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不一样的天空
《儆醒!》驻澳大利亚通讯员报道
“对跖地”(Down Under)是近年日益流行的英语语词。指的是什么地方呢?就是赤道以南的国家地区。按字面意思,本应泛指南半球的所有国家;可是,这个名称已习惯被用来专指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两地。这篇文章则集中谈谈澳大利亚的地理环境与社会面貌。至于澳大利亚这个名字,则源自拉丁语的奥斯特来斯,意思是“南方”。
澳大利亚的生活面貌跟北半球有许多不同之处。除了地理环境不同之外,游客不难发现其他的种种差异。
欧洲移民
1788年,第一批欧洲移民踏足这片沐浴于阳光中的辽阔土地。当时,名为一号船队的帆船首次驶进悉尼港湾。船上乘客大部分是来自英国、爱尔兰,以及苏格兰的囚犯,也就是把英语带进澳大利亚的首批移民。在随后的150年间,移民仍然主要来自英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移民模式逐渐转变。今天,数以千计的“新澳大利亚人”来自四面八方,其中以意大利和希腊的移民占大多数。随着新移民渐多,澳大利亚人的生活方式也更添姿采,除了不同的语言以及形形色色的英语发音之外,还有各种地道的烹饪方式以及文化传统等。
正因为移民众多,你在这里可以听到各种各色带地方口音的英语。然而,即使在澳大利亚土生土长、源远流长的家族说起英语来也别具一格。例如,澳大利亚人习惯把英语中的母音读成平舌音,由于语音略带含糊,要听得懂也需时适应。此外,澳大利亚人也有自己一套表情达意的独特方式。举个例,不论晨昏,他们不说早安或晚安,而是说:“唏!老兄,你好!”接着互相问好,寒暄一番。如果你到这里来作客,说不定有人会向你问安说:“唏!老兄,你好!一切无恙吧!”
不一样的性情
要在这大片未经开发的土地上挣扎求存,人要性格坚毅、适应力强。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澳大利亚人生性乐观。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是:“老兄,吉人自有天相!”意思是,即使目前不大顺境,也无须杞人忧天,一切准会平安无事的。
《澳大利亚人》的序言写道:“有这么一个国家:它的首批移民是被放逐的囚犯,二百年后,摇身一变竟成为最朝气勃勃、繁荣兴盛的国家。不难想象的是,当地人的民族特性必定异常丰富多采、引人入胜。……不是别的,他们就是……澳大利亚人。”
许多澳大利亚人认为,他们之间患难与共的特性,是二百年来一种强烈的求存本性演化而成的。人们最津津乐道的,是澳大利亚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顽强的抗敌精神。当时,这支能吃苦耐劳的军队结合了新西兰军力,构成澳新军团——军团名字取自两者英语首字母,以“挖掘者”闻名于世。至于他们挖掘的是战壕,还是19世纪寻金热期间挖掘黄金,也就不得而知了。
不一样的交通规则
如果你本国是采用靠右行驶的交通规则的话,你到澳大利亚来时定会耳目一新。这里司机座位是在右方的。
现在,你若打算横过繁忙的街道,也许会相当惊心动魄。你如果仍然死抱着“看看左,看看右,再看左”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危险极了。现在,这个口诀要改为“看看右,看看左,再看右”才行。好家伙!果然学得快。噢!当心,你差点儿从左边车门上车去哩!不要忘记,司机座位是在右边的啊!
不一样的气候
对跖地的季节更替跟北半球刚好相反。北风和西北风炎热而干燥,南风却是刺骨寒风。北方寒流在这里闻所未闻,可是强劲冷峭的南风来袭时则要当心。南风更不时会带来大风雪哩!
澳大利亚是世上最干燥而炎热的大洲。在干旱的内陆地带,温度高达摄氏30度,最高纪录是摄氏53.1度。至于在澳大利亚雪山的最高山峰科西亚科斯,最低温度则为摄氏零下22度。
相对于北半球地区,澳大利亚算不上寒冷。以维多利亚州首府墨尔本为例,虽然它位于澳大利亚最南端,严冬七月的平均温度也只不过是摄氏6-13度罢了。相对于跟它一样远离赤道的地方,如中国北京,隆冬一月的平均温度是摄氏零下10度至摄氏1度,而美国纽约则是摄氏零下4度至摄氏3度。那末,澳大利亚既与世上最寒冷的地区——南极洲——毗邻,为什么气候却能保持暖和呢?
原因是:北半球主要由陆地构成,南半球则拥有大片的海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面环海、被千万里的汪洋怀抱。这样,温暖的海洋气流遂能成为缓冲,把南极吹来的凛冽寒风缓和,令沿海一带地区气候保持温暖。
由于澳大利亚洲幅员广大,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变化颇大。在南部较偏远的省份,四季分明。冬天晚上不是清冷无云,就是严寒结霜;到了白昼,天气温暖宜人。澳洲冬日天气暖和,叫人舒畅,跟北半球大部分国家夏天的温度相去不远。可是,澳洲北部的地区一年就只有两个季节:漫长干旱的季节,以及潮湿多雨的季节。在澳洲北区的首府达尔文,全年的气温大概徘徊在摄氏32度左右。
其他不同之处
澳大利亚气候暖和,本地人多穿便服。然而,一顶阔边帽却是不可或缺的装备。这里阳光特别猛烈,患皮肤癌的个案比其他地方为高。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当局在野外设立了不少露天的烧烤营地。这里肉类价格相宜,牛排肉肠等自然成了烧烤的必备食品。你看,那些围着烧烤炉的人在打什么手势似的,莫非有机密信息往来传送?不是的,他们只是在赶走讨厌的苍蝇罢了!在户外进食,尤其在炎炎夏日,蚊蝇确实是个头痛的问题。
不错,在澳大利亚生活就得忍受蚊蝇的骚扰。事实上,大部分人在房屋前后都装上纱门。以往,人们戴的帽子四边吊着软木,用来驱走蚊蝇。自从驱虫剂面世,这类帽子已不常见。
澳大利亚草木茂盛、百花争艳,美不胜收。然而,跟北半球的花草不同,这里花香并不浓郁。爱花者也许需要把鼻子紧贴花朵,才能嗅到阵阵芳香。当然,这是有例外的。例如,月桂树和茉莉花就有扑鼻的幽香。不过,相对于生长在较寒冷地区的花草,这里花香一般较为清淡。
辽阔的空间
澳大利亚最与众不同之处,也许是它那似乎无边无际的辽阔空间。对于远与近的概念跟生活在北半球的人不尽相同。在这里,你往往要驾车走上几小时的路,才能到达另一个小镇。这种情形在当地人称之为内地的区域尤其普遍。在这些远离烦嚣的原野上,无尽的穹苍与你相伴,心灵顿觉被恬静洗涤,清新的空气更令你心旷神怡。不远处总会见到桉树,即胶树。在内陆地带,漫山遍野满眼尽是桉树、金合欢树或洋槐。
时近黄昏,璀璨生辉的日落展现眼前。可是,苍茫暮色转瞬即逝,黑夜骤然降临。不久,清朗的南方夜空展示耀眼生辉的繁星,其中少不了的是著名的南十字星座。在晴空的衬托下,桉树一枝一叶的轮廓显得格外分明。这时,动物都悄然入睡,在万籁俱寂的黑夜里,天地更觉浩瀚。
然而,你钻进睡袋前,要切记把营火彻底熄灭。在澳大利亚,一旦山林大火失控,无情的烈焰往往会极尽破坏之能事。桉树的树冠在高温下突然爆裂,令火势更加一发不可收拾。在干燥而炎热的夏季,住在森林区附近的居民对于山林大火可谓谈虎色变。因此,无论是禁止生火的规定,还是限制在户外生火的条例,人人都必须严加遵守。
不久,天将破晓,你在一阵喧闹笑声中被惊醒过来。原来昨夜栖身在附近一棵桉树上的笑翠鸟正大展歌喉。睡眼惺忪的你放眼帐篷外的世界,才知道色彩缤纷的雀鸟都结集在四围的树上。到这时候,你也许已经见过不少雀鸟和动物,如袋鼠、爬树熊、驼鸟,甚至毛鼻袋熊等。至于毒蛇和蜘蛛,倒可免则免了。不错,在这片大洲上,住了一些毒性极强的毒蛇和蜘蛛。不过,只要你不干扰它们,它们也不会伤害你。
现在是围着营火吃早餐的时候了。早餐吃的主要是薰咸肉、鸡蛋和香脆的烤面包。清新的空气令人食欲大增。当你一面驱赶苍蝇,一面品尝美食之际,你也许应该趁机回味一下这次寻幽访胜的旅程。对于澳大利亚这片不同凡响的广阔土地,也总算略有认识了。
现在是收拾心情、踏上归途的时候了。毫无疑问,你不会轻易忘记澳大利亚人友善的面孔,和他们那质朴踏实的生活方式。像大部分游客一样,你也许希望能够再次踏足这个大洲。无论如何,你肯定同意的是:澳大利亚,确实是不一样的天空。
[第17页的图片鸣谢]
Parakeet and pink cockatoo: By courtesy of Australian International Public Relations; woman: By courtesy of West Australian Tourist Com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