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来认识有睫毛的鸟
《儆醒!》驻南非通讯员报道
“你可能跟我们素未谋面。我们是一种鸟,许多人都叫我们做非洲地犀鸟。
“我们除了外表惹人注目之外,还有一些有趣的特色。让我们来介绍一下自己吧!首先,顾名思义,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地上活动的。我们的体型大小跟火鸡差不多,也像火鸡一样很少高飞。
“我们走起路来左摇右摆,姿态奇特,步履笨重。我们的足迹遍及非洲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只要你见到我们,就一定会认得我们,因为我们的喉囊和眼圈都是鲜红色的,而且有又长又迷人的睫毛!
“我们地犀鸟的繁殖数目相当有限,平均每六年才有一只雏鸟长大。在生产的季节,我们的雄地犀鸟就会忙着预备充足的干叶,在中空的树或石穴里结巢。在接着的40天,雌地犀鸟小心翼翼地侍候未来的小生命。这段时期,我们全家都会出动,忙个不停,定时供应小虫、蛆子和其他美味食物给‘准妈妈’。再过三个月之后,小地犀鸟终于可以离巢,跟家人一起生活了。全家不禁为之喜气洋溢。
“我们的生长过程相当缓慢,至少要经过六年才完全成长,长大到成家立室就可能要更长的时间。当然,我们的寿命也比较长(许多都可以活到30岁),所以有足够时间传宗接代。
“正如你见到,我们重视家庭,喜欢一齐生活,一齐工作,而每群地犀鸟最多也不会超过八只。每个家庭都会在非洲草原、林区或牧场上占据大约100平方公里的地域。可惜在南非有些地区,百分之70可以供我们栖身的地方,已经开辟为耕地和民居了。
“我们会很小心保护自己的居住范围,不时巡查自己的‘疆界’。至于食物,例如蛇、蛆子、乌龟和昆虫等,我们绝不会跟其他动物,甚至其他家庭的地犀鸟一起享用。为了赶走来犯的敌人,我们有时也会做出一些愚蠢的事来。什么事呢?有时我们看见自己在窗户玻璃上的影子,就误以为有敌人来犯,径自向窗子冲去,结果,我们那坚硬而长的喙把窗子撞得粉碎。由于我们经常破坏窗户的玻璃,有些人于是用金属网把窗子围住。但我们真的感激他们能够这样做!
“不幸的是,我们的确面临致命的威胁。人类正咄咄逼人,霸占了我们的栖身之所,有些人更用猎枪射杀我们。此外,农夫时常布下毒饵,原意是用来驱散黑背豺或其他不速之客。但我们又怎么知道这是毒饵呢?显然,农夫有时为着保护我们,把毒饵埋在地里。可惜我们是用长喙掘地觅食的,有时候,我们因为错掘毒饵,结果自掘坟墓。
“有些人正设法保护我们,希望我们不致意外服毒身亡。但愿我们不会走上同胞渡渡鸟的绝种命运。他日,要是你们到我们这里一游,听见我们‘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的叫声,不妨望望我们,我们一定会以长长的睫毛报以喜悦的眼神,欢迎你们莅临我们地犀鸟的领域。”