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4 11/22 6-11页
  • 养育难教的孩子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养育难教的孩子
  • 警醒!1994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评估与调解
  • 压力使孩子精疲力竭
  • 减少摩擦
  • 行为管教
  • 称赞而非谴责
  • 格雷格父亲的亲身体验
  • 正视困难
    警醒!1997年
  • “坐好!留心听!”
    警醒!1997年
  • 凭着爱心施行管教的好处
    使你的家庭生活美满幸福
  • 从儿女的婴孩时期就悉心教导
    家庭幸福的秘诀
查看更多
警醒!1994年
《警》94 11/22 6-11页

养育难教的孩子

苏珊到学校接儿子吉米放学。他钻进汽车的时候,苏珊问道:“今天上课开心吗?”吉米皱起眉头,对母亲的问题置之不理。苏珊以同情的口吻说:“啊,你一定是碰了许多钉子。你喜欢跟妈妈谈谈吗?”

“别搅扰我,”吉米抱怨地回答。

“我只是担心你。看见你不开心的样子,我很想帮你。”

“我不要你帮!”他尖声喊道。“你走开!我恨你。我情愿死了算了!”

“吉米!”苏珊喘着气说,“不可对妈妈这样无礼,否则——否则我会打你一顿!我只是出于好意。我不明白你有什么烦恼。无论我说什么、做什么,你都不高兴。”

经过一天的繁忙工作,苏珊感到紧张,兼且精疲力竭。她在车流中迂回前行,期间不断纳罕为什么自己会生下这样的孩子。对于自己的儿子,她感到迷惑不解、无能为力、愤愤不平,以及一肚子怨气。她为此而深感内疚。苏珊很怕把他——自己的儿子——带返家中。她几乎不想知道儿子在学校发生什么事。老师可能会再次打电话给她。苏珊有时觉得实在无法应付下去。

因此,表面看来简单的事件也可以使人在感情上受尽煎熬,以及焦虑不已。患有ADD/ADHD的儿童,或称为“难教”的儿童,都有共同特征:他们一旦遭遇难题,就会有暴烈的反应。他们往往一下子就变得脾气暴躁,使父母心头火起、不知所措,最后精疲力竭。

评估与调解

以一般而言,他们都是聪明的儿童,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极度敏感。至为重要的是,父母必须明白这些儿童其实是健康的,只是由于有特别需要,所以需要父母深入了解。对于教养这类儿童,有些父母认为跟从以下的原则和提议会大有功效。

首先,父母要学会辨认使孩子心绪烦乱的环境和刺激因素。(可参阅箴言20:5。)在孩子出现情绪问题之前,父母必须注意孩子所发出的信号,并且立即予以援助。一个主要的迹象是,察看孩子的脸部表情,他的挫折感是否变得越来越强烈,以致无法应付自己所面对的处境。要仁慈地提醒孩子保持自制,或在必要时把他带离当时的环境会有所帮助。有时,把事情暂时搁置下来会颇为有效;这样做不是要惩罚孩子,而是让孩子和父母有机会冷静下来,然后继续以理智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上述的例子里,吉米对简单的问题报以过于激烈的反应。这其实是吉米的惯常行为。父母很容易会认为孩子的忿怒和怨恨是针对自己而发泄的。虽然这样,他们却必须体会,孩子面对压力时,一旦觉得无法再忍受下去,就往往会失去理智。因此,父母怀着洞察力行事是非常重要的。(箴言19:11)在吉米的事例上,只要苏珊不再坚持跟他谈话,给他机会去控制自己,也许等待日后才讨论当天所发生的事,紧张的气氛就会缓和下来。

压力使孩子精疲力竭

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巨大难题、重重压力和忧虑都是人类家庭从未经历过的。时世改变了,一般人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对儿童的要求亦然。关于这个问题,《好孩子、坏行为》一书指出:“在儿童所经历的难题当中,看来许多都是因社会对他们的期望不断改变而引起或促成的。”对患有ADD/ADHD的儿童来说,上学可说是一场噩梦。他们不但要竭力应付自己的弱点,同时也要迫使自己适应急剧发展、变化多端的先进科技。在他们看来,这样的环境好像是充满敌意和危险的,因此倍感忧虑。儿童由于感情未成熟,所以不懂得怎样处理这些问题。他们需要父母的帮助。

减少摩擦

为了使儿女活得开心,并且享有良好健康,提供一个条理井然的安定环境是至为重要的。一个有效的计划可以减少家庭摩擦,首先要做的就是过简单的生活。由于这些儿童天生冲动、容易分散注意和过度活跃,因此有必要减低过度刺激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这些儿童每次可以玩耍的玩具数量。每次只尝试应付一项杂务,或一份学校作业,直至完成为止。这些儿童往往缺乏组织能力,因此以有系统的方式做事能够把挫折感减少到最低程度。他们要处理的项目如果是较少、较容易达成的话,应付重要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容易得多了。

减少家庭压力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是,实施一项有条理但非刻板的常规,使儿童有稳定平衡的感觉。关于处理常规事务,定下先后次序比时间规限更为重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可以应用以下切合实际的建议。定时提供简单、均衡的膳食和小吃,使孩子可以汲取适当营养。进行临睡前的惯例时,例如给孩子洗澡、讲故事等,要让孩子感到温暖、受人关怀,兼且身心舒畅。出外购物能够使高度活跃的儿童变得更为兴奋,因此购物前要作好计划,尽量避免前往太多商店。出外游玩时,要向孩子解释,你对他的行为抱有什么期望。对于有特别需要的孩子,明确的常规不但能够帮助他们控制自己的冲动行为,也可以帮助父母预知孩子的反应。

要给孩子一种条理井然的感觉;除此之外,制定一连串规则会对孩子大有助益,也要让他知道,破坏一些严格的规则会招致什么后果。父母必须一致同意所定下的规则,并且首尾一贯地执行。这样做不但为孩子确定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也教导他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有需要,把规则贴在显眼地方(让父母和孩子都可以记住)。只要父母言行一致,孩子的情绪就能保持安定。

要了解孩子的偏好、他所喜欢或讨厌的事物,并且作出所需的调整,好使家庭避免承受不必要的压力。难以捉摸、容易冲动往往是这些儿童的特性,因此跟其他儿童交往可以令他们感到不快。与别人共用东西,尤其是玩具,也可以引起冲突。因此父母可以让这些儿童选择自己最喜爱、又能与别人分享的玩具。此外,为了控制孩子的兴奋情绪,只让他们跟少数同伴玩耍,游戏可以富于创意但不能过度刺激,这样做有助控制他们容易激动的天性。

至为重要的是,父母要让孩子自然成长,避免不必要地把他们压进同一的模子里。如果孩子厌恶某种食物或某件衣服,要把这些“刺”除去,因为它们会令孩子感到苦恼,为此而引起冲突是毫不值得的。事实上,不要试图控制孩子的一切活动。要保持平衡,但如果你已经定下在基督徒家里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务要紧守你的决定。

行为管教

易变的孩子往往需要额外管教。因此,如果要频频管教儿女,许多父母的内心都深感不安。可是,辨别管教和虐待之间的差异是重要的。《一线之差——管教变成虐待》一书指出,在身体遭受虐待的儿童当中,据报有百分之21是由于他们表现放肆行为所致的。因此,调查所得的结论是,患有ADD/ADHD的儿童“有较多机会遭受皮肉之苦,兼且被人忽略”。这些儿童有特殊需要,养育他们确实为父母带来重重压力;虽然这样,父母所施行的管教却必须是健全和平衡的。鉴于这些儿童一般都非常聪颖和富于想象,如果情况需要父母跟他们推理,父母就要面对挑战了。即使父母运用最高超的推理方法,这些儿童也能找出漏洞。切勿让他们这样做!要保持你身为父母的权威。

向孩子解释时,要简略中肯,态度要友善而坚定;换句话说,不要作冗长的解释,也不可在严格的规则上让步。你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可参阅马太福音5:37。)儿童不懂得怎样运用外交手腕;因此,与他们讨价还价只会导致争吵、忿怒和挫折,甚至逐步演变为尖声叫喊和暴力行为。(以弗所书4:31)同样,要避免发出过多警告。如果孩子需要接受管教,就应当立即施行。《在腐败的世界培育品行优良的孩子》一书敦促父母说:“镇静、自信、坚定——这就是权威的真正含义。”此外,请留意《日耳曼论坛》所提出的优良建议:“跟孩子谈话时,务要使他留心聆听:要经常使用他的名字,保持目光接触,以及运用清楚易明的措辞。”

父母一旦失去自制,就会很容易虐待儿女。如果父母尖声喊叫的话,他们已经失去控制了。箴言第15章讨论养育及管教孩子这个题目。举个例说,第4节说:“温良的舌是生命树;乖谬的嘴使人心碎”;第18节(《新译》)说:“脾气暴烈的人常引起纷争;不轻易动怒的可平息争执”;最后,第28节说:“义人的心,思量如何回答。”因此,至为重要的是,我们不但要注意自己的言词,也要注意表达的方式。

称赞而非谴责

由于难教的儿童做事富想象力、行为古怪、甚或疯狂,所以父母很容易就会挑剔、嘲笑、痛斥,以及在盛怒下责打他们。可是,圣经在以弗所书6:4却吩咐父母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儿女。耶稣怎样管教犯过者呢?耶稣向人提出有益的教训,使他们得到训练和教导,并且以公平、坚定的方式对待他们。管教是一个过程、一种教导方法;管教儿童通常都是要反复地施行的。——可参阅《儆醒!》1993年2月8日刊,“圣经的观点……行使‘管教的杖’——是否过时?”一文。

适当的管教能够制造一个互相信赖、温暖和安定的环境;因此,你给予孩子所需的管教时,应当说明原因所在。训练儿童是不会即时见效的,因为他们需要时间逐步学习。如果要适当地教养孩子,特别是难教的孩子,父母就要表现无比的爱心和关怀,以及花大量时间和精神在他们身上。记住以下的格言会颇有帮助:“要说由衷之言,也要言出必行。”

有些儿童的行为实在叫人担心,最令人感到挫折的一点是,他们过度渴望得到别人的注意。他们所得到的注意却往往是消极而非积极的。可是,父母仍需要敏于留意和称赞,孩子如果表现好行为或干得出色,就要加以奖赏。这样做会对孩子产生很大激励作用。起初你看来要格外努力,但所得的结果却是大有价值的。儿童需要微小而即时的奖赏。

格雷格父亲的亲身体验

“我们的儿子格雷格在五岁就读幼儿园时,医生已断定他患有ADHD。当时我们带他去看一位专门研究儿童发育的医生,他证实格雷格的确患有ADHD。医生对我们说:‘这不是他的错,也不是你们的错。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况,但你们却能够。’

“我们不时想起医生的劝告,因为他的话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我们身为父母有重大责任去帮助儿子应付ADHD。那天医生给我们一些刊物,叫我们回家阅读。我们深信,对于格雷格所患的病症,我们在过去三年所获得的知识大大帮助我们履行父母的责任。

“关于养育患有ADHD的孩子,至为重要的是,要巩固正当的行为,并且提出警告;如果有需要,处罚不规矩行为。你的做事方式越是条理井然和首尾一贯,你就会见到更好的效果。要成功地养育患有ADHD的孩子,关键在于父母把以上的简单提议付诸实行。然而,由于你需要每天反复地这样做,情况就会变得说时容易做时难了。

“我们觉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事情暂时搁置。每逢我们把事情暂时搁置下来,借此改变不规矩行为,我们也同时实施一项激励计划,鼓励孩子表现较为积极的行为。嘉许的言词、把孩子紧紧搂抱,甚至一份纪念品或一项特权也能发挥激励作用。我们买了一个贴纸图表。在图表的上端我们列出什么是适当行为。每逢格雷格表现适当行为,我们就会给他一张贴纸,叫他贴在图表上。只要图表布满贴纸,例如20张贴纸,他就可以获得奖赏。奖赏通常是他最喜欢的活动,例如游公园等。这个做法对孩子大有助益,因为他受到推动去做对的事。他亲自把贴纸放在图表上,从而知道自己的进度如何,还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可以获得奖赏。

“我们发觉另一个有效方法就是给予格雷格选择权。我们不会直接发出命令,相反,我们会让他选择。若不是表现适当的行为,就是承担不规矩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这样做能够使他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作正确决定。如果孩子在行为上经常表现同一难题,例如在商店或餐馆里捣蛋,我们就会运用贴纸图表兼奖赏去改变他的行为。这个做法不但使孩子看出表现适当行为的裨益,也表明我们赏识他的进步。

“许多人都不知道,ADHD使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反应。不少人却相信,只要这些儿童格外努力,就能控制自己集中注意的时间长度和行为。他们一旦失败,父母就受到指责。

“出席王国聚会所的聚会时,要一个患有ADHD的孩子在两小时内静坐不动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们永不会忘记,年仅五岁的格雷格每次聚会前都惯常问我们:‘这是长聚会还是短聚会?’如果聚会长达两小时,他就放声大哭,因为他深知自己不能在聚会中静静地坐着。我们需要体谅他的情况,也要顾及这个病所带来的限制。耶和华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这种病症,知道这点令我们深感安慰。目前格雷格已不再需要服用药物,并且与年纪相若的孩子一同接受正规教育。

“我们以耶和华为希望,并且把目光集中在将临的新世界之上,这就是我们力量的来源。这个希望给格雷格莫大鼓励。在地上的乐园里,耶和华会把注意力障害兼过度活跃症铲除。一想起这件事,格雷格就会感到极其兴奋,甚至热泪盈眶。”

[第9页的附栏]

好行为的奖赏可以包括:

1.称赞——孩子如果做得好,就要给予口头称赞;要对他的好行为表示赏识,脸部要充满温馨的爱意,也要紧紧搂抱孩子。

2.图表制度——图表要贴在显眼地方,孩子如果表现好行为,要赠送精美贴纸或星形贴纸以作奖励。

3.良好表现一览表——列出令人满意及可嘉的成就。每逢孩子有出色的表现,不论起初是多么微小,也要写下来,并且向家人公开宣读。

4.行为指标——视乎孩子的年岁而定,只要孩子做得好,就要加添瓶子内的软心豆粒糖(显示父母赏识他的好行为)。目的是要成立一个赢取积分制度,奖赏可以包括看电影、溜冰、出外进膳等,反正这些都是整家人打算从事的活动。与其向孩子强调:“如果你不听话,我们就会取消这项活动,”倒不如说:“如果你听话,我们就会出外游玩。”要给孩子一段合理的时间去作出改变,目的是要把消极的思想改变为积极的想法。

[第7页的图片]

交谈有时可以使人在情绪上突然变得激动

[第8页的图片]

作了决定之后,要向孩子解释,并且紧守到底

[第10页的图片]

他在图表上加添贴纸,为此感到自豪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