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前景如何?
夏延部落的治安酋长劳伦斯·哈特接受《儆醒!》杂志访问。他指出印第安人面对重重困难,其中一个就是:“我们不断受其他民族所同化,原有的文化习俗、民族特性逐渐消失了。举例说,不久我们的语文就会失传。有一个时期,政府强制实施民族同化政策。当局迫使我们接受‘文明’教育,力图把我们原有的民族特性改变过来。我们给送进寄宿学校,学校当局不许我们说部落语。”桑德拉·金拉奇尼回想说:“我要是在寄宿学校说纳瓦霍语,老师就会用肥皂水擦洗我的口!”
哈特酋长继续说:“近来有一个令人鼓舞的现象,那就是不同的部落已经觉醒过来。他们意识到,除非各部落设法保存自己的语文,否则部落语准会一一失传。”
卡鲁克语是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印第安部落的语言,能说这种部落语的印第安人只剩下区区十个。1996年1月,最后一个说卡托巴语的印第安人也死了,他就是76岁的红雷雨云(卡洛斯·韦斯特斯)。由于其他人听不懂卡托巴语,多年来他一直不能用这种部落语跟别人交谈。
在亚利桑那州的纳瓦霍保留地和霍皮保留地,耶和华见证人都设有王国聚会所。在这些王国聚会所里,几乎人人都会讲纳瓦霍语或霍皮语,同时也说英语。连非印第安裔的见证人也学习纳瓦霍语。原因是,纳瓦霍部落有许多成员都不懂英语,只会讲部落语,见证人要教导他们认识圣经,就得通晓纳瓦霍语才行。霍皮语和纳瓦霍语仍然是现用语,年轻一代正受到鼓励,在校园内用部落语彼此交谈。
美洲原住民的教育
美国目前有29所专为印第安人而设的大学,就读的学生多达1万6000人。1968年,亚利桑那州开办了第一所印第安大学。美洲印第安人高等教育委员会的戴维·吉普博士说:“在印第安地区推行的改革当中,这样的改革最令我们心悦诚服,因为我们有权决定自己接受怎样的教育。”在辛特·加莱什卡大学,拉科他语是必修科目。
美国印第安大学基金会会长罗恩·麦克尼尔(拉科他支系洪克帕帕部落)指出,美洲原住民的失业率相当高,从百分之50到80不等;比起美国其他族裔,印第安人的平均寿命往往是最短的,患糖尿病、肺结核和酒精中毒的比率都高踞榜首。事实上,有很多措施可以帮助他们延长寿命,提高教育水平不过是其中一种罢了。
神圣的土地
许多美洲原住民认为,祖宗传下来的土地是神圣的。情形就正如白雷对一位参议员所说一样:“在我们看来,祖传的土地比地上任何东西都珍贵。”印第安人跟白人谈判缔约的时候,往往以为他们不过是同意让白人使用他们的土地,而不是把土地主权交出,完全归白人所有。1870年代,达科他准州布莱克山发现有金矿,由于矿工纷纷涌进当地淘金,苏族印第安人就失去了这块珍贵的土地。1980年,美国最高法院下令美国政府支付1亿零500万美元补偿金给苏族八个部落。到目前为止,这八个部落仍然拒绝接受补偿金,他们一心想政府把祖宗传下来的神圣土地,南达科他州的布莱克山,归还部落所有。
布莱克山的拉什莫尔峰雕刻了几位白人总统的头像,许多苏族印第安人对此大感不满。在邻近的山峰上,雕塑家正制造一个更大的雕像,也就是苏族奥格拉拉部落首领疯马的雕像。整个工程预计会在1998年6月完成。
当前的棘手问题
为求在现代社会立足生存,美洲原住民不得不多方适应环境。当今许多原住民都受过良好教育,大学毕业生也有不少。他们可以把个人才干充分发挥出来,造益自己的族众。一个例子就是密歇根州奇珀瓦部落的伯顿·麦克奇。这人谈吐温文,曾替美国公共广播公司拍摄纪录片。他目前在亚利桑那州霍皮保留地一所中学任职,带头整理有关录像带教材,供州内各所学院在课堂上使用。另一例子就是奥内达部落领袖雷·哈尔布里特,他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
在《纳瓦霍时报》一篇文章里,阿琳·扬·哈特菲尔德评论,纳瓦霍部落的年轻成员在成长期间,已无需像父母和祖父母一样历尽艰辛,自然也不用由于生活艰苦而要作出牺牲。她写道:“由于[现代社会]设备齐全,年轻一辈从来不用劈柴挑水、牧放羊群,生活比祖先的日子幸福得多。他们也不用出钱出力帮补家计,但许久以前,做儿女的都要这样做。”她最后说:“社会的种种问题必然会影响我们的下一代,这个现象是无法避免的。我们总不能跟家人在保留地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也不能回复到先祖的年代而过他们那样的生活。”
这就是美洲原住民要应付的棘手问题:怎样把各部落独有的传统习俗、价值标准保存下来,同时又能适应外面瞬息万变的世界。
克服吸毒和酗酒恶习
美洲原住民社会至今仍饱受酗酒这个恶习所摧残。洛兰·洛奇是全科医生,也是儿科专家,在霍皮保留地和纳瓦霍保留地行医已有12年。她接受《儆醒!》杂志访问,她说:“男男女女都有酗酒难题,情况非常严重。由于嗜酒成癖,体格强健的男女要不是患了肝硬化,就是死于意外;有的自杀身亡,有的犯谋杀罪。说来遗憾,他们只顾酗酒,儿女、配偶,以至上帝都要一一退居次位。笑声从此告绝,家人相对而泣,残暴行为取代了亲切关怀。”她补充说:“今天,纳瓦霍部落和霍皮部落在举行昔日大受重视的神圣庆典期间,由于部落成员醉后胡闹、纵欲作乐,就这样连神圣的仪式都给玷污了。只因为嗜酒如命,这些可爱的人民不惜把自己的健康、智慧、创作能力和真率的个性白白糟蹋了。”
在亚利桑那州纳瓦霍保留地的温多伊罗克,斐尔默·布卢豪斯充当司法部的调解人。提到印第安人滥用药物、嗜酒成癖,他用委婉的说法表示,这不过是“自我药疗”罢了。印第安人无所事事,生活又没有什么目的可言。为了逃避冷酷的现实,他们惟有借酒消愁,用毒品麻醉自己。
自从白人教晓了美洲原住民喝酒后,他们就一直为酒这个“恶魔”所缠扰。幸好,许多原住民现已摆脱酗酒恶习;有的经过艰苦的挣扎,也终于戒除了毒瘾。克莱德和亨丽埃塔·亚伯拉罕森就是两大明证。他们在华盛顿州的斯波坎印第安保留地居住。克莱德体格粗壮,头发和眼睛都是浅黑色的。他向《儆醒!》杂志解释说:
“我们从小就在保留地长大,后来因为要上大学,就搬到斯波坎城居住。我们的生活总是离不开酒和毒品。我们讨厌这种生活方式,但除了喝酒和吸毒之外,我们根本就别无选择。在成长期间,我们目睹家人嗜酒如命、吸毒成瘾,为家庭带来种种难题,那时我们对酒和毒品极度反感,可惜又无可奈何。
“后来我们开始跟耶和华见证人学习圣经。我们迁往城市居住以前,根本不知道这群人是谁。起初我们进步缓慢,大概是因为我们对陌生人,尤其是白人,是很有戒心的。我们断断续续研读圣经约有三年。我吸大麻成瘾,自觉很难把这个恶习戒除。我从14岁起就吸大麻,直到25岁那年,才尝试戒毒。踏入成年以来,我大部分时间都陷入迷幻状态。1986年,《儆醒!》杂志1月22日刊(英语版)刊载了一篇题名为‘人人都吸大麻——我为什么不该这样做?’的文章。我细心阅读这篇文章。读到箴言1:22的时候,我如梦初醒,原来吸大麻是这么愚蠢的一回事。这节经文说:‘你们愚昧人喜爱愚昧,亵慢人喜欢亵慢,愚顽人恨恶知识,要到几时呢?’
“我终于戒除了毒瘾。1986年春天,我跟亨丽埃塔结为夫妇,在同年的11月我俩受了浸。1993年,我获委任做会众的长老。1994年,我们的女儿双双受浸成为见证人。”
开设赌场是解决方法吗?
1984年,在美国的合法赌博生意中,没有一种是由印第安人经营的。到了今年,据《华盛顿邮报》所载,有200个印第安部落分别在24个州,经营220个赌博场所。只有纳瓦霍部落和霍皮部落是例外。他们的确与众不同,至今仍然竭力抗拒这种诱惑。可是,开设赌场和宾果场所真的是致富之道吗?经营赌博生意能否为保留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斐尔默·布卢豪斯向《儆醒!》杂志透露:“赌博就好比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问题是,赌博会造益更多人还是会使更多人受害呢?”一份报告声称,由于经营赌场,印第安人在全国各地提供了14万个就业机会。该报告却指出,在这些职位当中,只有百分之15是由印第安人担任的。
论到开设赌场、经营赌博对保留地居民所造成的影响,夏延部落酋长哈特向《儆醒!》杂志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说:“我感到自相矛盾。赌博的惟一好处就是能够为部落成员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另一方面,我却留意到,赌客大都是自己人。在我认识的人当中,有的给宾果游戏迷住了。孩子还没放学回家,他们就已经往赌场去。儿女不得不随身带备钥匙,以便放学后可自行开门返家。父母从宾果场所回来以前,他们只好独个儿留在家里。
“问题主要在于做父母的,他们一心以为只要赢了钱,就可使家庭增加收入。一般说来,他们不但没有赢钱,反而把家用输掉。我亲眼看见,他们连手上仅有的款项都输光了,而这笔钱是用来购买粮食用品,给孩子添置衣服的。”
前景如何?
论到西南部印第安地区各部落的前景,汤姆·巴蒂阐述两个流行见解。“第一,有些人臆断,原住民会逐渐融入美国文化的主流,原有的风俗习惯快要消失了。第二个见解较为笼统……对于同化过程,有些人采取温和态度。他们暗示,只要考虑周全,‘新旧文化的优点’是可以互相兼容的。尽管印第安文化已夕阳西下,日落的余晖却依然金光闪闪。印第安人可以把精巧别致的手工艺、丰富多彩的宗教仪式、有见地的哲学思想保存下来,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可以跟我们保持适当关系,了解一下我们(优越的[白人]文化)的观点。”
巴蒂接着提出以下的问题。“改变是无可避免的,但谁会作出改变?为了什么目的?……我们[白人]有一种惹人讨厌的态度,就是惯常把其他民族看做未开化的美国人。我们假设这些民族必然对自己的境遇感到不满,很想采纳我们的生活方式,认同我们的想法。”
他继续说:“有一点是肯定的,美洲原住民的故事还没有就此完结。他们的故事会怎样完结,是否会完结,日后自有分晓。趁还来得及,我们不妨学习开明一点。与其认为目前留下来的印第安社区是复杂、棘手的社会问题,倒不如把他们看做珍贵的文化资源好了。”
在新世界享受和谐、公平的生活
耶和华见证人从圣经得知,美洲原住民以及所有国族、部族和语言的人会享有怎样的前途。耶和华上帝已提出应许,为人类创造“新天新地”。——以赛亚书65:17;彼得后书3:13;启示录21:1,3,4。
这个应许并不是指上帝会创造一个新的行星。人只要好好照料大地,善用地上的资源,地球就会成为一颗璀璨生辉的宝石。美洲原住民对此一向深信不疑。圣经预言表明,由于人为政府剥削辖下人民,新的属天政府会取而代之。到时大地会变成乐园,森林、平原、河流和野生生物都会恢复原状。人人都会大公无私、通力合作,共同管理大地的资源。剥削手段、贪婪诡诈会不复存在。营养丰富的食物会源源不绝地供应,还有各种各样有益身心的活动。
通过复活,死者生前所受的冤屈都一一抵消了。不错,甚至阿纳萨齐(纳瓦霍语词,意思是“古人”),也就是在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居住的普韦布洛印第安人的祖先,都有机会在复兴的地球上享受永生。此外,印第安历史上的著名领袖,例如杰罗尼莫、坐牛、疯马、特库姆塞、曼纽利托、约瑟夫酋长、西雅图酋长等,以及其他印第安人,都有可能从上帝所应许的复活得益。(约翰福音5:28,29;使徒行传24:15)上帝为他们和现今所有事奉他的人,提供了多么奇妙的前途!
[第15页的图片]
用木材筑成、上复泥土的典型纳瓦霍式泥盖木屋
[第15页的图片]
疯马像原型,背景山峰上的雕像就是按照这个原型雕刻的
[鸣谢]
Photo by Robb DeWall, courtesy Crazy Horse Memorial Foundation (nonprofit)
[第15页的图片]
亚利桑那州基姆斯坎宁的霍皮见证人和纳瓦霍见证人,在他们的王国聚会所参加聚会,这个地方以往是个贸易站
[第16页的图片]
1000多年前的阿纳萨齐住所(科罗拉多州梅萨弗德)
[第16页的图片]
著名的阿帕切族酋长,杰罗尼莫(1829-1909年)
[鸣谢]
Courtesy Mercaldo Archives/Dictionary of American Portraits/D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