。可是却没有人大声疾呼要为这种恶疾急谋对策。”(楷书自排。)《时代》杂志声称,美国“现正在道德沦亡的泥淖里打滚”。

道德沦亡绝非仅见于美国。近年来,中国、德国、希腊、法国、印度、印尼、以色列和日本亦有些显要人物被牵涉在丑闻里而轰动一时。社会领袖的不道德行为其实只是反映出一般人的道德水平而已。泰国总理把自己国内的贪污情况形容为“有如患了癌病”。他进一步指出,整个社会正受到一种根源于贪婪和错误价值观念的痼疾所毒害。

人的确有理由纳罕:‘今日世界的道德普遍低落究竟是由什么促成的?更重要的是,这种趋势到底会导致什么结果?’

‘偷窃不算有罪’

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哥伦布,一辆装甲车的后门意外打开,以致车中的两袋钱跌出车外。据估计当时有价值二百万美元的钞票随风飘散,落在高速公路上。几十个驾车人士纷纷奔出车外,把拾得的钞票塞满自己的口袋和钱包。有些驾车者甚至用无线电话呼唤其他人前来加入这项拾钞行动。

尽管有关当局发出呼吁,并答允人若交还钞票,便可以获得十分之一的奖金,但是差不多没有人理会这项呼吁。许多人宁愿“拾遗不报”。只有少量钞票后来被寻回。一个男子甚至振振有辞,认为这样行并不算是偷窃,因为这笔钱其实是“来自上帝的礼物”。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在三藩市、加州以及加拿大的多伦多,当路人看见钞票从装甲车中意外跌出掉在路上时,他们也表现出类似的贪婪。

平时看来忠实正直的人,却那么容易向偷窃的贪念屈膝,这的确令人感到忧虑。至少这显示,一般人的道德感实在大有问题。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托马斯·波格认为,许多人觉得偷窃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但对于偷窃公司或机构的财物,却看来觉得无伤大雅。

性道德每况愈下

一般人对性道德的看法也大有问题。近期一份调查显示,出乎意料的是,许多人对于政界候选人与人通奸一事相当宽容。一位作家说,这些选民也许犹豫不敢谴责通奸行为,因为‘他们自己正忙于从事这种勾当’。

事实上,新近的统计数字显示,美国的已婚人士中,有百分之31的人曾经有或现正有婚外情。大部分美国人(约占百分之62)“认为婚外情并非不道德”。人们对婚前性关系的看法也同样宽大。196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百分之68的美国人不赞成婚前性行为,今日则只有百分之36的人表示反对。在1960年代,大约有五成接受访问的女性在婚前保持童贞,现在则只有两成女性在婚前保持贞洁。

什么才合乎道德?

道德低落的情形在商业界也昭然可见。二十年前,只有百分之39接受访问的大学毕业生认为“经济上的成功十分重要或不可或缺”。到1989年,怀有这样想法的人已数目倍增。显然,发财的念头支配着许多青年人的思想——结果造成了令人震惊的影响。

在接受访问的1093名中学生当中,百分之59的人说他们愿意进行价值一千万美元的非法勾当——即使他们可能要冒管训处分半年的危险!此外,百分之67的学生说他们会向公司虚报开销;百分之66的人说,为求达到某项商业目标,他们会不惜撒谎骗人。毕竟,青年人只是仿效长辈所设立的道德标准而已。在另一项调查中,671名主管人员被问及他们对商业道德的看法,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保持道德操守会妨碍他们平步青云。有超过半数的人承认曾蓄意歪曲法例以求为自己大开方便之门。

为了阻遏这种令人忧虑的趋势,有些大学开设道德教育课程。但许多人却怀疑这些努力是否有效。一位颇有地位的加拿大商人指出,他“看不出这类道德教育课程能起多大作用。学生假如已具有健全的价值观,他们不会觉得这类课程有什么新意。那些本来就没有操守的学生则可能只是利用他们在这方面所获得的知识,另辟蹊径来进行不道德的勾当,反正这只是他们原本已定意要做的事而已。”

类似地,许多行业也订下了正式的执业守则。可是,专家认为这些守则只是门面工夫,根本很少受人注意——除非在爆发了严重丑闻之后。颇讽刺的是,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有订立执业守则的公司被检控的频常程度反比那些没有订立守则的公司为高!

不错,无论在哪一方面,道德标准都显然每况愈下。看来没有人知道道德正走向何方。一位商界主管人员表示:“把是非善恶清楚划分出来的界线已不再存在了。这些界线已逐渐被人抹去。”何以道德标准的界线竟然会消失?什么正取代它们?以下几篇文章会探讨这些问题。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