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9 6/22 6-9页
  • 宇宙只是碰巧产生,还是创造出来的?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宇宙只是碰巧产生,还是创造出来的?
  • 警醒!1999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一事两面”
  • 宇宙一诞生就秩序井然
  • 不愿相信的原因
  • 星际穿梭为何可行
  • 谁是创造者?
  • 从宇宙吸取教训
    警醒!1992年
  • 令人懔然生畏的宇宙
    生命——从何而来?进化抑或创造?
  • 宇宙真的有开始吗?
    警醒!1999年
  • 宇宙起源惹争议
    有一位关心人的造物主吗?
查看更多
警醒!1999年
《警》99 6/22 6-9页

宇宙只是碰巧产生,还是创造出来的?

对于宇宙是由一位聪慧的创造者创造出来的说法,许多科学家都感到不是味儿。因此,他们推测宇宙是通过某种方式自行产生的,但一直以来,他们都无法自圆其说,解释事情的由来。

事实上,1999年1月刊的《科学美国人》杂志就一针见血地道出了问题所在。文章说:“大爆炸学说并没有阐述宇宙的起源。”因此,“要找一套可以取而代之的学说,这套学说就一定要解释清楚宇宙最初是怎样产生的”。

可是,宇宙不知怎么的就自行产生了,你认为这个说法说得过去吗?物理学家查尔斯·汤斯评论说:“事实上,物理学家不是不想研究得比‘大爆炸’所说的更深入一点。要是可能,他们也希望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举个例,是某类波动促成的结果。不过,这要是真的,这种巨大波动是怎么样的波动呢?它本身又怎样产生?我个人认为,如果科学家单单从科学的角度入手,宇宙起源的问题看来就永不会有答案了。”

今天,科学家都相信宇宙本来并不存在,后来却通过某些方式产生出来。那么,科学家对支配宇宙的法则的认识,能帮助人了解宇宙可能是怎样产生的吗?

“一事两面”

有人说,物质和能是“一事两面”的。《科学美国人》说:“物质只是能量的一种形式而已。”爱因斯坦著名的公式E=mc 2(能量相当于质量和光速平方的积),道出了两者的关系。公式显示,少许的质量或物质蕴含着巨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能量。大学教授蒂莫西·费里斯说:“这条公式使人明白,为什么一个像橙子一般大小的炸弹,就足以把一个城市夷为平地了。”

且看看事情的另一面。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能也可以转化为物质。因此,物质宇宙的诞生,也许就像一个宇宙学家所说一般,是“物质和能最可畏的蜕变,而人类却有幸瞥见了”。

话虽如此,这种“蜕变”所需的物质和能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无法向人提供圆满的答案。饶有趣味的是,圣经这样描述上帝:“因他的权能,又因他的大能大力,连一个[天体]都不缺。”(以赛亚书40:26)不管上帝用什么方法创造出宇宙来,他显然有创造宇宙所需的大能大力。

那么,科学证据有没有为人奠下基础,使人可以相信创造宇宙的那位,必然有绝顶的智慧和能力呢?看看宇宙诞生时的模样,人就自有分晓了。

宇宙一诞生就秩序井然

请想想这件事。核子弹爆炸时,物质不受控制地转化为能,只会造成大混乱。1945年,日本广岛和长崎不少地方给类似的炸弹摧毁净尽,就是个最清楚不过的例子。可是,我们的宇宙不但一点也不混乱,反而和谐一致、绚丽无比!请也想想,地球上生机蓬勃,生物更是千姿百态、种类纷繁。毫无疑问,要不是有某种智慧在背后指挥督导,这一切绝不能自然而然就产生出来!

1998年11月9日刊的《新闻周刊》,再度分析跟宇宙诞生有关的种种发现。杂志说,从各种事实“看来,情形应该像创世记[圣经第一卷书]所说的一般,起初一片混沌,然后发生了一场极其猛烈的爆炸,释出了光和能,于是物质和运动就产生了”。请留意《新闻周刊》接着怎样解释,文章把宇宙的诞生和圣经就创世所作的描述相提并论的原因。

“支配宇宙的力,不管是在宇宙诞生的时候,还是现在,都平衡得惊人(简直神奇?)。如果大爆炸的猛烈程度稍微不足,宇宙膨胀得不够迅速,宇宙很快(在几百万年内,也可以在几分钟之内——不消多久)就会向核心塌缩了。相反,如果大爆炸的猛烈程度稍微强了一点,宇宙就可能变得过于稀薄,以致物质无法凝聚成为星体。老实说,(宇宙和生命碰巧产生的)机会微乎其微。在大爆炸时,物质和能跟宇宙空间的比例,一定要准确至1017分之一的程度才行。”

《新闻周刊》仿佛已经认定宇宙是有个“调谐者”似的。杂志接着说:“只要出了一点儿差错(上一段说,偏差只可以在1017分之一的范围之内),……后果就不单是不协调,而是宇宙中的物质和能永远退降,宇宙最终变成一片冰洋。因此,这个伟大的宇宙调谐者到底是谁呢?”

天体物理学家艾伦·莱特曼承认,科学家也认为“宇宙这么有条不紊,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他还说:“任何完满的宇宙学理论,都必须能解释清楚这种令人困惑的现象:宇宙中的物质和能为什么没退降至惰性均匀的极限状态(学术用语即‘熵’)”,简而言之,就是要说明宇宙为什么没变得越来越杂乱无章。

不愿相信的原因

“宇宙这么有条不紊”,背后就该有个伟大的组织者才对。你认为这样的推理站得住脚吗?一般人大致上都不会有什么异议。然而,无神论者却不会认同这样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相信无神论咯!费里斯教授写道:“请恕我直言。无神论只是一种信仰罢了。”他还声言,“如果科学家在研究宇宙时,真的可以完全排除上帝存在的可能性”就好了。

像费里斯所说的一样,今天不少人执意否定上帝的存在,但要这样做并不容易。例如,天文学教授乔治·格林斯坦考虑过不少证明宇宙是由设计而来的证据之后,他写道:“我不得不承认,这些‘巧合’绝不可能是纯粹出于机遇碰巧发生的。”即使这样,格林斯坦却仍然一口咬定,“这些‘巧合’不是上帝所促成的”。由此可见,有些科学家一心要维护心目中的正统科学信仰,因此即使推断合情合理,也都拒诸门外。

不过,著名物理学家弗雷德·霍伊尔一度持守的“信仰”在后期却显然有所动摇。在80年代,霍伊尔承认说:“要是按常理对事情作出推断,就的确应该有智慧非凡的一位,一直支配着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法则。在自然界里,没有什么力是不受指引或控制的。对我来说,从事实计算出来的数字就是如山的铁证,以上的结论几乎是没有争议的余地的。”

饶有趣味的是,早在现代科学研究渐露曙光的时候,牛顿爵士已表达类似的想法。牛顿爵士被自己发现的物理法则深深打动。他写道:“这个由太阳、行星和彗星组成的星系真是美不胜收。不是有个聪慧的大能者在督导和掌管这一切,又是什么呢?”

牛顿和约翰尼斯·开普勒发现了运动定律。请考虑有关定律产生的其中一个结果。

星际穿梭为何可行

17世纪初,开普勒发表了天体运动定律。《世界图书百科全书》说,这些定律“是用来决定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和策划太空旅程的”。1687年,牛顿又公开发表了著名的运动定律。百科全书说,牛顿的定律“像开普勒的一样,为策划太空旅程奠下了基础”。何以见得呢?

因为,人可以利用这些定律,计算出天体在某个特定时刻的位置。这是怎么可能的呢?由于天体(包括地球、月球在内)周而复始不徐不疾地运行,一切在意料之中,因此科学家能准确地计算出它们的位置来。举个例,月球绕着地球转,平均时速是3700公里,在一个月少一点的时间内环绕地球一周,可预计的程度极高。同样,地球每年绕太阳公转一周,时速10万7200多公里,情况也尽在掌握之中。

科学家作过运算后,就可以肯确地知道,月球在未来某个特定时刻会运行到哪儿。因此,在策划飞往月球的旅程时,人可以使太空船在月球按照轨道再多走数千公里之后跟月球相遇。只要人们操纵得当,太空船又有足够的燃料,太空船就会在特定时刻跟月球遇上和登陆月球了。

科学家为什么可以分毫不爽地预测天体的运动呢?第一个环绕地球飞行的美国宇航员(太空人)约翰·格伦,赞叹宇宙秩序井然时说:“这是碰巧发生的吗?……我才不信。”他又说:“必定是某个伟大的力量把地球送进轨道去,同时使它继续按着轨道运行下去的。”

类似地,支配宇宙的法则也叫太空科学家冯布劳恩博士肃然起敬,因而说出以下这番话来:“到目前为止,由人指挥的太空旅程……让我们看到的,只是浩瀚宇宙一个小小的角落而已。不过,通过这扇小窗,人有幸窥见宇宙种种奥妙难解之处,对造物主存在的说法就更加确信不疑。”

知名物理学家兼前剑桥大学数学教授狄喇克也不约而同地说:“我们也许可以说,上帝是一位卓尔不群的数学家;他在创造宇宙时,运用了非常高深的数学。”

那么,在一切奇妙创造的背后,智慧卓绝的伟大数学家到底是谁呢?

谁是创造者?

如果人路过陌生的地方,无意中看见一幢漂亮的房子,而房子四周的草地修葺整齐,花园里百花盛放,那他会认为这一切是碰巧发生的吗?他要是这样想,就真是荒谬极了。毫无疑问,一切都归功于出色的建筑师和技巧高超的园艺家才对。

同一道理,比房子复杂得多的宇宙也一定是有创造者的。在圣经里,创造者向人披露了自己的名字。他说:“我是耶和华,这是我的名。”(以赛亚书42:8)有些人对上帝伟大的作为赞叹不已,他们的话也给写在圣经里。其中一个说:“耶和华我们的上帝,你配得荣耀、尊荣、力量,因为你创造了一切,而且一切都是由于你的旨意才存在,才创造的。”——启示录4:11。

耶和华除了向人透露他为自己起的私有名字之外,也通过自己的话语圣经向人指出,他的旨意是创造地球做人类的家园。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提出保证,上帝的话语是值得信赖的。耶稣说:“你的话语就是真理。”——约翰福音17:17。

不久之前,一份科学杂志说:“从前,人们不知道人类是怎样产生的,现在我们知道了。可是,对于人类存在的原因,我们却跟从前的人没有两样,依然是茫无头绪。”对于人类存在的原因,上帝的话语倒提供了答案。请仔细想想下一篇文章所提出的答案。

[第6页的图片]

原子弹在广岛爆炸时,少量物质竟释出了巨大的能量

[鸣谢]

Hiroshima Peace and Culture Foundation from material return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rmed Forces Institute of Pathology

USAF photo

[第7页的图片]

能量转化为井然有序、瑰丽无比的星系

[鸣谢]

Courtesy of Anglo-Australian Observatory, photograph by David Malin

[第8,9页的图片]

有些什么法则支配着天体,使人可以登陆月球?

[第9页的图片]

“必定是某个伟大的力量把地球送进轨道去,同时使它继续按着轨道运行下去的”——约翰·格伦

[鸣谢]

NASA photo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