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6 1/8 6-11页
  • 挽救有望?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挽救有望?
  • 警醒!1996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有关生态学的三项事实
  • 破坏程度有多严重?
  • 人能够解决难题吗?
  • 穷国沦为富国的垃圾场
    警醒!1995年
  • 核子废物——致命的垃圾
    警醒!1991年
  • 丰富的能源供应
    警醒!1975
  • 人正怎样对待大地?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0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6年
《警》96 1/8 6-11页

挽救有望?

“要好好照料地球,这是人类仅有的行星。”身为世界自然基金会会长,英国的菲利普亲王作了以上的恳切呼吁。

数千年前,诗篇的执笔者写道:“天,是耶和华的天;地,他却给了世人。”(诗篇115:16)上帝既然把地球赐给我们作为居所,我们就有义务要把其悉心料理。这就是生态学所涉及的全部范畴。

“生态学”一词的字面意思是“住所的研究”。a关于这个语词,《美国传统辞典》所下的一个定义是“研究现代文明怎样损害自然环境,目的在于保护自然资源,防止情况恶化下去,甚或把形势扭转过来”。简单说来,生态学就是查察大自然怎样遭人类损害,然后设法补救。两者都是艰巨的工作。

有关生态学的三项事实

生物学家巴里·康芒纳在《与地球修好》一书就生态学提出三个简单定律,以求说明地球为何会这么容易遭人肆意破坏。

息息相关。正如蛀牙可以影响全身,某种自然资源一旦遭受破坏,也同样可以触发一连串环境难题。

且以尼泊尔为例。过去40年来,喜马拉雅山脉的森林已有半数被砍掉;砍下的树木要不是用作柴薪,就是供制造木料产品之用。山坡的树木既然被伐光,在季风季节,雨水很快就把表面的泥土冲走。由于去掉表土,新栽种的树木很难生根成长,不少山区已变成不毛之地。尼泊尔因为滥伐森林,每年损失数以亿吨的表土。可是,这样的难题并非尼泊尔独有。

在孟加拉,以往每逢暴雨倾盆而下,雨水就会被树木吸收;现在暴雨可以畅通无阻地涌下光秃秃的山坡,向着海岸奔流,引致沿岸地区泛滥成灾。昔日孟加拉每隔50年才会遭遇严重水灾,如今不及四年就会出现一次。

在世界其他地区,由于人类大量砍伐森林,沙漠地带不断扩大,当地的气候也起了变化。人类滥用自然资源,树木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生态系统非常复杂,关于各部分的连锁关系、相互作用,生态学家仅是略知一二;他们也许要等到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才会察觉出难题所在。倾弃废物就是一个实例,可以说明生态学的第二个定律。

物有所归。试想想,一般家庭如果从不清除垃圾,家里情况会变成怎样?地球正是这样的封闭系统,所有废物最终还是堆积在地上家园某处。部分臭氧层已遭受破坏,这足以表明,有些气体虽然表面看来无害,例如含氯氟烃等,却不会自然消失。世人把许许多多有潜在危险的化学物质喷进空中、倾入江河大海里,而含氯氟烃不过是其中一种而已。

诚然,有些产品能起“生物递降分解作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产品就会分解,然后被自然过程吸收;但其他产品就不是这样了。环球各地的海滩堆满了塑胶容器。在今后数十年,这些塑胶废物仍会四处搁着,不会消失踪影。相比之下,工业所排出的有毒废物就不是这么显而易见了,因为这类废物通常会被埋藏起来。虽然眼不能见,但这并不能保证埋藏起来的废物永不会为害人类。有毒废物仍能渗进地下水里,大大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水文学研究所的一位科学家承认说:“对于现代工业所排出的化学品,我们真的不知所措。老实说,我们实在无法掌握充分资料。”

在所有废物当中,对健康构成最大威胁的莫过于放射性废料——核电站的副产品。虽然部分核废料已被倾入海里,但仍有好几万吨存放在临时场地内。尽管研究了多年,科学家还是找不到永久的安全对策;在短期内,这个难题仍难望解决。没有人知道这些生态定时炸弹会在什么时候爆炸。难题一定不会自动消失,因为核废料会放出辐射,千秋万代,长久不息。在上帝采取行动之前,这个难题会继续困扰人类。(启示录11:18)世人一直把堆积的废物置之不理,这教人想起生态学的第三个定律。

顺其自然。换句话说,人需要与自然系统通力合作,而非采用一些自作聪明的方法,以求越过自然界的律则。且以农药为例。起初某些农药对农民的确大有造益,既能清除杂草,又能防治害虫。看来农民只要选用这些农药,就必定会五谷丰登。但后来事情弄糟了。杂草和昆虫很快就产生抗药性,使一种接一种的农药失去原有的效力。事实表明,农药不但毒死了无数的食虫动物、野生生物,同时也大大危害人类的性命。全球至少有一百万人农药中毒,你也许是其中一位受害人。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农药最终也许不能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这真是一大讽刺。在美国,目前昆虫所吞灭的庄稼比农药革命之前还要多。同样,位于菲律宾的国际稻米研究所发现,农药再也不能增加东南亚的稻米产量。印尼政府资助农民种植稻米,鼓励他们少用农药。事实上,自1987年以来,当地的农药消耗量减少了百分之65,稻米产量却增加了百分之15。尽管这样,世界各地的农民现时依然大量采用农药。

以上概述的生态学定律有助说明为什么事情会出错。其他需要关注的问题还包括:地球所遭受的破坏到底有多严重?人类有没有补救办法?

破坏程度有多严重?

本文附登的世界地图(请参看第8-9页)把一些主要的环境难题表明出来,并且指出哪里的情况至为严重。某一种类的动物或植物,要是因为失去栖息地或其他因素而终于灭绝,这种损失显然是人类无法弥补的。此外,臭氧层出现破洞,并且变得越来越稀薄,类似的破坏一经造成,就很难挽回了。那么,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又怎么样?人类有没有采取措施,逐步制止环境恶化下去,或至少减低恶化速度呢?

如果要测量生态所遭受的破坏,最佳的判断方法就是看看农业和渔业的状况。为什么呢?原因是,两者的生产力都视乎环境有多洁净而定,我们能否存活也取决于可靠的食物供应。

值得注意的是,农业和渔业的生产率正逐渐下降。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计算,世界各地的捕鱼量一旦超过一亿吨,就会严重影响鱼类日后的产量。1989年,全球渔获超出了上述总额;在接着一年,世界的捕鱼量果然减少了四百万吨。浅水渔场的产量也不断下降。例如,过去20年来,大西洋东北海域的捕鱼量下降了百分之32。渔捞过度、海水污染、产卵场遭受破坏都是主要成因。

农作物歉收足以反映出,这个趋势实在叫人担忧。在60和70年代,改良品种纷纷面世,灌溉设备也大为改善,农民又大量采用化学农药及化肥,结果世界谷物产量激增。时至今天,农药和肥料已失去原有的效力;此外,供水不足、环境污染也是农作物减产的部分成因。

世界每年增加差不多一亿人口,可是在过去十年间,全球耕地却不断减少。这些可耕地也渐渐失去生产力。据世界监察协会估计,过去20年来,由于土壤受到侵蚀,给去掉的表土达5000亿吨之巨,农民因而损失惨重。有鉴于此,粮食减产是不可避免的。《世界状态1993》这份报告评论说,“在1984至1992年间,谷物产量下降,每人可得的谷物减少了百分之6。在当今世界,这样的经济趋势也许是最令人不安的了。”

很明显,人类漠视自然环境,结果使千百万人的性命大受威胁。

人能够解决难题吗?

关于地球环境的问题所在,现今人类已略知端倪,可是要纠正错误却非易事。1992年,地球高峰会议提出了广泛的建议,如果把其一一付诸实行,所需的经费每年不下6000亿美元。筹措这笔巨款成了首要的难关。此外,世人也要作出真正的牺牲,这意味着要减少浪费资源,进一步回收废物,节约用水和能源,以及采用公共而非私人交通工具。但最棘手的难题就是,世人要为地球着想,而非只顾谋求自身利益。美国复原水上生态系统委员会主席小约翰·凯恩斯概述难题所在:“我对于人类能做的事是乐观的,但对于我们将来实际会做的事则不大乐观了。”

如果要彻底净化环境,就需要耗资巨款才行。有鉴于此,大部分国家都迟迟不愿实施环保计划。经济危机一旦出现,世人就会认为环保措施要不是影响就业机会,就是抑制经济发展。说说空话总比实际行动容易得多。据《照料大地》一书描述,到目前为止,列国的反应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罢了。尽管列国迟疑不决,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发展新科技,地球的弊病岂不会迎刃而解吗?显然不会。

美国国立科学研究院和英国皇家学会发表联合声明,并且坦率承认:“目前的人口增长估计如果证明属实,人类在地球上的行为模式又保持不变,先进的科技也许于事无补,既不能挽救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也不能帮助大部分世人摆脱贫穷的折磨。”

核废料仍未找到适当的收容处,世人为此忧虑不已。这件事提醒世人,科学不是万能的。40年来,科学家不断寻找安全的场地,把放射性极高的废料永久埋藏起来。这样的场地实在难以寻觅,比如意大利和阿根廷等国家已经清楚表示,最早要等到2040年才可以把埋放场地准备就绪。在众多国家当中,德国的态度至为乐观,该国希望在2008年完成一切有关计划。

核废料为何会构成这么大的难题?地质学家康拉德·克劳斯科普夫解释说:“没有科学家,也没有工程师能够绝对保证,放射性废物来日不会从最妥善的贮藏室泄漏出来。”关于处理核废料的难处,尽管警告早已发出,各国政府及核工业界还是漫不经心地迈步向前,臆想总有一天科技必能提供解决方法。可惜这一天始终没有来临。

关于环境危机,既然科技不能提供权宜之计,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吗?在迫不得已的时候,列国会不会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保护地球?

[脚注]

a 这个词语是由希腊语的俄伊科斯(家宅、住所)一词,再加上罗吉阿(研究)这个词尾合并而成的。

[第7页的附栏]

寻找再生能源

在断电或油价上升之前,世人大都把能源看作当然而不予重视。可是,能源消耗却是引起污染的最大原因。大部分能量都是靠烧柴或矿物燃料产生的,生产过程中不但会把大量二氧化碳喷进大气里,滥伐林木做燃料也把世上大部分的森林毁去。

另一个选择就是核能。鉴于核电站随时有可能发生事故,放射性废料又很难妥善埋藏,这个选择已变得越来越不受欢迎了。幸而还有再生能源可供选择,也就是利用免费获得的天然能源产生动力。再生能源主要分为五种。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加热并不困难。在一些国家,例如以色列等,许多家庭都用太阳电池板烧水。利用太阳能发电就困难得多了;多亏近代发明的太阳电池,农村地区现已灯火通明,这样的电力供应也显得越来越合算。

风力。在环球各地的当风地区,巨大风车到处可见。用风力发电的成本不断下降;在一些地区,现今风能比传统的能源供应还要便宜。

水力发电。世上有百分之20的电力是由水力发电厂供应的。很可惜,在发展中国家,适合兴建水力发电厂的场地大都被人肆意糟蹋。此外,建筑巨型水坝对生态也造成严重破坏。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看来较为切实可行的做法就是,兴建大量规模较小的水力发电厂。

地热能。在一些国家,尤以冰岛和新西兰为然,当地居民可以利用地下的“热水系统”。地下火山活动把水烧热,而热水则可以用来供暖和发电。意大利、日本、墨西哥、菲律宾和美国都有开发这种天然资源。

潮汐力。有些国家利用海潮发电,英国、法国和俄罗斯都有采用这个方法。可是,世上能够提供这样的能源,同时又符合成本效益的场地实在不多。

[第8,9页的附栏或图片]

世上重大的环境问题

森林遭受破坏。世上只剩下四分之一的温带森林,有半数的热带森林已被毁去了。在过去十年间,森林不断消失,速度实在快得惊人。根据最新估计,每年有15至2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森林遭受破坏,大小跟乌拉圭的面积相若。

有毒废物。现有的化学产品多达7万种,有半数被列为毒物。仅在美国一地,工业所制造的有毒废物每年达2亿4000万吨之巨。由于资料不足,要计算全球有毒废物的总数量是不可能的。此外,到2000年,贮存在临时埋放场地的放射性废料会上升至20万吨左右。

土质下降。沙漠地带不断扩展,世上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威胁。在非洲某些地区,仅在20年内,撒哈拉沙漠就向前推移了350公里。至今已有千百万人的生计蒙受不利影响。

食水不足。有些地区长期缺少食水,受影响的人口约达20亿。由于地下蓄水层下沉,成千上万的水井都干涸了,结果缺水的难题日益加剧。

濒临灭绝的物种。虽然数字纯属猜测,但据科学家估计,到2000年,会有50万至100万种动物、植物和昆虫有绝种之虞。

大气污染。在1980年代初期,联合国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一些城市地区,空气污染已达到危害健康的程度,有十亿居民天天被迫吸入煤烟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毒气。过去十年来,城市发展迅速,这个难题就更形恶化了。此外,每年还有240亿吨二氧化碳倾进大气里,由于这是一种“促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恐怕全球气温又会继续上升了。

[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滥伐森林

有毒废物

大气污染

食水不足

濒于灭绝的物种

土质下降

[鸣谢]

Mountain High Maps™ copyright© 1993 Digital Wisdom, Inc.

Photo: Hutchings, Godo-Foto

Photo: Mora, Godo-Foto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