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石——安第斯山的蓝宝石
《儆醒!》杂志驻智利通讯员报道
钻石、绿宝石、红宝石、蓝宝石——这些都是人所熟知的瑰丽宝石。但你听过天青石吗?这个名词听来也许有点陌生,但简单来说,它的意思就是蓝色(来自阿拉伯文的lazuli)石子(来自拉丁文的lapis)。由于天青石呈深蓝色,石身夹杂着一点点闪闪生光的黄铁矿,它看来俨如星罗棋布的夜空。
历史悠久
1271年,西方人首次透过马可·波罗的报道,才得以认识这种瑰丽的天青石。但其实在很久以前,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和埃及人早已懂得采用这种宝石。例如,考古学家在吾珥的废墟中发掘出一条用天青石造的苏美尔项链及其他古物遗迹。此外,考古学家也发掘出法老图特安哈门的金质头像面具,其上的眼睛和眉毛就是用天青石制成的。古埃及人把这种蓝色石子研成粉末,用作绘画和制眼睑膏的颜料。古代中国皇帝的御玺和各式各样的雕刻品也是用这种宝石造的。
昔日,天青石主要产自阿富汗和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的矿场。但近年来,智利已成为了这种美丽宝石的主要产地。假若你到智利观光,你必然可以在许多礼品店和各大珠宝饰物店看见天青石这个名字。我们何不探访一下盛产这类宝石的地方呢?
登访安第斯山的石矿
安第斯山上有好几个石矿,人只能骑着骡子才能抵达其中一座大石矿。山径峰回路转、蜿蜒曲折。山路四周都是干旱荒芜之地,也是秃鹰栖息之处,该山区高达海拔3600多米。
对于一个初次登上这么高的地方的人来说,他准会感到头痛和有点眩晕。这里一年中总会有七个月是满地积雪的。因此,每逢短暂的夏季来临,人们便急不及待赶上山来,尽量开采矿石原料。矿工采矿的时间很长,加上工作环境恶劣,真是苦不堪言。至于采矿的设备,若以现代的标准来衡量,则是非常落后了。他们用的是锄头、铲子、独轮手推车,以及一部用来钻孔放置炸药的钻孔机。工作这么沉重吃力,矿工实在需要付出很大的气力,同时要有耐力才行。
夜幕低垂,爆石声、锄头、铲子的叮当声也沉静下来。夜里万籁俱寂。峡谷里晚风啸吼,不远处传来一阵阵石子坠落的响声。然而,对于这些筋疲力竭的矿工来说,这些声音却起不了什么作用。他们在银星眨眨的夜空下,瞬间便呼呼入睡了。
由于该山区地带缺乏现代交通工具代步,骡夫便大派用场了。骡夫对这些崎岖、蜿蜒山径的环境十分熟习,他们领着骡子,把一袋袋经过精挑细选的矿石驮在骡背上,向谷底稳步前进。随后,他们把石子用船运往圣地亚哥,或把石子转运出口。就是这样,每年开采大约20吨天青石,以满足世界各地工匠和珠宝商的需求。
造访工匠
智利的工匠从石矿采得的天青石中,把其中百分之30至40制成精美的耳环、项链、手镯和戒指。他们把优质的天青石镶在金器上,然后出口销售。质素稍逊一筹的则用来镶制银器首饰,较次等的天青石则用来制造各式各样的饰物摆设,诸如大象、狮子或海龟等,工匠也会把石块制成拆信刀的柄子,以及精致的案头用品。
唐·荷塞是一位精良工匠。我们探访他时显然打扰了他的午睡时间,但他仍然亲切地欢迎我们,并且领我们参观他那设在院子里的工场。
“唐·荷塞,你喜欢示范一下吗?”我们问道。
“当然喜欢嘛!”
工匠一般会先用一台圆形的钻石轮机或锯子,把一块有两三公斤重的石头切割。唐·荷塞表示,工匠必须对天青石的特性掌握得好,并且要运用良好的鉴别力,以便在切割时能够去芜存菁,把白石脉除去,尽量将石子最优质的部分保存下来。
“为什么要把石头弄湿呢?”旁人问。
“这样,在白石脉和我打算保存的部分之间便可以形成更明显的对比,”这位和蔼可亲的工匠一边回答我们,一边把石头切割多块碎件。
他接着向我们示范第二个步骤。他拿起一台较小型的圆形钻石轮机,把小石块打磨成心目中的理想形状。他技艺精湛,转眼间便把碎块巧妙地造成珠子、半月形的耳环,以及圆顶平底的宝石(圆形的,或凸圆状的)。
他接着用一个圆形的合成纤维刷子把这些制品清理擦亮。他跟着轻蘸少许铅质玻璃质混合物,再把制品打磨得极其光亮。这些制品现在可以随时镶在戒指或项链上了。最后一个步骤便是把天青石浸在温水中,用牙刷洗擦一番。事实上,唐·荷塞认为这个最后步骤是重要的,它可以使天青石首饰保持晶莹漂亮。
在像唐·荷塞一类技艺超群的匠人手中,地球所蕴藏的宝藏便能够一一变成巧夺天工的杰作,足令凡观赏或使用这些艺术品的人都叹为观止。采自安第斯山的美丽蓝宝石——天青石,是仁爱创造主赐给我们的一大瑰宝,既悦目又可平添不少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