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2 11/8 9-11页
  • 从宇宙吸取教训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从宇宙吸取教训
  • 警醒!1992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秩序井然而非杂乱无章
  • 最根本的问题是:宇宙从何而来?
  • 人极渺小
  • 宇宙真的有开始吗?
    警醒!1999年
  • 宇宙只是碰巧产生,还是创造出来的?
    警醒!1999年
  • 令人懔然生畏的宇宙
    生命——从何而来?进化抑或创造?
  • 宇宙起源惹争议
    有一位关心人的造物主吗?
查看更多
警醒!1992年
《警》92 11/8 9-11页

从宇宙吸取教训

“我不会假装熟悉宇宙,我委实渺小得多。”——托马斯·卡莱尔,1795-1881。

百多年后的今天,现在我们晓得宇宙实在比我们自己巨大得多。纵然科学家在这方面的认识的确较前增进了不少,但他们的处境,正如一位天文学家评论,仍仿似“十八世纪的植物学家,要在丛林里找出所有未经发现的花卉”一般。

尽管我们所知十分有限,我们仍可以得出若干结论。这些结论有助于解答两个至为重要的问题:宇宙如何运作?它的起源如何?

秩序井然而非杂乱无章

对宇宙本质的研究,称为宇宙论。这个字词源于两个希腊字,科斯莫斯和罗戈斯的组合,意思是‘对秩序或和谐的研究’。这是一个恰当的名称。因为无论天文学家是观察天体的移动,抑或研究构成宇宙的物质,他们必然会发现宇宙确实井然有序。

在我们的宇宙里,每样东西都是不断移动的。它们的运动绝非不规律或不能预测。各行星、恒星和星系都根据精确的物理法则运行。这些律则使天文学家能够以准确无误的方式推算出某类天文现象。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控制极细微的原子的四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支配着宏大无比的众星系。

甚至构成宇宙本体的元素也显示出秩序来。《剑桥文学图集》解释说:“物质……各方面都组织得有条不紊,从极小的到极大的莫不皆然。”不论是原子核中子与电子质子的联系方式,还是维系巨大星系群之间相互的吸力,一切都不是盲目随机安排的。反之,物质的构造是极有秩序的。

何以宇宙会显出这种秩序与和谐呢?为何会有超凡卓越的法则支配着整个宇宙?这些法则必然在宇宙开始前即已存在,否则它们便无法控制宇宙的秩序。因此,合理的问题是:这些律法是从哪里来的呢?

著名的科学家牛顿总结说:“这个由太阳、行星和彗星组成的星系真是绚丽无比。它祇可能在一位聪慧大能的个体督导和掌管下,才能产生。”

物理学家弗雷德·霍伊尔评论说:“宇宙的起源,就像要化解魔术方一样,需要智慧。”借着对宇宙起源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进一步证实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必定有一位超自然的立法者存在。

最根本的问题是:宇宙从何而来?

理论物理学家霍金解释说:“早期的宇宙蕴含着解答一个最根本问题的答案,那就是我们今日所见的万物,包括生命在内,是怎样开始的。”关于初期的宇宙,现时最新的科学观点是什么呢?

自1960年代以来,科学家从天际各方探测到若干微弱的背景辐射。这些辐射被视为来自远古宇宙爆炸的反响效应,天文学家称之为大爆炸学说。这场爆炸如此猛烈以致在数十亿年后,我们仍可探测到它的回响。a

可是,如果正如大多数物理学家所相信的一般,在150亿至200亿年前,宇宙是在一场大爆炸中突然形成的(虽然这个理论引发激烈的争议),那么这引起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最初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换言之,有什么东西在大爆炸之前早已存在?

很多天文学家对这个问题总是避而不答。其中一位天文学家却承认说:“科学证实了世界是由各种巨大力量发挥作用而产生的,也许科学永远也无法将这个谜清楚解释出来。这使科学家大感困惑,因为事情与他们的科学信仰有所抵触,他们相信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现在我们发现宇宙的诞生这个最重大的果,竟然与我们的这项信仰有所抵触。”

牛津大学一位教授直截了当地写道:“宇宙诞生的首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只好留待读者自行判断好了。但是若缺乏了他的存在,我们所得的图像无论如何是不完整的。”可是,圣经却一针见血地指出“首因”是谁,圣经说:“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创世记1:1。

人极渺小

宇宙教晓我们一个最简单、最明显的道理。中古时期那些自命不凡的人故意对这个道理不屑一顾。但数千年前圣经中的诗人早已谦卑地承认这个千古不易的道理——人是极其渺小的。

最近的发现使大卫王的评论显得尤其真实,他写道:“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诗篇8:3,4。

天文学揭示出宇宙多么广大无垠,庄严荣美。硕大无朋的恒星、难以想象的距离、无法理解的亿万年时光、产生百万度高热的宇宙洪炉,所爆发出的能量就是十亿个核子弹也相形见绌。然而,这一切早已在约伯记一书里以中肯的方式描述出来:“看哪,这不过是上帝工作的些微;我们所听于他的是何等细微的声音!他大能的雷声谁能明透呢?”(约伯记26:14)我们对宇宙越了解,我们在这方面的见识就越显得孤陋寡闻,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就越显得渺小。对客观公正的观察者来说,这真是一项严肃而发人深省的教训。

牛顿承认说:“我只像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偶尔找到一块异常平滑、漂亮的小圆石或贝壳时便自得其乐。可是在我面前的却是一片充满真理而尚未为人所知的汪洋。”

既然认识这件事,这就应当促使我们表现谦卑的态度,而谦卑则可以帮助我们承认有一位创造者,一位不但创造宇宙万物,而且更制定宇宙法则、远较我们伟大和聪慧的个体存在。正如约伯记提醒我们:“在上帝有智慧和能力;他有谋略和知识。”(约伯记12:13)这的确是一个至为重要的教训。

随着有更多宇宙奥秘逐渐揭示出来之际,还有更多神秘疑团尚待探索。不久将来,本刊会发表一篇文章讨论一下若干令天文学家感到大惑不解的最新发现,而这些发现又引发了一连串新问题,结果使宇宙论学家为此争论不休。

[脚注]

a 正如把一块石头扔进水池里,它会使水面出现涟漪。类似地,科学家相信他们从敏锐的无线电天线所接收到的微波辐射,就是这次理论上的大爆炸所造成的“涟漪”。一位作家曾将这些涟漪描述为“创造的嘶嘶回声”。

[第10页的图片]

这些仪器专门用来探测宇宙大爆炸理论中所说的背景辐射

[鸣谢]

Courtesy of the Royal Greenwich Observatory and the Canary Islands Institute of Astrophysic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